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1890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锂电池集流体通过以集流体的金属箔片为基础,在其表面直接集成温度传感单元,能够确保温度传感单元与金属箔片界面的强黏附力,且温度传感单元具有尺寸小、厚度薄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此外,温度传感单元的制备材料具有柔性,使得传感器在电池制备过程中涂覆、卷绕等工艺过程中不被破坏,从而实现对不同工况下的电池内部温度变化的实时监测。实时监测。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集流体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锂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载体,因其高能量密度、优异的循环性能、低自放电率、清洁无污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然而,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其在过充过放、机械力滥用、内部缺陷及低温工作环境等情况下会引起电池内部温度陡升。高温会造成电池膨胀、电解液分解和集流体分解等问题,从而引发车载动力电池自燃或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目前,车载动力电池的热管理主要通过监测电池表面温度实现,然而电池表面温度变化相较于内部温度变化存在45~90秒的滞后,即监测电池表面温度不足以保障电池安全性。因此,需要发展一种针对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温度监测的手段。
[0003]针对目前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监测手段主要是将热电偶、热电阻以及接触式光纤型温度传感器埋入锂离子电池内部,而后通过温度传感元件的温度特性来获取电池内部的温度变化信息。但其最大的缺点,一是普遍将制备好的温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箔片、若干个温度传感单元和活性材料层,所述温度传感单元包括柔性绝缘层、温度敏感功能层、电阻引线和柔性封装层;其中,柔性绝缘层设置于金属箔片上,温度敏感功能层设置于柔性绝缘层和柔性封装层之间,活性材料层设置于柔性封装层上方,所述电阻引线与温度敏感功能层连接,用于输出电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绝缘层与金属箔片的面积比为不超过1:28000,金属箔片和柔性绝缘层的厚度比为(0.5~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单元的厚度与集流体的厚度比为1:(1.4~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单元的厚度小于40μ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敏感功能层厚度为3~5μm;柔性封装层厚度为10~15μ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度传感功能的锂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绝缘层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酰亚胺或聚对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温度敏感功能层的材料为铂、铜、镍或锰钴镍基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柔性封装层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酰亚胺或聚对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泰松郭登机颜卓程黄思荣姚光高敏林媛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