【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狭长廊带离地行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狭长廊带离地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桥梁长期受到车辆的压力,所以需要定期检查桥梁的状态以避免由于桥梁的损害而导致的交通安全问题,而桥的底部能够最直观的反应出桥梁受损后的状态,但是为了桥面的支撑,桥底设置有若干桥墩,桥墩之间形成了多个狭窄的墙体,而狭窄的墙体之间不利于轨道的架设,所以需要能够在狭窄墙体之间稳定行走的装置来对桥底状态进行移动观察,现有的检测小车车轮之间的间距不能够调整,不能够在不同间距的桥墩之间进行检测,需要针对不同间距的桥墩制作多种间距的小车,增加了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狭长廊带离地行走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桥梁底部的T型梁之间的狭窄通道,形成观察通道,通过在通道内交替行走,避免了T型梁之间间距不同的问题,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狭长廊带离地行走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架和第二移动架;所述第一移动架和第二移动架相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长廊带离地行走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架(1)和第二移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架(1)和第二移动架(2)相互平行安装,且相互之间能够相对滑动,第一移动架(1)和第二移动架(2)两侧的宽度相同,且两侧均安装有位移限制装置,所述第一移动架(1)和第二移动架(2)上均设置有齿轮(5),第一移动架(1)和第二移动架(2)之间通过齿轮(5)和齿槽(4)配合相互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长廊带离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架(1)包括伸缩梁A(11)、轨道梁A(12)、轨道梁B(13)、滑动轴A(14)、伸缩梁C(15)、轨道梁E(16)、轨道梁F(17),所述轨道梁A(12)和轨道梁B(13)的两端分别通过伸缩梁A(11)和伸缩梁C(15)连接固定并使其相互平行,滑动轴A(14)的两端分别固接在轨道梁A(12)和轨道梁B(13)的同向端,伸缩梁A(11)和滑动轴A(14)的两端伸出轨道梁A(12)和轨道梁B(13)的两侧外,轨道梁E(16)、轨道梁F(17)的两端固定在伸缩梁A(11)和伸缩梁C(15)上且在轨道梁A(12)和轨道梁B(13)之间;所述第二移动架(2)包括伸缩梁B(21)、轨道梁C(22)、轨道梁D(23)、滑动轴B(24)、伸缩梁D(25)、轨道梁G(26)、轨道梁G(27),所述轨道梁C(22)和轨道梁D(23)的两端分别通过伸缩梁B(21)和伸缩梁D(25)连接固定并使其相互平行,滑动轴B(24)的两端分别固接在轨道梁C(22)和轨道梁D(23)的同向端,伸缩梁B(21)和滑动轴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捍华,王华,苏成湘,朱浩,满银,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