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牵拉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坐立起身的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987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牵拉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坐立起身的辅助器,其安装在病床上,包括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包括:电机,其设置在病床的床底;卷筒,其设置在病床的床底,且卷筒与电机传动连接;导向轮结构,不少于两个导向轮结构沿纵向依次间隔设置在病床的床尾;牵引绳,牵引绳的第一端与卷筒固定连接、第二端向上依次穿过导向轮结构;以及手持杆,其与牵引绳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传送机构,其用于将手持杆从病床的床尾传送至病床的床头;以及操作手柄,其设置在病床的床头,其用于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和电机的电源的接通与断开。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牵拉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坐立起身的辅助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较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牵拉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坐立起身的辅助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牵拉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坐立起身的辅助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住院的病人中,存在着很多久卧患者,例如老年患者。对于这些患者来说,不仅行动不便,而且因长期卧病在床导致其连简单的坐立起身都比较困难。当有医护人员或家属在时,尚且有医护人员或家属在旁协助,以帮助其坐立起身。但是,一旦没有医护人员或家属在旁协助,病人就无法坐立起身,这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还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0003]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普通病床通常都只可以将病床的床头部分倾斜以帮助病人坐立。这类病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不管病人是需要从卧姿到坐立还是从坐立到躺下,都需要有人转动床尾的把手,而病人依然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坐立。
[0004]虽然也有一些多功能病床可以通过电驱动帮助病人从卧姿实现坐立,但是这类病床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牵拉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坐立起身的辅助器,使之可以安装在病床上以帮助病人坐立起身,从而节约成本。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牵拉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坐立起身的辅助器,其安装在病床上,包括:
[0007]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
[0008]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病床的床底;
[0009]卷筒,所述卷筒转动设置在所述病床的床底,且所述卷筒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
[0010]导向轮结构,不少于两个所述导向轮结构沿纵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病床的床尾;
[0011]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第一端与所述卷筒固定连接、第二端向上依次穿过所述不少于两个导向轮结构;以及
[0012]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与所述牵引绳的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
[0013]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手持杆从所述病床的床尾传送至所述病床的床头;以及
[0014]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设置在所述病床的床头,所述操作手柄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转动方向和所述电机的电源的接通与断开。
[0015]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0016]第一U型件,所述第一U型件的底部为平板结构,两个所述第一U型件分别套设在所
述病床的一侧的两端并与所述病床固定连接;
[0017]L型板,所述L型板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U型件的底部的中部,且所述L型板的底部的靠近所述病床的一侧与所述第一U型件铰接;
[0018]带轮,两个所述带轮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L型板的侧部;
[0019]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套设在两个所述带轮上;
[0020]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手持杆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以及
[0021]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用于对所述L型板的位置进行锁定。
[0022]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0023]滑块,所述L型板的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不少于一个滑孔,所述滑孔呈阶梯状,且所述滑孔的较小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滑块呈阶梯状并与所述滑孔相适应,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孔内;
[0024]万向滚珠,所述滑块的远离所述滑孔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万向滚珠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0025]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滑孔内,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所述L型板抵触,且自然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具有使所述滑块向远离所述滑孔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以及
[0026]锁定槽,所述锁定槽为与所述万向滚珠相适应的球面状,所述锁定槽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件的底部的面向所述L型板的一端,且任意一个所述第一U型件上的锁定槽的数量为所述滑孔的数量的两倍并对称分布在所述L型板的铰接中心线的两侧。
[002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0028]卡紧件,所述卡紧件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手持杆相适应,所述卡紧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远离所述病床的一侧;以及
[0029]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面向所述卡紧件的一端设置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与所述手持杆相适应,所述固定套与所述卡紧件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
[00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件的靠近所述病床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呈阶梯状,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卡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
[0031]进一步地,导向轮结构包括:
[0032]第二U型件,所述第二U型件固定套设在所述病床的床尾;
[0033]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U型件转动连接;以及
[0034]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不少于两个导向轮沿横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并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00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牵拉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坐立起身的辅助器,通过设置牵引机构,实现病人的坐立起身,通过设置传送机构实现手持杆的传动,减小了该辅助器对病人以及医护人员的干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同时可以安装在普通病床上,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
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牵拉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坐立起身的辅助器的立体视图;
[0039]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放大视图;
[0040]图3为图1所示的B处的放大视图;
[0041]图4为图1所示的传送机构的立体视图;
[0042]图5为图4所示的传送机构的俯视图;
[0043]图6为图4所示的传送机构的后视图;
[0044]图7为图4所示的C处的放大视图;
[0045]图8为图5所示的D处的放大视图;
[0046]图9为图6所示的F处的放大视图;
[0047]图10为图5所示的E

E方向上的剖视图;
[0048]图11为图10所示的G

G方向上的剖视图;
[0049]图12为图1所示的导向轮结构的立体视图。
[0050]附图标记:
[0051]100

牵引机构、110

电机、120

卷筒、130

导向轮结构、131

第二U型件、132

安装座、133

导向轮、140

牵引绳、150

手持杆、160

底座、101

第二螺栓、102

第二螺母、101

第二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牵拉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坐立起身的辅助器,其安装在病床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病床的床底;卷筒,所述卷筒转动设置在所述病床的床底,且所述卷筒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导向轮结构,不少于两个所述导向轮结构沿纵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病床的床尾;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第一端与所述卷筒固定连接、第二端向上依次穿过所述不少于两个导向轮结构;以及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与所述牵引绳的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手持杆从所述病床的床尾传送至所述病床的床头;以及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设置在所述病床的床头,所述操作手柄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转动方向和所述电机的电源的接通与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牵拉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坐立起身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U型件,所述第一U型件的底部为平板结构,两个所述第一U型件分别套设在所述病床的一侧的两端并与所述病床固定连接;L型板,所述L型板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U型件的底部的中部,且所述L型板的底部的靠近所述病床的一侧与所述第一U型件铰接;带轮,两个所述带轮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L型板的侧部;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套设在两个所述带轮上;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手持杆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以及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用于对所述L型板的位置进行锁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牵拉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坐立起身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滑块,所述L型板的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不少于一个滑孔,所述滑孔呈阶梯状,且所述滑孔的较小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滑块呈阶梯状并与所述滑孔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