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K/Ka双频段的双圆线圆极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000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K/Ka双频段的双圆线圆极化器,包括按照从上到下顺序层叠的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基板、用于产生高频右旋圆极化波的第二金属层、半固化片、第二介质基板和用于和第一金属层共同作用产生低频左旋圆极化波的第三金属层,第一金属层附着在第一介质基板的上表面,第二金属层附着在第一介质基板的下表面,第三金属层附着在第二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半固化片分别与第二金属层和第二介质基板固定连接,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采用不同的极化子结构实现,第三金属层与第一金属层结构相同,第一介质基板作为物理隔离层将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隔离开;优点是带宽较宽,角度稳定性较高,能够适用于多种平面天线需求。能够适用于多种平面天线需求。能够适用于多种平面天线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K/Ka双频段的双圆线圆极化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圆线圆极化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K/Ka双频段的双圆线圆极化器。

技术介绍

[0002]天线是很多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如雷达和遥感等系统应用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器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的通信、广播、导航等系统都是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来工作的,而天线就是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主要设备。天线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因此天线的设计至关重要。
[0003]与线极化波相比,圆极化波具备抗多径以及抗法拉第旋转效应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雷达等无线通信系统中。而生成圆极化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直接使用圆极化天线,通过合理设计圆极化天线中的功分器和移相器等馈电结构,利用两路信号经过不同的路径长度,产生90度的相位差,从而生成圆极化波;另一种方式则是采用线圆极化器加载在线极化天线前端适当位置处,当天线辐射产生的线极化波入射到线圆极化器上时,入射波电场可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且等幅同相的极化分量,在线圆极化器中合理设计的表面单元结构作用下,两个分量幅度不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K/Ka双频段的双圆线圆极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从上到下顺序层叠的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基板、第二金属层、半固化片、第二介质基板和第三金属层,所述的第一介质基板、所述的半固化片和所述的第二介质基板均为矩形板,且三者从上到下完全重合;所述的第一金属层附着在所述的第一介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的第二金属层附着在所述的第一介质基板的下表面,用于产生高频右旋圆极化波;所述的第三金属层附着在所述的第二介质基板的下表面,所述的第三金属层用于和所述的第一金属层共同作用产生低频左旋圆极化波;所述的半固化片分别与所述的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的第二介质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的第二金属层采用不同的极化子结构实现,所述的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的第三金属层采用相同的极化子结构实现,所述的第一介质基板作为物理隔离层将所述的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的第二金属层隔离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K/Ka双频段的双圆线圆极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层包括m*n个第一金属单元,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m*n个第一金属单元分别附着在所述的第一介质基板的上表面,且按照m行n列方式均匀间隔排布;每个所述的第一金属单元分别包括第一矩形金属块、第二矩形金属块、第三矩形金属块、第四矩形金属块、第五矩形金属块、第六矩形金属块、第七矩形金属块、第八矩形金属块和第九矩形金属块,所述的第一矩形金属块、所述的第二矩形金属块和所述的第三矩形金属块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平行间隔排布,所述的第一矩形金属块和所述的第三矩形金属块相对于所述的第二矩形金属块呈前后对称,所述的第四矩形金属块位于所述的第二矩形金属块的左侧,所述的第五矩形金属块位于所述的第二矩形金属块的右侧,所述的第四矩形金属块和所述的第五矩形金属块相对于所述的第二矩形金属块呈左右对称,所述的第一矩形金属块的左端面、所述的第三矩形金属块的左端面和所述的第四矩形金属块的左端面齐平,所述的第一矩形金属块的右端面、所述的第三矩形金属块的右端面和所述的第五矩形金属块的右端面齐平,所述的第四矩形金属块的右端面中部与所述的第二矩形金属块的左端面连接且呈两者贴合状态,所述的第五矩形金属块的左端面中部与所述的第二矩形金属块的右端面连接且呈两者贴合状态,所述的第六矩形金属块位于所述的第四矩形金属块的前侧,所述的第六矩形金属块的后端面与所述的第四矩形金属块的前端面连接且两者呈贴合状态,所述的第七矩形金属块位于所述的第四矩形金属块的后侧,所述的第七矩形金属块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四矩形金属块的后端面连接且两者呈贴合状态,所述的第六矩形金属块的左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的第四矩形金属块的左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的第六矩形金属块的右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的第四矩形金属块的右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第八矩形金属块位于所述的第五矩形金属块的前侧,所述的第八矩形金属块的后端面与所述的第五矩形金属块的前端面连接且两者呈贴合状态,所述的第九矩形金属块位于所述的第五矩形金属块的后侧,所述的第九矩形金属块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五矩形金属块的后端面连接且两者呈贴合状态,所述的第八矩形金属块的左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的第五矩形金属块的左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第八矩形金属块的右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的第五矩形金属块的右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第六矩形金属块和所述的第七矩形金属块前后对称,所述的第八矩形金属块和所述的第九矩形金属块前后对称,所述的第六矩形金属块和所述的第八矩形金属块左右对称,所述的第七矩形金属块和所述的第九矩形金属块左右对称;位于第1行的n个第一金属单元的第一矩形金属块的前端
面与所述的第一介质基板的前端面齐平,位于第m行的n个第一金属单元的第三矩形金属块的后端面与所述的第一介质基板的后端面齐平,位于第1列的m个第一金属单元的第六矩形金属块的左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与所述的第一介质基板的左端面所在平面平行,位于第n列的m个第一金属单元的第八矩形金属块的右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与所述的第一介质基板的右端面所在平面平行,位于第1列的m个第一金属单元的第六矩形金属块的左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的第一介质基板的左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位于第n列的m个第一金属单元的第八矩形金属块的右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的第一介质基板的右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K/Ka双频段的双圆线圆极化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林峰陆云龙尤阳朱其昂黄季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