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15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包括电机模组与变速箱,电机模组包括轴套与设置在轴套上的控制电路板、轴承件、定子绕组及转子磁极,轴套的内侧用于安装轴承件,控制电路板和定子绕组能固定在轴套的外侧,且定子绕组能部分收纳轴套,控制电路板用于对定子绕组供电,转子磁极包括与轴承件滑配合的电机轴,使转子磁极对应定子绕组径向外侧能转动设置,轴套用于限制电机轴沿轴向移动,使转子磁极沿轴向设置在轴承件的第一侧,变速箱包括箱体与齿轴组件,箱体能装卸固定在轴套,使齿轴组件沿轴向对应第一侧设置在轴承件的第二侧并与电机轴传动连接。通过轴套将电机与变速箱对置,可以提高动力总成的可靠性,便于实现微型化。便于实现微型化。便于实现微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智能
,尤其涉及一种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在接入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前,一般地,需要先装配好电机模组,然后再将电机模组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箱连接好形成动力总成,以获得较大的输出扭矩。现有的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在组装时,需要先将电机模组和变速箱分别进行预安装,然后,再将预安装完成的电机模组和变速箱分别进行定位安装,容易导致组装时受限于现场安装空间,尤其不利于检修。因而电机总成安装起来不够灵活,难以达到快速安装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当电机模组一旦发生与变速箱的相对位置移动,会导致动力总成运行不稳定,可靠性较差,并且,由于安装不便而造成了动力总成的体积难以实现微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可靠性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既能提高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的运行稳定性,又利于实现动力总成的微型化,也能达到提高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的安装灵活性,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的目的。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包括电机模组与变速箱,所述电机模组包括轴套与设置在所述轴套上的控制电路板、轴承件、定子绕组及转子磁极,所述轴套的内侧用于安装所述轴承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定子绕组能固定在所述轴套的外侧,且所述定子绕组能部分收纳所述轴套,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对所述定子绕组供电,所述转子磁极包括与所述轴承件滑配合的电机轴,以使所述转子磁极对应所述定子绕组径向外侧能转动设置,所述轴套用于限制所述电机轴沿轴向移动,以使所述转子磁极沿轴向设置在所述轴承件的第一侧,所述变速箱包括箱体与齿轴组件,所述箱体能装卸固定在所述轴套上,以使所述齿轴组件沿轴向对应所述第一侧设置在所述轴承件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电机轴传动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还包括卡簧介子,所述电机轴包括形成在所述电机轴外柱面的卡接槽,所述卡簧介子能装卸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轴套包括呈圆环状延伸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侧形成用于收纳所述轴承件的轴承腔,所述本体朝所述第二侧的端面能与所述卡簧介子相抵,所述本体朝所述第一侧的端面能与所述转子磁极相抵,以形成限制所述电机轴移动的限位部。
[0007]优选地,所述轴套还包括与所述本体外侧相连的法兰盘,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过孔,所述法兰盘朝向所述第一侧设有安装部,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所述安装部能装卸固定
在所述轴套上,且所述轴套穿过所述过孔。
[0008]优选地,所述法兰盘朝向所述第二侧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箱体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能装卸固定在所述轴套上,且部分收纳所述法兰盘。
[0009]优选地,所述箱体呈圆筒状设置,所述箱体包括设置在圆筒内侧的内齿环,所述齿轴组件包括太阳轮、若干个行星齿轮及转轴支架,所述太阳轮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以同步于所述电机轴旋转,若干个行星齿轮与所述转轴支架相连,以带动所述转轴支架旋转。
[0010]优选地,所述法兰盘呈圆环状沿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形成在所述法兰盘圆周面的多个螺纹孔,所述箱体还包括与所述内齿环相连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对应多个所述螺纹孔设有供螺纹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以使所述法兰盘能螺接且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箱体。
[0011]优选地,所述齿轴组件还包括第二轴承件,所述箱体还包括与所述内齿环相连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用于卡入所述第二轴承件,所述第二轴承件用于支撑所述转轴支架的转轴。
[0012]优选地,多个所述螺纹孔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螺纹孔绕所述法兰盘的圆周面均匀布置,所述连接孔呈沉孔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安装在电机轴上且能与所述卡簧介子滑接,用于调节所述卡簧介子与所述轴套的安装间隙。
[0014]优选地,所述本体与所述法兰盘一体设置。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提出的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电机模组的轴套内侧用于安装轴承件,轴承件与转子磁极的电机轴相连,用以对电机轴作回转运动进行支撑。控制电路板和定子绕组能固定在轴套的外侧,轴套能部分收纳轴承件,而定子绕组径向包围轴套又能部分收纳轴套,节减了电机模组的轴向安装尺寸。同时,转子磁极对应定子绕组径向外侧设置,形成部分包围定子绕组、轴套及轴承件的安装结构,便于实现电机模组微型化。控制电路板固定在轴套的外侧,控制电路板用于对定子绕组供电,以实现控制电机启停、调速等。通过电机轴与轴承件滑配合,使转子磁极对应定子绕组能转动设置,用于切割磁力线,转子磁极将电能转化为电机轴的输出动能。轴套用于限制电机轴沿轴向移动,防止动力损失。轴套使转子磁极设置在轴承件沿轴向的第一侧,使得电机模组以轴承件为支点形成在第一侧的主动侧,以及形成在另一侧的从动侧。能避免在主动侧间隔设置对置轴承,进一步优化电机模组的轴向安装空间。为了保障动力模组的动力平稳输出,从动侧作为对应第一侧设置的第二侧设有变速箱,变速箱的箱体能装卸固定在轴套上,使齿轴组件沿轴向对应在从动侧,并与电机轴传动连接。当电机模组通电时,转子磁极通过电机轴带动齿轴组件转动,由于转子磁极与齿轴组件分置于轴承件的两侧,可以达到较好的动平衡,并且便于实现在狭窄空间内安装动力总成。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0020]标号说明
[0021]10、电机模组;11、轴套;110、螺纹孔;111、本体;112、轴承腔;113、限位部;114、法兰盘;115、安装部;116、第二安装部;12、控制电路板;121、过孔;13、轴承件;14、定子绕组;15、转子磁极;151、电机轴;152、卡接槽;20、变速箱;21、箱体;210、连接孔;211、内齿环;212、连接环;213、安装环;22、齿轴组件;221、太阳轮;222、行星齿轮;223、转轴支架;224、第二轴承件;30、卡簧介子;40、垫片;50、螺纹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包括电机模组10与变速箱20,电机模组10包括轴套11与设置在轴套11上的控制电路板12、轴承件13、定子绕组14及转子磁极15,轴套11的内侧用于安装轴承件13,控制电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模组,包括轴套与设置在所述轴套上的控制电路板、轴承件、定子绕组及转子磁极,所述轴套的内侧用于安装所述轴承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定子绕组能固定在所述轴套的外侧,且所述定子绕组能部分收纳所述轴套,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对所述定子绕组供电,所述转子磁极包括与所述轴承件滑配合的电机轴,以使所述转子磁极对应所述定子绕组径向外侧能转动设置,所述轴套用于限制所述电机轴沿轴向移动,以使所述转子磁极沿轴向设置在所述轴承件的第一侧;以及,变速箱,包括箱体与齿轴组件,所述箱体能装卸固定在所述轴套上,以使所述齿轴组件沿轴向对应所述第一侧设置在所述轴承件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电机轴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还包括卡簧介子,所述电机轴包括形成在所述电机轴外柱面的卡接槽,所述卡簧介子能装卸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轴套包括呈圆环状延伸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侧形成用于收纳所述轴承件的轴承腔,所述本体朝所述第二侧的端面能与所述卡簧介子相抵,所述本体朝所述第一侧的端面能与所述转子磁极相抵,以形成限制所述电机轴移动的限位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还包括与所述本体外侧相连的法兰盘,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过孔,所述法兰盘朝向所述第一侧设有安装部,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所述安装部能装卸固定在所述轴套上,且所述轴套穿过所述过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朝向所述第二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忠明张冬燕胡艳兰
申请(专利权)人:友贸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