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138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属于呼吸科领域。该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夹持组件、支撑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夹块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块转动连接。所述鹅颈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卡接座,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表面滑动卡接;转动第二夹块螺接的螺杆,使得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相互靠近,便于夹持在病床边缘,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通过铰接件铰接,方便调节弯折角度,滑块固定在鹅颈管的一端,鹅颈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卡接座,气插管卡接在卡接座上,滑动滑块在第二支撑杆表面移动,便于调节使用长度,且增设的鹅颈管可以实现任意角度的弯折,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现代临床医学上,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
[0003]呼吸机的管路一般都是通过呼吸机固定架固定,不能够便于角度调节,并且长度固定,现在病床护栏整体较高,靠近床旁处容易打折,导致床旁积水杯处打折,以及靠近病人端角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旨在改善床旁积水杯处打折以及靠近病人端角度不够问题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夹持组件、支撑组件和调节组件。
[0007]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块转动连接。
[0008]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与所述第一夹块固定连接。
[0009]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块和鹅颈管,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鹅颈管的一端,所述鹅颈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卡接座,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表面滑动卡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块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二夹块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螺杆平行设置。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的上端转动贯穿所述第一夹块表面开设的通孔,所述螺杆上端卡接有卡簧,且卡簧设置有两个,两个卡簧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上下表面的两侧。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杆上端与所述第一夹块固定焊接,所述限位杆滑动贯穿所述第二夹块表面开设的滑孔内,所述螺杆螺纹贯穿所述第二夹块表面开设的螺纹通孔内,所述螺杆下端固定有手轮。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与所述第一夹块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杆套和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滑动插接在所述杆套内,所述杆套侧壁螺接有第一紧固旋钮。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横截面为U型杆,U型杆内壁两侧之间形成容纳凹槽,所述容纳凹槽内壁两侧固定有弹性凸起,所述杆套与所述滑杆侧壁均开设
有开口容纳槽。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容纳凹槽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件,所述容纳凹槽内的一端安装有红外线测温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光源,且光源为LED灯珠。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铰接件包括铰接座和滑套,所述铰接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滑套转动套接于所述转轴表面,所述滑套的一端开设有齿部,所述铰接座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齿部相对应的齿槽,所述滑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座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座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二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卡接,所述滑块表面螺接有第二紧固旋钮。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座正面开设有管路卡接槽,所述卡接座设置的管路卡接槽的一端铰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另一端固定有卡块,所述卡接座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卡块配合卡接的卡槽。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使用时,转动第二夹块螺接的螺杆,螺杆的一端拉动第一夹块,使得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相互靠近,便于夹持在病床边缘,第一支撑杆下端与第一夹块固定连接,方便夹持固定使用,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通过铰接件铰接,方便调节弯折角度,滑块固定在鹅颈管的一端,鹅颈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卡接座,气插管卡接在卡接座上,滑动滑块在第二支撑杆表面移动,便于调节使用长度,且增设的鹅颈管可以实现任意角度的弯折,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解决了床旁积水杯处打折,以及靠近病人端角度不够的问题;
[0021]2.第二支撑杆横截面为U型杆,U型杆内壁两侧之间形成容纳凹槽,容纳凹槽内壁两侧固定有弹性凸起,杆套与滑杆侧壁均开设有开口容纳槽,呼吸机管路设置在开口容纳槽内,既能够便于角度调节,也能够实现呼吸机管路的良好固定;
[0022]3.通过红外线测温仪实时采集呼吸机管路靠近患者位置处气流即进入患者气道的气体的温度数据,判断进入患者气道中的温度是否处于呼吸机湿化的最佳温度范围。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铰接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滑套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卡接座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00、夹持组件;110、第一夹块;130、第二夹块;150、螺杆;151、手轮;170、限位杆;300、支撑组件;310、第一支撑杆;311、杆套;313、滑杆;315、第一紧固旋钮;330、第二支撑杆;331、弹性凸起;333、加热件;335、滑槽;350、铰接件;351、铰接座;353、滑套;355、压簧;500、调节组件;510、滑块;511、第二紧固旋钮;530、鹅颈管;550、卡接座;551、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组件(100),所述夹持组件(100)包括第一夹块(110)和第二夹块(130),所述第二夹块(130)螺接有螺杆(150),所述螺杆(15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块(110)转动连接;支撑组件(300),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第一支撑杆(310)和第二支撑杆(330),所述第一支撑杆(310)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30)的下端通过铰接件(350)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10)下端与所述第一夹块(110)固定连接;调节组件(500),所述调节组件(500)包括滑块(510)和鹅颈管(530),所述滑块(510)固定在所述鹅颈管(530)的一端,所述鹅颈管(530)的另一端固定有卡接座(550),所述滑块(5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30)表面滑动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110)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70),所述限位杆(170)与所述第二夹块(13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70)与所述螺杆(150)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50)的上端转动贯穿所述第一夹块(110)表面开设的通孔,所述螺杆(150)上端卡接有卡簧,且卡簧设置有两个,两个卡簧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110)上下表面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70)上端与所述第一夹块(110)固定焊接,所述限位杆(170)滑动贯穿所述第二夹块(130)表面开设的滑孔内,所述螺杆(150)螺纹贯穿所述第二夹块(130)表面开设的螺纹通孔内,所述螺杆(150)下端固定有手轮(15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10)下端与所述第一夹块(110)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10)包括杆套(31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宁张晶申存毅邢斌瑜荆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