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50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鸟,涉及仿生鸟技术领域,具体为:主龙骨架,具有承载整个装置重量的承载作用,所述主龙骨架的前端固定有无刷电机;传动齿轮,其安装于所述主龙骨架的前部,所述传动齿轮位于所述无刷电机的前方;副翼骨架,其安装于所述联动件的外端;尾翼支架,其安装于所述主龙骨架的末端;皮肤覆膜,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表面,所述皮肤覆膜的内壁两端与所述副翼骨架的外端固定连接,该仿生鸟,该装置于飞行中可灵活调节飞行角度,且飞行稳定性得以提高,并可根据地形与需求对体型尺寸进行调整,有利于提高适用范围,且对于体型尺寸的调整作业简单便捷,方便人们操作,同时体型可以调节又可便于收纳储藏,避免过度占用空间。避免过度占用空间。避免过度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鸟
,具体为一种仿生鸟。

技术介绍

[0002]仿生一直作为一个热门话题,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制造的机械都优越得多,仿生学就是要在工程上实现并有效地应用生物功能的一门学科,仿生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功能和行为,来建造技术系统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打破了生物和机器的界限,将各种不同的系统沟通起来,因此,分析与掌握鸟类飞行特性和机械结构设计是解决仿生扑翼鸟飞行的首要任务。
[0003]现有的在扑翼飞行器样机也就是仿生鸟装置研制过程中大多采用模仿昆虫或小型鸟类的单段翼式扑翼结构,而这种结构形式在飞行器翼展尺寸增大时气动性能会显著恶化,而且仿生鸟装置在闲置时体型尺寸无法缩小,十分占用储存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鸟,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在扑翼飞行器样机也就是仿生鸟装置研制过程中大多采用模仿昆虫或小型鸟类的单段翼式扑翼结构,而这种结构形式在飞行器翼展尺寸增大时气动性能会显著恶化,而且仿生鸟装置在闲置时体型尺寸无法缩小,十分占用储存空间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仿生鸟,包括:主龙骨架,具有承载整个装置重量的承载作用,所述主龙骨架的前端固定有无刷电机;传动齿轮,其安装于所述主龙骨架的前部,所述传动齿轮位于所述无刷电机的前方;第一无杯球头,其一端通过传动杆连接于所述传动齿轮的表面,所述第一无杯球头的另一端连接有主翼骨架,所述主翼骨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无杯球头,所述主翼骨架外部连接有联动件;副翼骨架,其安装于所述联动件的外端;尾翼支架,其安装于所述主龙骨架的末端;支撑架,所述尾翼支架、副翼骨架、主翼骨架与主龙骨架的表面均安装有支撑架;皮肤覆膜,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表面,所述皮肤覆膜的内壁两端与所述副翼骨架的外端固定连接。
[0006]可选的,所述传动齿轮与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呈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主龙骨架之间呈活动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无杯球头与第二无杯球头的两端内部均套有带有通孔的活动小球,所述第一无杯球头与第二无杯球头的转动方向为37

78
°

[0008]可选的,所述主龙骨架还包括:
延展槽,其开设于所述主龙骨架的后端内部;齿条,其固定于所述延展槽的内壁两侧。
[0009]可选的,所述尾翼支架还包括:延伸杆,其固定于所述尾翼支架的前端,所述延伸杆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杆;定距齿轮,其连接于所述延伸杆的外部两侧;填充气囊,其套接于所述弹簧杆的外部,所述填充气囊的外表面固定有弹性金属片。
[0010]可选的,所述延伸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延展槽的内部,所述延伸杆的外壁与所述主龙骨架的内壁相贴合。
[0011]可选的,所述定距齿轮对称分布于延伸杆的两侧,所述定距齿轮与所述齿条之间呈啮合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副翼骨架与主翼骨架均匀伸缩状结构,所述副翼骨架通过第二无杯球头与主翼骨架构成活动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皮肤覆膜还包括:折痕,其开设于皮肤覆膜的表面,所述折痕的中心位置位于所述副翼骨架、主翼骨架的伸缩节点的正上方,所述折痕的中心位置还位于尾翼支架与主龙骨架连接节点的正上方;静电贴膜,其吸附于所述皮肤覆膜的表面,所述静电贴膜完全覆盖且贴合在所述折痕处;树脂凝胶,其安置所述静电贴膜表面,所述树脂凝胶位于所述折痕的上方。
[0014]可选的,所述树脂凝胶的上表面与皮肤覆膜的外表面齐平,所述皮肤覆膜通过折痕构成伸缩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于飞行中可灵活调节飞行角度,且飞行稳定性得以提高,并可根据地形与需求对体型尺寸进行调整,有利于提高适用范围,且对于体型尺寸的调整作业简单便捷,方便人们操作,同时体型可以调节又可便于收纳储藏,避免过度占用空间。
[0016]1.该仿生鸟,无刷电机直接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从而带到副翼骨架、主翼骨架进行扑翼运动,由于无刷电机没有电刷,运转时摩擦力大大减小,运行流畅,噪音会低许多,从机械角度看,无刷电机会使输出效率更高,且无刷电机直接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使得传动间隙变小,从而提高该装置在飞行的过程中的稳定性,而降低传动齿轮上的齿轮级数与减少传动齿轮的数量可进一步减轻了该装置的重量。
[0017]2.该仿生鸟,第一无杯球头与第二无杯球头是均是无杯球头,无杯球头是关节轴承的一种,关节轴承是一种球面滑动轴承,其滑动接触表面是一个内球面和一个外球面,运动时可以在任意角度旋转摆动,有利于提高该装置关节活动的灵活度,由此仿生鸟的外翅膀即副翼骨架与主翼骨架的可调节角度也大大增加,使得该装置于空中飞行时更加灵活。
[0018]3.该仿生鸟,尾翼支架通过延伸杆可于主龙骨架尾端的延展槽内部伸缩,从而实现尾翼支架与主翼骨架之间的延展与收缩,同时副翼骨架、主翼骨架均可伸缩,而且皮肤覆膜通过折痕也可伸缩,从而有利于调节该装置的体型尺寸,便于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同时体积缩小亦便于收纳储存。
[0019]4.该仿生鸟,尾翼支架延展时,弹簧杆基于弹性从延伸杆内部弹出,同时填充气囊充满延展槽内部,从而避免延展槽内部空心,从而保证主龙骨架的承重性能,而且由于定距齿轮与齿条之间呈啮合连接以及填充气囊的填充作用下可避免延伸杆与主龙骨架之间发生抖动或意外伸缩的情况出现,并且由于填充气囊的外表面固定有弹性金属片,且弹性金属片一端始终位于延伸杆内部,便于对填充气囊进行压缩重新收入延伸杆内部。
[0020]5.该仿生鸟,通过推拉皮肤覆膜使其通过折痕进行伸缩即可使得尾翼支架、尾翼支架与主翼骨架进行伸缩,方便人们调节该装置的体型尺寸,且尺寸确定后贴覆静电贴膜并涂抹抹平树脂凝胶,待树脂凝胶凝固后可固定体型尺寸,避免该装置在飞行中体型发生变形,而且后期可通过撕下静电贴膜可重新对该装置的体型尺寸进行调节,方便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传动齿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龙骨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主龙骨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延伸杆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皮肤覆膜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主龙骨架;2、无刷电机;3、传动齿轮;4、第一无杯球头;5、主翼骨架;6、第二无杯球头;7、联动件;8、副翼骨架;9、尾翼支架;10、皮肤覆膜;11、延展槽;12、齿条;13、延伸杆;14、弹簧杆;15、定距齿轮;16、填充气囊;17、弹性金属片;18、折痕;19、静电贴膜;20、树脂凝胶;21、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龙骨架,具有承载整个装置重量的承载作用,所述主龙骨架的前端固定有无刷电机;传动齿轮,其安装于所述主龙骨架的前部,所述传动齿轮位于所述无刷电机的前方;第一无杯球头,其一端通过传动杆连接于所述传动齿轮的表面,所述第一无杯球头的另一端连接有主翼骨架,所述主翼骨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无杯球头,所述主翼骨架外部连接有联动件;副翼骨架,其安装于所述联动件的外端;尾翼支架,其安装于所述主龙骨架的末端;支撑架,所述尾翼支架、副翼骨架、主翼骨架与主龙骨架的表面均安装有支撑架;皮肤覆膜,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表面,所述皮肤覆膜的内壁两端与所述副翼骨架的外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与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呈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主龙骨架之间呈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杯球头与第二无杯球头的两端内部均套有带有通孔的活动小球,所述第一无杯球头与第二无杯球头的转动方向为37

78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架还包括:延展槽,其开设于所述主龙骨架的后端内部;齿条,其固定于所述延展槽的内壁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支架还包括:延伸杆,其固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宇钟耀鹏吴际霖林之善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