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22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具体包括:主浮体,主浮体的侧面上环周设置有若干延伸浮块;船舱框架,船舱框架固定设置在主浮体的上方,船舱框架的外侧面上环周设置有若干连接配合件,连接配合件用于连接多个相同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推进器,推进器设置有若干个,推进器一一对应设置在延伸浮块的下方,推进器用于驱动主浮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船舱框架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配合件,通过连接配合件的相互连接,可实现将多个无人船相互组合形成大型浮台,从而提升无人船的运载能力,设置在延伸浮块上的推进器能够保证无人船的机动性,从而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状况下对无人船不同的功能性快速适配的需求。状况下对无人船不同的功能性快速适配的需求。状况下对无人船不同的功能性快速适配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组合式无人船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船舶业这种传统行业也在逐渐与高端技术结合,继无人机、无人汽车之后,无人船的专利技术成为自动化技术的新产物,无人船具有高效、安全、成本低等优点,在水域的安防巡逻、水面清洁、水质采样检测、水文测量水底地形测绘等诸多民用领域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0003]在现有技术中,无人船普遍呈现功能、性能、易用性之间顾此失彼的设计缺陷,例如,功能多、载货量高的大型无人船机动性对应较差,机动性、便携性好的无人船又存在载货量低、功能单一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无人船通用性较差,难以满足用户不同使用状况下功能性快速适配的需求。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船的功能、性能以及易用性之间难以兼顾,无人船通用性差,难以满足用户不同使用状况下功能快速适配的需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中,所述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包括:
[0008]主浮体,所述主浮体的侧面上环周设置有若干延伸浮块;
[0009]船舱框架,所述船舱框架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浮体的上方,所述船舱框架的外侧面上环周设置有若干连接配合件,所述连接配合件用于连接多个相同的所述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
[0010]推进器,所述推进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推进器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延伸浮块的下方,所述推进器用于驱动所述主浮体。
[0011]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中,所述主浮体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嵌合设置在所述主浮体的内部,所述控制箱上朝向所述主浮体上方的一侧设置有防水盖板,所述防水盖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上。
[0012]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中,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0013]处理器通讯组件,所述处理器通讯组件与所述推进器的电路连接;
[0014]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处理器通讯组件的电路连接;
[0015]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处理器通讯组件的电路连接。
[0016]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中,所述主浮体为球冠形状,所述主浮体上水平面所在的一侧为承载面,所述船舱框架设置在所述承载面上。
[0017]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中,所述承载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主浮体上与所述承载面相反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夹合固定所述主浮体和若干所述延伸浮块,所述船舱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若干所述推进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0018]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中,所述主浮体和所述延伸浮块均是聚苯乙烯泡沫制成的构件。
[0019]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船舱框架均是碳纤维制成的构件。
[0020]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中,所述延伸浮块包括:
[0021]四个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浮体侧边上的延伸浮块,四个所述延伸浮块下方的四个推进器两两之间相对90度夹角固定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延伸浮块上。
[0022]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中,所述连接配合件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二配合件间隔预定距离、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0023]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中,所述第一配合件和所述第二配合件的连接端相互适配,当两个相同的所述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相互对接时,
[0024]所述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上的所述第一配合件与相邻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上的第二配合件配合连接;
[0025]所述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上的所述第二配合件与相邻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上的第一配合件配合连接。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主浮体的上方设置船舱框架,在船舱框架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配合件,通过连接配合件的相互连接,可以实现将多个无人船相互组合,形成大型浮台,从而提升无人船的运载能力,同时,设置在主浮体侧面的延伸浮块上设置的推进器能够保证无人船的机动性,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人船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状况下对无人船功能性快速适配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的立体结构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中主浮体的仰视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中主浮体的俯视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多船拼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多船拼接的俯视图;
[0033]图7是本专利技术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多船拼接的主视图;
[0034]图8是本专利技术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中连接配合件的实施例示意图;
[0035]图9是本专利技术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中连接配合件的连接原理示意图;
[0036]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中控制模块的控制连接示意图。
[0037]在图1至图10中:100、主浮体;101、承载面;110、延伸浮块;111、第一延伸浮块;112、第二延伸浮块;113、第三延伸浮块;114、第四延伸浮块;120、推进器;121、第一推进器;122、第二推进器;123、第三推进器;124、第四推进器;131、第一固定板;132、第二固定板;140、控制箱;141、处理器通讯组件;142、电源组件;143、传感器组件;200、船舱框架;210、第一配合件;220、第二配合件;W、第一无人船;X、第二无人船;Y、第三无人船;Z、第四无人船。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9]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0]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所述“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包括:主浮体,所述主浮体的侧面上环周设置有若干延伸浮块;船舱框架,所述船舱框架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浮体的上方,所述船舱框架的外侧面上环周设置有若干连接配合件,所述连接配合件用于连接多个相同的所述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推进器,所述推进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推进器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延伸浮块的下方,所述推进器用于驱动所述主浮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浮体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嵌合设置在所述主浮体的内部,所述控制箱上朝向所述主浮体上方的一侧设置有防水盖板,所述防水盖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通讯组件,所述处理器通讯组件与所述推进器的电路连接;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处理器通讯组件的电路连接;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处理器通讯组件的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浮体为球冠形状,所述主浮体上水平面所在的一侧为承载面,所述船舱框架设置在所述承载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主拼接的模块化全向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主浮体上与所述承载面相反的一侧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鑫刘鑫生钱辉环冀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