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180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储能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系统以及液冷组件,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电池簇,电池簇上设置有流通通道,液冷组件包括输入管道、输出管道以及排气阀,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输入管道以及输出管道相连通,输出管道的位置高于输入管道,输出管道沿高度方向倾斜设置,并且在输出管道的最高端设置有排气阀。该设置方式使得位于管道中的气泡在流通过程中一直上升,仅仅通过在输出管道的最高点设置排气阀便可以避免在管道中发生气泡堆积现象,降低了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也更加符合流体力学逻辑,更加有利于系统散热。更加有利于系统散热。更加有利于系统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储能系统中的电池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了保证电池簇的正常工作,现有的电池储能系统通常设置有液冷组件,液冷组件通过管道为电池簇进行冷却降温。由于管道中容易发生气泡堆积,大大降低了液冷组件的冷却效果。为了保证液冷组件的冷却效果,管道中通常设置有排气阀,通过排气阀将液冷管路中的气泡排出。但是,现有液冷组件中的输入管道以及输出管道均设置在电池簇的底部,再加上电池系统内设置有多组并排设置的电池簇,输入管道需要流入各个电池簇中,为了避免气泡在其中某组电池簇内发生气泡堆积,需要在输入管道流入每组电池簇的顶部均设置排气阀,来避免气泡在管道中上升时在每组电池簇顶部的管道中发生气泡堆积现象,从而增加了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不仅减少了管道中的气泡堆积,也减少了排气阀的数量,降低了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更加有利于系统散热。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包括:
[0006]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电池簇,所述电池簇上设置有流通通道;以及
[0007]液冷组件,包括输入管道、输出管道以及排气阀,所述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管道以及所述输出管道相连通,所述输出管道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输入管道,所述输出管道沿高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输出管道的最高端设置有所述排气阀。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入管道设置在所述电池簇的底部,所述输出管道设置在所述电池簇的顶部。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入管道包括输入总管以及多个输入分支管,所述输入总管位于所述电池簇的底部,每个所述输入分支管的一端均与所述输入总管相连通,每个所述输入分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流通通道相连通。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出管道包括输出总管以及多个输出分支管,所述输出总管位于所述电池簇的顶部并且沿高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输出总管的最高端,每个所述输出分支管的一端均与所述输出总管相连通,每个所述输出分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流通通道相连通。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池簇包括多个上下排布电池模组,每个所述电池模组上均设置有所述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水管、内部通道以及出水管,所述电池模组的内部开设有所述内部通道,每个所述电池模组上的所述进水管均与所述输入分支管相连通,每个所述电池模组上的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输出分支管相连通。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3]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主要用于转换以及储存电能,其包括箱体1以及电池系统2,电池系统2放置在箱体1内部,箱体1对电池系统2具有一定的保护支撑作用,电池系统2主要用于储存电能。
[0034]为了保证电池系统2的正常工作,现有的电池储能系统通常设置有液冷组件3,液冷组件3通过管道为电池系统2进行冷却降温。具体而言,如图1~图2所示,电池系统2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电池簇21,每组电池簇21上均设置有流通通道2111,液冷组件3能够通过管道流入各个电池簇21中的流通通道2111内,无需依次流通,避免后流通的电池簇21出现降温效果差的现象,从而保证各个电池簇21的冷却效果,使得各个电池簇21之间降温均匀。
[0035]但是,现有的液冷组件中的输入管道以及输出管道均设置在电池簇的底部,再加上电池系统内设置有多组并排设置的电池簇,输入管道需要流入各个电池簇中,为了避免气泡在其中某组电池簇内发生气泡堆积,需要在输入管道流入每组电池簇的顶部均设置排气阀,来避免气泡在管道中上升时在每组电池簇顶部的管道中发生气泡堆积现象,从而增加了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
[003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组件3包括输入管道31、输出管道32以及排气阀33,流通通道2111的两端分别与输入管道31以及输出管道32相连通,输出管道32的设置位置高于输入管道31,输出管道32沿高度方向倾斜设置,并在输出管道32的最高端设置有排气阀33。该设置方式使得位于管道中的气泡在流通过程中一直上升,直到堆积在输出管道32的最高端,在此处堆积的气泡通过排气阀33排出,仅仅通过在输出管道32的最高点设置排气阀33便可以避免在整个管道中发生气泡堆积现象,保证液冷组件3的冷却效果,减少了排气阀33的使用数量,降低了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此外,通过将输出管道32的设置位置高于输入管道31,此种设置方式更加符合流体力学逻辑,更加有利于系统散热。
[0037]优选地,如图1~图2所示,输入管道31设置在电池簇21的底部,输出管道32设置在电池簇21的顶部,该设置进一步加大了输入管道31以及输出管道32的高度差,更加有利于管道中的气泡在流通过程中一直上升,直到输出管道32的最高点,避免气泡在流通中发生堆积,从而保证液冷组件3的散热效果。
[0038]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输入管道31包括输入总管311以及多个输入分支管312,输入总管311位于电池簇21的底部,每个输入分支管312的一端均与输入总管311相连通,每个输入分支管312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流通通道2111相连通。输出管道32包括输出总管321以及多个输出分支管322,输出总管321位于电池簇21的顶部并且沿高度方向倾斜设置,排
气阀33设置在输出总管321的最高端,每个输出分支管322的一端均与输出总管321相连通,每个输出分支管322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流通通道2111相连通。从而保证每组电池簇21上的流通通道2111均能通过对应的输入分支管312以及输出分支管322实现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从而保证各个电池簇21之间降温均匀。
[003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池簇21包括多个上下排布电池模组211,每个电池模组211上均设置有流通通道2111,流通通道2111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水管21111、内部通道以及出水管21112,电池模组211的内部开设有内部通道,每个电池模组211上的进水管21111均与输入分支管312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系统(2),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电池簇(21),所述电池簇(21)上设置有流通通道(2111);以及液冷组件(3),包括输入管道(31)、输出管道(32)以及排气阀(33),所述流通通道(21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管道(31)以及所述输出管道(32)相连通,所述输出管道(32)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输入管道(31),所述输出管道(32)沿高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输出管道(32)的最高端设置有所述排气阀(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道(31)设置在所述电池簇(21)的底部,所述输出管道(32)设置在所述电池簇(21)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道(31)包括输入总管(311)以及多个输入分支管(312),所述输入总管(311)位于所述电池簇(21)的底部,每个所述输入分支管(312)的一端均与所述输入总管(311)相连通,每个所述输入分支管(312)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流通通道(2111)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32)包括输出总管(321)以及多个输出分支管(322),所述输出总管(321)位于所述电池簇(21)的顶部并且沿高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排气阀(33)设置在所述输出总管(321)的最高端,每个所述输出分支管(322)的一端均与所述输出总管(321)相连通,每个所述输出分支管(322)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流通通道(2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原杨友进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三星合肥储能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