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发热片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112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发热片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S1、制得双层结构的薄膜电极;S2、在绝缘隔膜裁切开口;S3、将薄膜电极的电极片嵌入绝缘隔膜上的开口内;S4、在绝缘隔膜的上表面铺上导热物料,并在导热物料上方铺上均热层;S5、在均热层上方铺上电热层,电热层与均热层之间通过粘接剂粘接固定;S6、在电热层上铺上绝缘背膜,绝缘背膜与电热层粘接固定。利用该加工方法可以制作出带有电刺激以及生物电采集功能的发热片,可以对人体起到电刺激治疗的效果以及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辅助判断人体的生理状态,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且能克服现有发热片发热不均匀的问题,利用该加工方法制得的发热片发热均匀、升温快。升温快。升温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发热片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发热片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热片的市场需求量较大,现在的发热片种类越来越多。发热片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对性能要求大不同,如有些要求耐高温有些要求耐腐蚀等,但不管什么特殊要求,但最基本的是加热均匀性要好。
[0003]现有的发热片一般只具有加热的功能,用户除了将其用于加热、热敷,再无其他用途。功能单一限制了目前的发热片的应用场景,使其难以满足用户多样的使用需求。
[0004]考虑到发热片常用于理疗设备上,除了热敷,电刺激也是一种常用的理疗手段,而现有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发热片只具备基础的发热功能,使得理疗设备往往还需要额外配置电刺激模块,难以在形态、体积控制上有所突破。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制作带有电刺激功能发热片的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发热片的加工方法,可以制作出带有电刺激功能的发热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功能发热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选取膜式电极片,通过在电极片的上表面粘接一层附着层,附着层的尺寸大于电极片本身的尺寸,且附着层的边缘呈环形凸出于电极片的边缘,从而得到双层结构的薄膜电极,即上层为附着层,下层为导电层;
[0009]S2、根据电极片的尺寸和位置在绝缘隔膜上进行裁切,从而使绝缘隔膜上形成用于容纳电极片的开口;
[0010]S3、将薄膜电极贴近绝缘隔膜,并使电极片嵌入绝缘隔膜上的开口内,通过粘接剂将附着层的边缘与绝缘隔膜的开口边缘粘接固定;
[0011]S4、在绝缘隔膜的上表面铺上导热物料,并在导热物料上方铺上均热层,均热层与绝缘隔膜之间通过粘接剂粘接固定;
[0012]S5、在均热层上方铺上电热层,电热层与均热层之间通过粘接剂粘接固定;
[0013]S6、在电热层上铺上绝缘背膜,绝缘背膜与电热层粘接固定。
[0014]作为优选方案:S1步骤中,取绝缘包覆膜,在绝缘包覆膜的贴合面均匀涂抹粘接剂,再用包覆膜盖住附着层的上表面以及附着层的边缘部位,将绝缘包覆膜与附着层压紧。
[0015]作为优选方案:将绝缘包覆膜包裹在附着层上后,通过热风装置向绝缘包覆膜吹热风,将绝缘包覆膜与附着层压紧。
[0016]作为优选方案:S3步骤中在绝缘隔膜的上表面且位于开口的边缘部位贴装环形的导热垫层,导热垫层通过粘接剂与绝缘隔膜粘接固定,将薄膜电极贴近绝缘隔膜,使电极片
嵌入绝缘隔膜上的开口内,且通过粘接剂将附着层的边缘与导热垫层粘接固定。
[0017]作为优选方案:在S4步骤中,在绝缘隔膜上均匀涂抹粘接剂,通过喷射装置向绝缘隔膜表面均匀喷洒导热物料,再通过压辊推压导热物料表面,每喷洒一层导热物料就用压辊压一次,直至导热物料与附着层平齐。
[0018]作为优选方案:在喷洒导热物料前,还在绝缘隔膜的上表面的边缘部位贴装环形的密封圈层,在喷洒导热物料的过程中,将导热物料喷洒在密封圈层内的区域。
[0019]作为优选方案:在S6步骤中,在电热层的上表面铺上热反射层,热反射层通过粘接剂与电热层粘接固定,随后在热反射层的上表面铺上绝缘背膜,绝缘背膜通过粘接剂与电热层粘接固定。
[00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热物料为石墨粉。
[00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反射层为铝箔层。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该加工方法可以制作出带有电刺激以及生物电采集功能的发热片,可以对人体起到电刺激治疗的效果以及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辅助判断人体的生理状态,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且能克服现有发热片发热不均匀的问题,利用该加工方法制得的发热片发热均匀、升温快。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发热片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0025]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
[0026]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发热片的接触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实施例二中的步骤流程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发热片;101、电热层;102、均热层;103、导热物料;104、绝缘隔膜;105、开口;106、薄膜电极;1601、附着层;1602、导电层;107、绝缘包覆膜;108、导热垫层;109、绝缘背膜;110、热反射层;111、变形胶;112、密封圈层;2、线缆;3、控制器;4、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一:
[0030]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多功能发热片1,包括电热层101,还包括设置在电热层101下方的均热层102、设置在均热层102下方的绝缘隔膜104、以及设置在电热层101上方的绝缘背膜109,绝缘隔膜104与均热层102间隔设置,在绝缘隔膜104上设置有开口105,在均热层102与绝缘隔膜104之间设置有薄膜电极106;薄膜电极106为双层结构,其包括位于上层的附着层1601和位于下层的导电层1602,导电层1602与附着层1601粘接固定,附着层1601的面积大于导电层1602的面积,附着层1601被夹在均热层102与绝缘隔膜104之间,导电层1602嵌在绝缘隔膜104的开口105内,且导电层1602的底面与绝缘隔膜104的底面平齐,在附着层1601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包覆膜107,在均热层102与绝缘隔膜104之间设置有导热物料103。
[0031]上述各个层之间都是相互粘接。
[0032]为防止导热物料103溢出,在均热层102与绝缘隔膜104之间空间的边缘部位设置
有环形的密封圈层112,密封圈层112与均热层102以及与绝缘隔膜104粘接密封。
[0033]该发热片1的工作原理为:电热层101通电后开始发热升温,热量传导至均热层102,均热层102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可以在受热后均匀升温,均热层102再将热量传导至导热物料103,再由导热物料103将热量传导至绝缘隔膜104,使绝缘隔膜104升温,绝缘隔膜104用于与人体、织物等接触。该发热片1发热均匀、升温快,可以用于热敷理疗、按摩设备等。
[0034]另外,由于配备了薄膜电极106,将薄膜电极106接通外部电源后,可以通过薄膜电极106向人体释放电信号,起到电刺激治疗的效果;将薄膜电极106与外部接收设备连接后,可以通过薄膜电极106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并由外部设备对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辅助判断人体的生理状态。
[0035]因此,该发热片1除了用于热敷,还还可以用于电刺激理疗和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功能丰富,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0036]本实施例中,绝缘包覆膜107采用的是隔热绝缘材料,使其具有绝缘和隔热的效果。对于绝缘包覆膜107,绝缘的目的在于避免电热层101与薄膜电极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发热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膜式电极片,通过在电极片的上表面粘接一层附着层,附着层的尺寸大于电极片本身的尺寸,且附着层的边缘呈环形凸出于电极片的边缘,从而得到双层结构的薄膜电极,即上层为附着层,下层为导电层;S2、根据电极片的尺寸和位置在绝缘隔膜上进行裁切,从而使绝缘隔膜上形成用于容纳电极片的开口;S3、将薄膜电极贴近绝缘隔膜,并使电极片嵌入绝缘隔膜上的开口内,通过粘接剂将附着层的边缘与绝缘隔膜的开口边缘粘接固定;S4、在绝缘隔膜的上表面铺上导热物料,并在导热物料上方铺上均热层,均热层与绝缘隔膜之间通过粘接剂粘接固定;S5、在均热层上方铺上电热层,电热层与均热层之间通过粘接剂粘接固定;S6、在电热层上铺上绝缘背膜,绝缘背膜与电热层粘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发热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S1步骤中,取绝缘包覆膜,在绝缘包覆膜的贴合面均匀涂抹粘接剂,再用包覆膜盖住附着层的上表面以及附着层的边缘部位,将绝缘包覆膜与附着层压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发热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将绝缘包覆膜包裹在附着层上后,通过热风装置向绝缘包覆膜吹热风,将绝缘包覆膜与附着层压紧。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飞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