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43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箱、壳体和第二管箱,还包括可视控制盒、一对管板、多个传热管、若干超声波传导杆和若干温度补偿环,一对管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与第一管箱之间和壳体与第二管箱之间,多个传热管位于壳体内且固定连接在一对管板之间,所述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之间通过传热管连通,若干超声波传导杆插设在壳体内,所述超声波传导杆与传热管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超声波能量直接传导至换热器的内部,对换热器的内部直接进行超声波清洗防堵处理,可保证清洗防堵处理的全面性,超声波强度能够可视化调节,还可实现温度补偿,可大幅提升超声波清洗防堵的效果。升超声波清洗防堵的效果。升超声波清洗防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0003]当流体中具有杂质,或流体中的成分具有一定的粘附性的时候,容易造成换热器的堵塞,影响正常的使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换热器因杂质堵塞的问题,一般全部拆卸清洗或在流体进入的端部安装超声波发生器,利用超声波进行除杂一般仅仅适用于较小的换热器,对于中大型换热器没有实质性防堵的效果,而全部拆卸清洗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也影响正常的使用和生产。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箱、壳体和第二管箱,还包括可视控制盒、一对管板、多个传热管、若干超声波传导杆和若干温度补偿环;一对管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与第一管箱之间和壳体与第二管箱之间;多个传热管位于壳体内且固定连接在一对管板之间,所述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之间通过传热管连通;若干超声波传导杆插设在壳体内,所述超声波传导杆与传热管相接触;若干温度补偿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可视控制盒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可视控制盒用于控制超声波传导杆和温度补偿环的工作状态。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视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仪、数据记录模块、主控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数据记录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若干所述超声波传导杆安装在超声波发生仪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视控制盒的上安装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显示屏和控制按钮均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与温度补偿环相对应的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温度补偿环电性连接和主控模块均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控制器与可视控制盒之间连接有连接导线。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超声波传导杆设置在相邻的传热管之间,所述超
声波传导杆与传热管之间为过盈配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支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三接管和第四接管,所述第三接管和第四接管分别位于可视控制盒的两侧,所述第一管箱上设置有第一接管,所述第二管箱上设置有第二接管。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三吊装件,所述第一管箱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吊装件,所述第二管箱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吊装件。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排污管,所述第一管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二管箱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排污管。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可将超声波能量直接传导至换热器的内部,对换热器的内部直接进行超声波清洗防堵处理,可保证清洗防堵处理的全面性,超声波强度能够可视化调节,还可实现温度补偿,可大幅提升超声波清洗防堵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

A处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功能集成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壳体、101.支座、102.第三吊装件、103.第三排污管、104.第三接管、105.第四接管、200.第一管箱、201.第一接管、202.第一吊装件、203.第一排污管、300.第二管箱、301.第二接管、302.第二吊装件、303.第二排污管、400.传热管、500.折流板、600.可视控制盒、601.显示屏、602.控制按钮、604.温度控制器、605.连接导线、700.超声波传导杆、800.温度补偿环、900.超声波发生仪、901.数据记录模块、902.主控模块、903.无线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箱200、壳体100和第二管箱300,还包括可视控制盒600、一对管板、多个传热管400、若干超声波传导杆700和若干温度补偿环800,壳体100内固定连接有多个折流板500,传热管
400贯穿多个折流板500。
[0022]参图1~图3所示,一对管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100与第一管箱200之间和壳体100与第二管箱300之间,壳体100与第一管箱200之间及壳体100与第二管箱300之间均通过螺栓的螺母的方式固定连接,便于在必要的时候对壳体100、第一管箱200和第二管箱300之间完成拆卸。
[0023]参图4所示,多个传热管400位于壳体100内且固定连接在一对管板之间,传热管400在壳体100内均匀分布,传热管400的端部与管板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且传热管400与管板之间为密封结构。
[0024]可实现第一管箱200和第二管箱300之间仅仅能够通过传热管400连通,且壳体100内的液体不会进入第一管箱200和第二管箱300中,确保不会发生不同流体之间的混合,切实达到换热的效果。
[0025]参图1~图2所示,壳体10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支座101,一对支座101用于实现对壳体100的支撑,具体的,壳体100上还设置有与支座101相对应的加强部,可减少支座101对壳体100的压强影响。
[0026]可选的,支座101的下端开设有多个固定通孔,通过固定通孔便于使用螺栓等固定组件将支座101固定在适合的位置,便于增强稳定性。
[0027]参图1~图2所示,壳体100上设置有第三接管104和第四接管105,第三接管104和第四接管105分别位于可视控制盒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箱、壳体和第二管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管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与第一管箱之间和壳体与第二管箱之间;多个传热管,位于壳体内且固定连接在一对管板之间,所述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之间通过传热管连通;若干超声波传导杆,插设在壳体内,所述超声波传导杆与传热管相接触;若干温度补偿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可视控制盒,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可视控制盒用于控制超声波传导杆和温度补偿环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仪、数据记录模块、主控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数据记录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若干所述超声波传导杆安装在超声波发生仪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控制盒的上安装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显示屏和控制按钮均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温度补偿高效防堵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与温度补偿环相对应的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温度补偿环电性连接和主控模块均电性连接。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愚曹锦荣徐恒玉高国华刘彬唐峰陈龙周小龙毛鸣成张怀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兴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