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187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在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中加入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和/或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所述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的微孔孔径不小于12埃;将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和/或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混合,随后选择性加入硅藻土,熔融、挤出、造粒、注塑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利用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有选择性地吸附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小分子气体、有害物质等,提高吸附效果,气味改善效果理想,利用硅藻土和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符合环保健康趋势,制备工艺简单。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追求不断提高,环保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健康环保级别成为人们是否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汽车领域的内饰件和包覆件更多的使用聚丙烯材料,但是由于加工助剂的加入导致聚丙烯材料难免在高温下不同程度上释放刺鼻或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异味,受到了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质疑。因此,为进一步拓展聚丙烯材料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一种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或控制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目前去除或改善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途径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硅胶等,但是活性炭的微孔孔径大小不一,最大孔径高达约1000埃,气体吸附无针对性,能够将其他添加剂一并吸附,影响了材料的其他特性,而且具有吸附饱和性,不能彻底清除气味,高温下被吸附小分子物质还会再次释放出来,气味控制效果差强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在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中加入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和/或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所述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的微孔孔径不小于12埃,细目150r/>‑
300目;将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和/或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于30

60℃条件下均匀混合,随后选择性加入硅藻土,熔融、挤出、造粒、压延、收卷。
[0007]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份:
[0008]聚丙烯60

70份
[0009]纳米二氧化钛5

10份
[0010]2,2'

二羟基

4,4'

二甲氧基二苯甲酮

5,5'

二磺酸钠0

30份
[0011]抗老化剂0.2

1.5份
[0012]助剂3

15份。
[0013]进一步的,所述聚丙烯在230℃
×
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0

60g/10min。
[0014]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与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的重量比为1:0.1

5。
[0015]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与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的重量比为1:0

0.5。
[0016]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与硅藻土的重量比为1:0

5。
[0017]进一步的,采用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工艺,工艺参数为:
[0018]一区202

206℃,二区210

214℃,三区214

220℃,四区210

215℃,五区206

216℃,六区210

215℃;停留时间1

2min,压力不高于25Pa。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在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中加入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和/或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所述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的微孔孔径不小于12埃,细目150

300目;将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和/或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于30

60℃条件下均匀混合,随后选择性加入硅藻土,熔融、挤出、造粒、压延、收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在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中加入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和/或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利用与聚丙烯极性相同的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根据粒径尺寸吸附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小分子气体、有害物质等,提高吸附效果,目的性强,气味改善效果理想,利用硅藻土和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负离子释放量可观,更利于人体健康发展,符合环保健康趋势,且所得成品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还可通过添加不同助剂进一步提高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各类所需物理化学性能,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一种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在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中加入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和/或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的微孔孔径不小于12埃,细目150

300目;将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和/或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于30

60℃条件下均匀混合,随后选择性加入硅藻土,采用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工艺,工艺参数为:一区202

206℃,二区210

214℃,三区214

220℃,四区210

215℃,五区206

216℃,六区210

215℃;停留时间1

2min,压力不高于25Pa;随后,压延、收卷。
[0023]按重量份数计,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份:
[0024]聚丙烯60

70份
[0025]纳米二氧化钛5

10份
[0026]2,2'

二羟基

4,4'

二甲氧基二苯甲酮

5,5'

二磺酸钠0

30份
[0027]抗老化剂0.2

1.5份
[0028]助剂3

15份。
[0029]聚丙烯在230℃
×
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0

60g/10min。
[0030]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与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的重量比为1:0.1

5。
[0031]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与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的重量比为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中加入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和/或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所述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的微孔孔径不小于12埃,细目150

300目;将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疏水改性的极性分子筛和/或释放负离子的疏水性无机材料于30

60℃条件下均匀混合,随后选择性加入硅藻土,熔融、挤出、造粒、压延、收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份:聚丙烯60

70份纳米二氧化钛5

10份2,2'

二羟基

4,4'

二甲氧基二苯甲酮

5,5'

二磺酸钠0

30份抗老化剂0.2

1.5份助剂3

1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和包覆件用气味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在23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明陆勤中谭国庆袁翔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阿基里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