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118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桑皮45~60份、枇杷叶30~45份、淡竹叶55~70份、石决明15~28份、麦冬8~22份、南星25~40份、百部26~40份、佛耳草30~45份、前胡45~65份、射干15~30份、银杏叶8~20份、款冬花40~60份、陈皮15~30份、山药15~30份,以及本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宣肺解表,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见效快,效果明显。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特点是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出现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甚至危害生命。而现有的止咳平喘药物虽然很多,西药一般使用抗生素药物,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产生严重的耐药性,最后导致很多抗生素的药物失效,炎症类疾病越来越难以治愈;现有中成药药力平缓,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宣肺解表,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见效快,效果明显。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胶囊,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05]桑皮45~60份、枇杷叶30~45份、淡竹叶55~70份、石决明15~28份、麦冬8~22份、南星25~40份、百部26~40份、佛耳草30~45份、前胡45~65份、射干15~30份、银杏叶8~20份、款冬花40~60份、陈皮15~30份、山药15~30份。
[0006]优选地,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胶囊,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07]桑皮48~52份、枇杷叶35~42份、淡竹叶60~65份、石决明18~22份、麦冬9~16份、南星28~32份、百部30~35份、佛耳草37~43份、前胡50~55份、射干18~22份、银杏叶10~16份、款冬花45~52份、陈皮20~25份、山药18~23份。
[0008]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9]1)提取过程
[0010]将称量好的桑皮、枇杷叶和淡竹叶药材投入到热回流提取罐中,第一次提取,加入药材5倍量的95%乙醇,浸泡1小时后,回流提取1.5小时,从沸腾开始计时,将提取液滤过,滤液注入提取液储罐中;第二次提取,将第一次煎煮药渣加入药材5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提取液滤过注入提取液储罐,第三次提取,将第二次药渣加5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注入提取液储罐中;
[0011]2)回收乙醇
[0012]先将第一次提取的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成密度为1.07~1.10的清膏,浓度在60

70℃下测量,清膏注入浓缩液储罐中,将第二次提取的滤液回收乙醇,将两次回收的酒精转入稀酒精储罐中;
[0013]3)浓缩
[0014]将第二次与第三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清膏,浓度在60

70℃下测量,将两次浓缩的清膏在浓缩液储罐中合并;将合并的清膏转入球形真空浓缩器中浓缩,将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26的浸膏,浓度在60

70℃下测量;
[0015]4)收膏
[0016]打开真空,将上述浓缩好的浸膏吸入真空收料罐中,再放入洁净的浸膏桶中,称重,密封;
[0017]5)混合干燥
[0018]先将石决明、麦冬、南星、百部、佛耳草、前胡、射干、银杏叶、款冬花、陈皮、山药细粉和上述浸膏投入槽型混合机中,湿混3分钟,混合完毕后将物料放入低温真空干燥箱托盘内,物料厚度1.5cm左右;
[0019]在干燥间按照《低温真空干燥箱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操作,对上述物料进行干燥;
[0020]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65
±
5℃,干燥时间10~12h,蒸汽压力0.2
±
0.05MPa、真空度

0.07
±
0.01MPa;
[0021]6)粉碎
[0022]在粉碎过筛间将干燥好的干膏,按照《40B

X高效粉碎机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的要求,粉碎成100目细粉,用双层聚乙烯袋装好;
[0023]7)充填
[0024]采用NJP

3200/3200C型胶囊充填机、YJP

III/JMJ

1抛光机生产,AR1530/CP213电子天平称量平均粒重;
[0025]具体的充填过程为:
[0026]a.生产过程中,每15分钟测一次平均粒重,并如实记录;
[0027]b.及时加料,保持加料斗存料在容积的1/3至2/3;
[0028]c.充好的胶囊置洁净不锈钢桶中,备用;
[0029]8)胶囊抛光
[0030]充填好的胶囊将坏头、空壳、漏粉等不合格胶囊剔除后,倒入抛光机内抛光。抛光好的胶囊置内衬聚乙烯袋的洁净不锈钢桶中扎口盖盖;
[0031]9)铝塑
[0032]在洁净区铝塑包装间中进行,采用全自动高速铝塑泡罩包装机或平板式铝塑泡罩包装机生产,铝塑岗位操作人员将铝塑包装机上下加热板温度设在120
±
10℃,热封温度设在220
±
10℃或视药用PVC质量而定。调好机器,核对规格、批号、有效期至正确无误,字迹清晰后,正式生产。铝好的铝塑板通过连线装置送入外包间。
[0033]用法及用量:患者饭后温开水送服,每次2粒,每日3次。
[0034]桑皮:性寒,味甘,入肺经。有泻肺平喘、消除水肿等功效,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也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此外,桑白皮尚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0035]枇杷叶:苦,凉,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0036]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
痛,口舌生疮。
[0037]石决明:咸,平,入肝、肾经。平肝潜阳,除热,明日。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芳热,青盲内障。
[0038]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0039]南星:味苦、辛,性温,归肺、肝、脾经。散结消肿,外用治痈肿,蛇虫咬伤。制天南星可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也可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外用治痈肿,蛇虫咬伤。
[0040]百部:味甘,苦,微寒,归肺经。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0041]佛耳草:甘,平,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蚕豆病,风湿腰腿痛;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0042]前胡:苦、辛,微寒,归肺经。散风清热,降气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桑皮45~60份、枇杷叶30~45份、淡竹叶55~70份、石决明15~28份、麦冬8~22份、南星25~40份、百部26~40份、佛耳草30~45份、前胡45~65份、射干15~30份、银杏叶8~20份、款冬花40~60份、陈皮15~30份、山药15~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桑皮48~52份、枇杷叶35~42份、淡竹叶60~65份、石决明18~22份、麦冬9~16份、南星28~32份、百部30~35份、佛耳草37~43份、前胡50~55份、射干18~22份、银杏叶10~16份、款冬花45~52份、陈皮20~25份、山药18~23份。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过程将称量好的桑皮、枇杷叶和淡竹叶药材投入到热回流提取罐中,第一次提取,加入药材5倍量的95%乙醇,浸泡1小时后,回流提取1.5小时,将提取液滤过,滤液注入提取液储罐中;第二次提取,将第一次煎煮药渣加入药材5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提取液滤过注入提取液储罐;第三次提取,将第二次药渣加5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注入提取液储罐中;2)回收乙醇先将第一次提取的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成密度为1.07~1.10的清膏,清膏注入浓缩液储罐中,将第二次提取的滤液回收乙醇,将两次回收的酒精转入稀酒精储罐中;3)浓缩将第二次与第三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清膏,将两次浓缩的清膏在浓缩液储罐中合并,将合并的清膏转入球形真空浓缩器中浓缩,将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26的浸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敏连莎莎武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华元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