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1424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包括污泥进料装置等,污泥进料装置的输出端与低温干化装置的物料入口端连接,低温干化装置的物料的出口端与垃圾进料装置的入口连接,垃圾进料装置的出口端与焚烧炉物料的入口连接,焚烧炉的烟气出口端与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端连接,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端与烟气净化装置的入口端连接,烟气净化装置的出口端与引风机的入口连接,引风机的出口与热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泥焚烧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污泥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污水及工业污水排放量也逐年增加,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也随之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含水率高,且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中寄生着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生物,同时污泥中还浓缩着锌、铜、铅和镉等重金属化合物以及有毒化合物、杀虫剂等,如不经过正规处理就随意倾倒,不仅污染土地、河流,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土壤中的有毒有害成分进入食物链,严重危害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对于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我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还有一定差距。污泥结构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对其进行高效处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0003]目前污泥的几种处理处置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弊端,相比较而言,焚烧技术由于其处理能力较大、效率高、占地小、消灭病原体、减量化彻底、可回收热能等优点,且技术较为成熟,在国内各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中的占比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污泥处理处置的主流技术。污泥的焚烧又分为独立焚烧与协同焚烧,协同焚烧由于可利用原有焚烧设备及配套的烟气处理系统等,且可利用原有的燃煤电厂/水泥厂/垃圾电厂的蒸汽,与独立焚烧相比投资及运行成本更低、经济性更好,因此,在二、三线城市应用更为广泛。
[0004]污泥中含水率很高,一般经脱水后含水率通常在80%左右,不仅无热值,还会在受热时产生大量水蒸气,如直接进焚烧炉与垃圾协同焚烧,会降低炉膛温度,并对设备造成一定的腐蚀,如污泥经干燥后再入炉焚烧,可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对现有设备的腐蚀。现有垃圾焚烧协同处置污泥多采用低压蒸汽,利用圆盘/桨叶干化机来干燥污泥,干燥温度较高,产生的干化废气中含大量水蒸气,经冷凝后废气作为二次风进入焚烧炉,此过程中会产生较高COD的废水,并损失一部分热量。
[0005]垃圾焚烧通过烟囱排放的烟气温度较高,大部分在120

180℃之间,烟气以较高温度排放不仅造成热量的浪费,还会加重空气污染,导致气候变暖。
[0006]中国专利CN 103435244 A公开了一种利用烟气余热的并联式污泥低温干化方法,其将焚烧排放的烟气余热进行了利用,但由于将排放的烟气直接与污泥接触进行干化,会产生大量废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并为减少热能散失,充分利用能源,减少污泥干化过程污染环境,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垃圾焚烧协同低温处置干化污泥的系统。
[0008]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包括污泥进料装置(1)、低温干化装置(2)、垃圾进料装置(5)、焚烧炉(6)、余热锅炉(7)、烟气净化装置(8)、引风机(9)、热水


气换热器(4)及烟囱(10);所述污泥进料装置(1)包括污泥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污泥进料装置(1)的输出端与低温干化装置(2)的物料入口端连接,所述低温干化装置(2)的物料的出口端与垃圾进料装置(5)的入口连接,所述垃圾进料装置(5)的出口端与焚烧炉物料(6)的入口连接,焚烧炉(6)的烟气出口端与余热锅炉(7)的烟气入口端连接,余热锅炉(7)的烟气出口端与烟气净化装置(8)的入口端连接,烟气净化装置(8)的出口端与引风机(9)的入口连接,引风机(9)的出口与热水

烟气换热器(4)的烟气入口连接,热水

烟气换热器(4)的烟气出口与烟囱(10)连接,且热水

烟气换热器(4)与低温干化装置(2)双向连通。
[0010]优选的,低温干化装置(2)与循环冷却水装置(3)双向连通。
[0011]优选的,低温干化装置(2)包括切条机(21)及网带输送机(22)、冷却器(23)、加热器(24),污泥经切条机(21)切割后进入网带输送机(22),网带输送机(22)与冷却器(23)连通,冷却器(23)与加热器(24)连通,加热器(24)与网带输送机(22)连通;冷却器(23)与所述的循环冷却水装置(3)双向连通,加热器(24)与所述的热水

烟气换热器(4)双向连通。
[0012]优选的,热水

烟气换热器(4)包括进气口(4

1)、出气口(4

2)、进水口(4

3)、出水口(4

4),热水

烟气换热器(4)的进气口(4

1)与引风机(9)的出口连接,出气口(4

2)与烟囱(10)连接,进水口(4

3)与循环水泵(11)的出口连接,出水口(4

4)与低温干化装置(2)的热水进口连接,低温干化装置(2)的热水出口与循环水泵(11)的入口连接。
[0013]优选的,循环水泵(11)的入口管路与补水泵(13)的出口连接,补水泵(13)的入口与补水箱(12)连接。
[0014]优选的,引风机(9)至烟囱(10)之间另设一旁路烟道,烟道上设调节阀门。
[0015]优选的,热水

烟气换热器(4)采用列管式换热器,换热管采用2205的氟塑钢复合管。
[0016]优选的,热水

烟气换热器(4)的烟气侧流速为6~10m/s。
[0017]优选的,热水

烟气换热器(4)的换热管束采用竖排的布置形式,并配置声波吹灰器。
[0018]优选的,焚烧炉(6)采用循环流化床或炉排炉型式。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将焚烧后经烟气净化装置处理后的净化烟气中的余热再次利用,充分节约了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0021]2、相比现有其他余热利用技术,本专利技术利用经烟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净烟气,对换热器的磨损及腐蚀很小,可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0022]3、本专利技术系统采用的干化装置为低温带式干化,干化温度低,空气在干化系统内部循环,不排放废热,无臭气产生。
[0023]4、本专利技术系统污泥干化利用低品位热能,采用的介质是85~90℃的热水,相比采用蒸汽作为干化介质,更安全、更环保。
[0024]5、干化后的污泥呈较大颗粒状,不仅适用于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也可在炉排炉中掺烧。
[0025]6、采用此专利技术系统在现存垃圾焚烧电厂实施污泥的协同处置时,无需对现存设备进行大的调整,节省投资。
附图说明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确清晰,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流程框图。
[0028]图2为焚烧排放烟气余热利用的流程图。
[0029]图3为低温干化装置原理图。
[0030]图中标号表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污泥进料装置(1)、低温干化装置(2)、垃圾进料装置(5)、焚烧炉(6)、余热锅炉(7)、烟气净化装置(8)、引风机(9)、热水

烟气换热器(4)及烟囱(10);所述污泥进料装置(1)包括污泥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污泥进料装置(1)的输出端与低温干化装置(2)的物料入口端连接,所述低温干化装置(2)的物料出口端与垃圾进料装置(5)的入口连接,所述垃圾进料装置(5)的出口端与焚烧炉(6)的物料入口连接,焚烧炉(6)的烟气出口端与余热锅炉(7)的烟气入口端连接,余热锅炉(7)的烟气出口端与烟气净化装置(8)的入口端连接,烟气净化装置(8)的出口端与引风机(9)的入口连接,引风机(9)的出口与热水

烟气换热器(4)的烟气入口连接,热水

烟气换热器(4)的烟气出口与烟囱(10)连接,且热水

烟气换热器(4)与低温干化装置(2)双向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低温干化装置(2)与循环冷却水装置(3)双向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是,低温干化装置(2)包括切条机(21)及网带输送机(22)、冷却器(23)、加热器(24),污泥经切条机(21)切割后进入网带输送机(22),网带输送机(22)与冷却器(23)连通,冷却器(23)与加热器(24)连通,加热器(24)与网带输送机(22)连通;冷却器(23)与所述的循环冷却水装置(3)双向连通,加热器(24)与所述的热水

烟气换热器(4)双向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若飞闫晶晶陈少卿熊多倩夏坤
申请(专利权)人:首创环投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