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可换药的伤口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3464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可换药防压伤的伤口负压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包括防护罩和引流组件;防护罩呈锥形,防护罩的咀部连接有竖直的清洗筒,防护罩中部为透明结构;引流组件包括负压泵、负压总管、第一负压引流管、第二负压引流管和进液管,第一负压引流管的头端经清洗筒穿入至防护罩内,第一负压引流管前部上连接有密封套管;第二负压引流管的头端经所述孔洞穿入至防护罩内;所述进液管用于向防护罩内输入清洗液,进液管连接于防护罩上;防护罩底部的外缘处固定有至少三道环形的密封气囊,多道密封气囊分别独立设置,各个密封气囊上分别连接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可换药的伤口负压引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可换药防压伤的伤口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为了不使外科伤口受到感染,医务人员会使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消毒药液对伤口清洗消毒。现在的创伤清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清洗时,清洗药液容易喷溅至患者或医护人员身上,造成二次污染;清洗操作过程无遮挡,容易引发交叉感染,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往往需要对伤口进行短时间的浸泡,此时就需要使用到防护罩。
[0003]现有防护罩长时间固定于患者身体上,为了提高密封效果,防护罩需要对患者身体施加较大压力。防护罩与身体接触处由于长时间按压容易造成压伤甚至造成溃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可换药防压伤的伤口负压引流装置,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可换药防压伤的伤口负压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防护罩和引流组件;所述防护罩呈锥形,防护罩的咀部连接有竖直的清洗筒,防护罩中部为透明结构;所述引流组件包括负压泵、负压总管、第一负压引流管、第二负压引流管和进液管,负压总管的尾端连接负压泵入口、头端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第一负压引流管尾端和第二负压引流管的尾端;第一负压引流管的头端经清洗筒穿入至防护罩内,第一负压引流管前部上连接有密封套管,密封套管与清洗筒可拆卸连接;防护罩外壁靠近下部边缘处设有贯穿防护罩的孔洞,第二负压引流管的头端经所述孔洞穿入至防护罩内;所述进液管用于向防护罩内输入清洗液,进液管连接于防护罩上;所述负压泵上还设有出口,出口用于排出第一负压引流管和第二负压引流管导入引流组件内的液体;所述防护罩底部的外缘处固定有至少三道环形的密封气囊,多道密封气囊分别独立设置,各个密封气囊上分别连接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负压引流管的中部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头分别连通第二负压引流管的流道;三通接头的第三个接头连接所述进液管,进液管的头端设有接头,且接头上设有堵塞。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底部呈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筒的内径为1.5~3cm。
[0009]本专利技术的防护罩可扣设于患者伤口上,便于进行清洗消毒作业;清洗时,通过连接
头注入生理盐水或消毒液;向三个密封气囊交替充气放气,从而变换防护罩与患者皮肤的接触位置,防止压伤患者皮肤;防护罩上连接有第一负压引流管和第二负压引流管,可大大提高引流效果,便于开展清洗消毒作业。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矩形防护罩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三角形防护罩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椭圆形防护罩的示意图;图中:1

防护罩,2

清洗筒,3

负压泵,4

负压总管,5

第一负压引流管,6

第二负压引流管,7

进液管,8

孔洞,9

密封气囊,10

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3所示,一种可视可换药防压伤的伤口负压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包括防护罩1和引流组件。防护罩1呈锥形,防护罩1的咀部连接有竖直的清洗筒2,清洗筒2的内径为1.5~3cm;防护罩1中部为透明结构,透明结构为环形的观察窗,通过观察窗可观察伤口的情况。
[0012]引流组件包括负压泵3、负压总管4、第一负压引流管5、第二负压引流管6和进液管7,负压总管4的尾端连接负压泵3入口、头端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第一负压引流管5尾端和第二负压引流管6的尾端。第一负压引流管5的头端经清洗筒2穿入至防护罩1内,第一负压引流管5前部上连接有密封套管,密封套管与清洗筒2可拆卸连接。防护罩1外壁靠近下部边缘处设有贯穿防护罩1的孔洞8,第二负压引流管6的头端经所述孔洞8穿入至防护罩1内。
[0013]第二负压引流管6的中部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头分别连通第二负压引流管6的流道;三通接头的第三个接头连接进液管7,进液管7的头端设有接头,且接头上设有堵塞,进液管7用于向防护罩1内输入清洗液。
[0014]负压泵3上还设有出口,出口用于排出第一负压引流管5和第二负压引流管6导入引流组件内的液体。负压泵3的出口上可连接储液槽,用于收集负压泵3抽出的液体。
[0015]防护罩1底部的外缘处固定有三道环形的密封气囊9,三道密封气囊9分别独立设置,各个密封气囊9上分别连接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10。
[0016]如图4

6所示,为了便于该装置在人体不同受伤位置使用,防护罩1底部呈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可根据受伤位置合理选择防护罩1的形状,使防护罩1能更紧密贴合皮肤,提高密封性,防止清洗液外漏。
[0017]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时,选择合适规格的防护罩1,将防护罩1扣设于伤口上,使伤口位于防护罩1中心位置。使用胶带将防护罩1粘贴固定于患者身体上,防护罩1四周均粘贴胶带,以提高密
封效果,防止清洗液外漏。
[0018]将引流组件连接至防护罩1上,清洗时,将清洗液吸入至针筒内;打开进液管7头端的堵塞,将针筒头端连接至进液管7头端,经进液管7将清洗液注入防护罩1内进行清洗作业,然后关闭堵塞。
[0019]清洗完成需要导出防护罩1内的清洗液,此时启动负压泵3,在负压泵3的作用下,防护罩1内的清洗液经第一负压引流管5和第二负压引流管6进入负压总管4内,再经负压泵3的出口排出,然后关闭负压泵3。
[0020]为防止防护罩1长时间固定于患者身体上压伤患者身体,可向三个密封气囊9交替充气放气,从而变换防护罩1与患者皮肤的接触位置,防止压伤患者皮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可换药防压伤的伤口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防护罩(1)和引流组件;所述防护罩(1)呈锥形,防护罩(1)的咀部连接有竖直的清洗筒(2),防护罩(1)中部为透明结构;所述引流组件包括负压泵(3)、负压总管(4)、第一负压引流管(5)、第二负压引流管(6)和进液管(7),负压总管(4)的尾端连接负压泵(3)入口、头端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第一负压引流管(5)尾端和第二负压引流管(6)的尾端;第一负压引流管(5)的头端经清洗筒(2)穿入至防护罩(1)内,第一负压引流管(5)前部上连接有密封套管,密封套管与清洗筒(2)可拆卸连接;防护罩(1)外壁靠近下部边缘处设有贯穿防护罩(1)的孔洞(8),第二负压引流管(6)的头端经所述孔洞(8)穿入至防护罩(1)内;所述进液管(7)用于向防护罩(1)内输入清洗液,进液管(7)连接于防护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学任小军董军马旭春刘夔段锋彦何成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岷州康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