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损伤后预防性抗感染的中药组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25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损伤后预防性抗感染的中药组方,包括以下重量份:黄芪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损伤后预防性抗感染的中药组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损伤后预防性抗感染的中药组方。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抗生素的使用不太规范,骨科疾病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比较普遍,从而导致细菌耐药将是医学界最大的挑战,中药的辅助抗炎、抗感染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专家的重视。但是当前在中药辅助抗炎、抗感染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损伤后预防性抗感染的中药组方,针对损伤后的感染问题,提供一种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炎止痛,减少炎症反应而达到抗感染的中药。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损伤后预防性抗感染的中药组方,包括以下重量份:黄芪20

150份,当归6

90份,熟地黄6

60份,党参10

120份,白术12

60份,茯苓6

60份,三七3

20份,牛膝4

30份,土元6

90份,皂角刺9

120份,陆英10

150份。
[0005]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炎止痛,减少炎症反应而达到抗感染的中药,药效确切,见效较快,并且应用此中药可以减少或停用抗生素,从而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对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具有显著意义。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实施例1中病例1的检查单。
[0008]图2为实施例1中病例2的检查单。
[0009]图3为实施例2中病例1的检查单。
[0010]图4为实施例2中病例2的检查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2]实施例1
[0013]一种损伤后预防性抗感染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黄芪20份,当归6份,熟地黄6份,党参10份,白术12份,茯苓6份,三七3份,牛膝4份,土元6份,皂角刺9份,陆英10份。
[0014]本专利技术根据需要,可制成中药冲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水丸剂、片剂等剂型。
[0015]典型病例:
[0016]1、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
[0017]患者后某某,女,32岁,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3月6号白细胞8.11
×
109,中性粒细胞75.9%,c

反应蛋白25.61ug/ml,常规治疗未用抗生素下选用下方:
[0018]黄芪20g当归6g熟地黄6g党参10g,白术12g,茯苓6g
[0019]三七3g牛膝4g土元6g皂角刺9g陆英10g
[0020]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天两次。口服3天后3月8号白细胞7.05
×
109,中性粒细胞71.2%,c

反应蛋白16.78ug/ml,口服7天后3月12号白细胞5.88
×
109,中性粒细胞67.5%,c

反应蛋白7.16ug/ml,如图1所示。
[0021]2、患者季某某,男,48岁,右手环小指离断伤,再植加内固定术后1月3号白细胞9.15
×
109,中性粒细胞81.4%,c

反应蛋白14.98ug/ml,常规治疗未用抗生素下选用下方:
[0022]黄芪60g当归20g熟地黄15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
[0023]三七15g牛膝15g土元20g皂角刺25g陆英25g
[0024]研成细粉,细粉混合后每次9g,每天两次。口服4天后1月7号白细胞7.21
×
109,中性粒细胞71.7%,c

反应蛋白10.11ug/ml,口服7天后1月10号白细胞6.15
×
109,中性粒细胞62.8%,c

反应蛋白小于5.00ug/ml,如图2所示。
[0025]实施例2
[0026]一种损伤后预防性抗感染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黄芪150份,当归90份,熟地黄60份,党参120份,白术60份,茯苓60份,三七20份,牛膝30份,土元90份,皂角刺120份,陆英150份。
[0027]典型病例:
[0028]1、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
[0029]患者后某某,男,70岁,股骨骨折,胫骨骨折,胫前皮肤缺损,内固定加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术后2月2号白细胞11.36
×
109,中性粒细胞85.7%,c

反应蛋白25.21ug/ml,常规治疗未用抗生素下选用下方
[0030]黄芪150g当归90g熟地黄60g党参120g,白术60g,茯苓60g
[0031]三七20g牛膝30g土元90g皂角刺120g陆英150g
[0032]自动煎水煎服,每次服200ml,每天两次。口服4天后2月6号白细胞7.36
×
109,中性粒细胞74.6%,c

反应蛋白16.51ug/ml,口服12天后2月12号白细胞6.14
×
109,中性粒细胞66.6%,c

反应蛋白7.16ug/ml,如图3所示。
[0033]2、患者王某某,女,81岁,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2月21号白细胞8.16
×
109,中性粒细胞76.1%,c

反应蛋白14.57ug/ml,常规治疗未用抗生素下选用下方
[0034]黄芪80g当归70g熟地黄50g党参60g,白术30g,茯苓30g
[0035]三七20g牛膝30g土元60g皂角刺70g陆英90g
[0036]研成细粉,细粉混合后每次9g,每天两次。口服4天后2月25号白细胞6.15
×
109,中性粒细胞72.5%,c

反应蛋白11.68ug/ml,口服7天后2月28号白细胞5.55
×
109,中性粒细胞69.2%,c

反应蛋白6.74ug/ml,如图4所示。
[0037]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
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损伤后预防性抗感染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黄芪20

150份,当归6

90份,熟地黄6

60份,党参10

120份,白术12

60份,茯苓6

60份,三七3

20份,牛膝4

30份,土元6

90份,皂角刺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学任小军徐桃娟徐宁宁段锋彦张虎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岷州康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