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92152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250~1000mg聚乙烯醇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0~12mg/ml的聚乙烯醇溶液;S2:取250~1000mg氮化硼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0~12mg/ml的氮化硼溶液;S3:将S1配置的聚乙烯醇溶液与S2配置的氮化硼溶液按重量比1~2:1~2混合,得到了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S4:将S3得到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并冷冻干燥1~3天,得到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对油脂的吸附率高、重复利用率高,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易于实现。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分离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现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海上原油运输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我们不得不面临着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比如各种含油废水,废液以及海洋石油泄漏造成的污染。石油里还会带有很多的有机溶剂,它们不仅容易起火,还会引起爆炸等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问题急需得到有效的遏制和解决。
[0003]在各种各样的污水处理方法中,使用吸油材料处理油水分离是最简单和有效的一种方法。常见的吸油材料包括无机材料、有机材料以及有机合成材料等,但往往选择性差、操作复杂、吸附效率低、重复利用率低,不能满足环境治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对油脂的吸附率高、重复利用率高,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取250~1000mg聚乙烯醇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0~12mg/ml的聚乙烯醇溶液;
[0007]S2:取250~1000mg氮化硼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0~12mg/ml的氮化硼溶液;
[0008]S3:将S1配置的聚乙烯醇溶液与S2配置的氮化硼溶液按重量比1~2:1~2混合,得到了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
[0009]S4:将S3得到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并冷冻干燥1~3天,得到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取500mg聚乙烯醇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0mg/ml的聚乙烯醇溶液;
[0012]S2:取500mg氮化硼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0mg/ml的氮化硼溶液;
[0013]S3:将S1配置的聚乙烯醇溶液与S2配置的氮化硼溶液按重量比1:1混合,得到了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
[0014]S4:将S3得到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并冷冻干燥2天,得到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
[00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S4中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通过液氮冷冻,通过冻干机冻干干燥。
[0016]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用于油水分离中。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将氮化硼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进行混合,利用氮化硼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使原本具有亲水性的聚乙烯醇变得具有疏水性。且只需一步冻干操作即可完成材料制备,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0019]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吸收水中甲醇,乙醇,丙酮,汽油等多种油和有机溶剂,吸收的倍率可达到自身重的179

516倍。
[0020]3.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将复合材料压缩80%的体积,其仍然能够恢复到原来的高度,并且通过压缩循环20次后,其体积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可以通过简单压缩的方法回收所吸附的油和有机溶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氮化硼扫描和透射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聚乙烯醇和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接触角测试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吸附不同油和有机溶剂的吸收倍率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吸附乙醇的吸附循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500mg聚乙烯醇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0mg/ml的聚乙烯醇溶液;S2:取500mg氮化硼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0mg/ml的氮化硼溶液;S3:将S1配置的聚乙烯醇溶液与S2配置的氮化硼溶液按重量比1:1混合,得到了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S4:将S3得到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并冷冻干燥2天,得到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
[0028]S4中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通过液氮冷冻,通过冻干机冻干干燥。
[0029]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用于油水分离中。
[0030]实施例2
[003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250mg聚乙烯醇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0mg/ml的聚乙烯醇溶液;S2:
取250mg氮化硼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0mg/ml的氮化硼溶液;S3:将S1配置的聚乙烯醇溶液与S2配置的氮化硼溶液按重量比1:2混合,得到了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S4:将S3得到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并冷冻干燥1天,得到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
[0032]S4中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通过液氮冷冻,通过冻干机冻干干燥。
[0033]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用于油水分离中。
[0034]实施例3
[003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1000mg聚乙烯醇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2mg/ml的聚乙烯醇溶液;S2:取1000mg氮化硼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2mg/ml的氮化硼溶液;S3:将S1配置的聚乙烯醇溶液与S2配置的氮化硼溶液按重量比2:1混合,得到了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S4:将S3得到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并冷冻干燥3天,得到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
[0036]S4中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通过液氮冷冻,通过冻干机冻干干燥。
[0037]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用于油水分离中。
[0038]实施例4
[003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取250~1000mg聚乙烯醇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0~12mg/ml的聚乙烯醇溶液;S2:取250~1000mg氮化硼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浓度为10~12mg/ml的氮化硼溶液;S3:将S1配置的聚乙烯醇溶液与S2配置的氮化硼溶液按重量比1~2:1~2混合,得到了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S4:将S3得到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并冷冻干燥1~3天,得到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硼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取500mg聚乙烯醇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配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品赵思睿赵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光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