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绿色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093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壤绿色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修复箱、底座及排料管,修复箱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中部,且排料管相接于修复箱下端,排料管下端贯穿过底座,修复箱内部左上端开有破碎室,且修复箱上端左侧相接有与破碎室相通的进料斗,破碎室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破碎辊,修复箱内部且位于破碎室下端开有与破碎室相通的下料通道;通过破碎辊对成块的土壤进行破碎,然后使旋转组件带动转动杆及搅拌叶对土壤及固体药物进行混合搅拌,由于土壤被破碎成小块,因此可以提高土壤与固体药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混合反应的效率,保证了对土壤较好的修复效果。修复效果。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绿色生态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土壤绿色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0003]现目前土壤绿色生态修复装置,土壤在进行修复时,通常需要使用到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对土壤进行混合反应并修复,但是土壤大多呈块状,因此难以与药物进行均匀的混合反应,导致土壤与药物的接触面积不够全面,从而会影响到修复效果,并且液体药物在混合室内与土壤进行混合时,土壤被液体药物打湿后,由于土壤具有粘性,因此会导致打湿后的土壤凝结成块,且沾附在排料管及混合室内难以排出,易导致排料管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绿色生态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土壤难以与药物进行均匀的混合反应,导致土壤与药物的接触面积不够全面,从而会影响到修复效果,且打湿后的土壤易堵塞排料管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绿色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修复箱、底座及排料管,所述修复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端中部,且所述排料管相接于所述修复箱下端,所述排料管下端贯穿过所述底座:
[0006]所述修复箱内部左上端开有破碎室,且所述修复箱上端左侧相接有与所述破碎室相通的进料斗,所述破碎室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破碎辊,所述修复箱内部且位于所述破碎室下端开有与所述破碎室相通的下料通道,且所述修复箱内部右上端开有两个呈左右分布的蓄药室,所述修复箱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蓄药室的下端开有混合室,且所述混合室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块搅拌叶;
[0007]所述底座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底座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蓄液箱,且所述蓄液箱内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右端相接有贯穿出所述蓄液箱的排液管,且所述排液管末端贯穿至所述底座的底端,所述排液管下端相接有雾化喷头,所述排料管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所述转动轴外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块呈交替分布的打散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修复箱外部且位于每个所述破碎辊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电机,且每个所述破碎辊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贯穿出所述修复箱,所述转轴前端与所述第一转动电机后端相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修复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下料通道呈向下倾斜状,且所述下料通道与所述混合室相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旋转组件电性连接,且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有旋转电机及密封罩。
[0011]进一步的,所述蓄药室上端贯穿固定有与其相通的进药管,且所述蓄药室下端相接有延伸进所述混合室内部的排药管,所述排药管与所述蓄药室相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蓄液箱上端左侧贯穿固定有与其相通的进液管,且所述雾化喷头与所述排液管相通,所述排液管与所述抽水泵相通,且所述抽水泵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排料管内部上端固定有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的电磁阀,且所述排料管左侧下端为开口端,所述雾化喷头靠近于所述排料管开口端的左上方。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前端贯穿出所述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外部且位于所述转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电机,且所述第二转动电机后端与所述转动轴前端相接,所述转动轴呈逆时针转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端四角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上端且位于所述蓄电池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
[0017]通过破碎辊对成块的土壤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土壤通过下料通道进入混合室,再使蓄药室将固体药物排入混合室,然后使旋转组件带动转动杆及搅拌叶对土壤及固体药物进行混合搅拌,由于土壤被破碎成小块,因此可以提高土壤与固体药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混合均匀性及混合反应的效率,保证了对土壤较好的修复效果;
[0018]当需要使用液体药物对土壤进行修复时,土壤从排料管排出,同时使转动轴带动打散板转动,打散板则将土壤打散,而雾化喷头则将蓄液箱内的液体药物进行雾化喷出,打散后的土壤则充分的与雾化后的液体药物进行混合反应,使土壤的修复效果更加全面,更好的提高修复效果,而且可以防止液体药物在混合室内与土壤进行接触,避免土壤打湿后再次成块的情况发生,且防止了土壤在打湿成块后难以从混合室内排出的情况发生,以免排料管堵塞。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打散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1

3中:修复箱1、底座2、万向轮3、进料斗4、破碎室5、破碎辊6、蓄液箱7、抽水泵8、排液管9、雾化喷头10、蓄药室11、进药管12、排药管13、旋转组件14、混合室15、转动杆16、搅拌叶17、排料管18、转动轴19、打散板20、第一转动电机21、第二转动电机22、推把23、蓄电池24、下料通道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4]请参阅图1至图3:
[0025]一种土壤绿色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修复箱1、底座2及排料管18,所述修复箱1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2上端中部,且所述排料管18相接于所述修复箱1下端,所述排料管18下端贯穿过所述底座2:
[0026]所述修复箱1内部左上端开有破碎室5,且所述修复箱1上端左侧相接有与所述破碎室5相通的进料斗4,所述破碎室5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破碎辊6,所述修复箱1内部且位于所述破碎室5下端开有与所述破碎室5相通的下料通道25,且所述修复箱1内部右上端开有两个呈左右分布的蓄药室11,所述修复箱1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蓄药室11的下端开有混合室15,且所述混合室15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组件14,所述旋转组件14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6,且所述转动杆16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块搅拌叶17,所述修复箱1外部且位于每个所述破碎辊6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电机21,且每个所述破碎辊6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贯穿出所述修复箱1,所述转轴前端与所述第一转动电机21后端相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修复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21与所述蓄电池24电性连接,所述下料通道25呈向下倾斜状,且所述下料通道25与所述混合室15相通;
[0027]具体的,通过进料斗4往破碎室5内加入土壤,且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绿色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修复箱(1)、底座(2)及排料管(18),所述修复箱(1)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2)上端中部,且所述排料管(18)相接于所述修复箱(1)下端,所述排料管(18)下端贯穿过所述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箱(1)内部左上端开有破碎室(5),且所述修复箱(1)上端左侧相接有与所述破碎室(5)相通的进料斗(4),所述破碎室(5)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破碎辊(6),所述修复箱(1)内部且位于所述破碎室(5)下端开有与所述破碎室(5)相通的下料通道(25),且所述修复箱(1)内部右上端开有两个呈左右分布的蓄药室(11),所述修复箱(1)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蓄药室(11)的下端开有混合室(15),且所述混合室(15)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组件(14),所述旋转组件(14)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6),且所述转动杆(16)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块搅拌叶(17);所述底座(2)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4),所述底座(2)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蓄液箱(7),且所述蓄液箱(7)内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抽水泵(8),所述抽水泵(8)右端相接有贯穿出所述蓄液箱(7)的排液管(9),且所述排液管(9)末端贯穿至所述底座(2)的底端,所述排液管(9)下端相接有雾化喷头(10),所述排料管(18)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9),且所述转动轴(19)外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块呈交替分布的打散板(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绿色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箱(1)外部且位于每个所述破碎辊(6)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电机(21),且每个所述破碎辊(6)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贯穿出所述修复箱(1),所述转轴前端与所述第一转动电机(21)后端相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修复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傲禾测土肥业连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