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鸣多波段光治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092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鸣多波段光治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该设备包括人机交互模块、Y型光纤、多波段LED模组、控制电路板、温度传感器和佩戴装置。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多波段LED模组的输出波段、功率和照射时间;多波段LED模组,用于产生不同波段的光线;Y型光纤,用于将光线分成两路,之后经佩戴装置分别照射进入患者的两个耳道中;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输入治疗程序;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患者耳道内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不同波段的LED对耳道交替照射,以改善耳蜗内微循环环境起到治疗耳鸣的作用,并通过温度反馈模块限制输出热量,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此外得益于LED模组价格低廉、尺寸轻巧的优势,该设备利于耳鸣患者的长期居家治疗。该设备利于耳鸣患者的长期居家治疗。该设备利于耳鸣患者的长期居家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鸣多波段光治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鸣多波段光治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耳鸣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疾病,对患者的情绪,工作和生活可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外周听觉系统或中枢神经的功能障碍都可能导致耳鸣。耳蜗和耳蜗内神经病变是耳鸣的一个很大的诱导因素。耳蜗中包括内外两种毛细胞(IHC和OHC),其中主要是IHC来接收声音的信息,而OHC则是起着一个辅助调节的作用,外部(OHC)和内部(IHC)毛细胞系统的不协调损伤,会引起耳鸣。耳蜗内离子失衡或者耳蜗神经递质系统功能障碍都会引起耳鸣。
[0003]人类内耳动脉是动脉终末枝,为单一性存在,没有侧枝循环存在,因此内耳容易发生微循环障碍,影响内耳血供,致使听毛细胞发生缺氧,产生听力损伤、耳鸣等耳部神经病理性改变。
[0004]通过对内耳血管照射可以使血液流变学性质得以改善,使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性产生下降,纤溶活性增强,进而使血液黏度降低。而且光照产生的热效应可以提高血液流速,改善内耳微循环,对耳鸣的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鸣多波段光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壳体、光纤连接器(1)、Y型光纤(3)、多波段LED模组(4)、控制电路板(5)和佩戴装置;所述多波段LED模组(4)和控制电路板(5)设置于壳体内部,Y型光纤(3)的一端通过光纤连接器(1)连接多波段LED模组(4),另一端伸出壳体连接佩戴装置;所述控制电路板(5),用于控制多波段LED模组(4)的输出波段、输出功率和照射时间;所述多波段LED模组(4),用于产生不同波段的光线,该光线经所述光纤连接器(1)进入所述Y型光纤(3);所述Y型光纤(3),用于通过Y型结构的两路分支将所述光线分成两路,之后经所述佩戴装置分别照射进入患者的两个耳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鸣多波段光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波段LED模组(4)包括一个以上波段的LED发光单元,每个波段包括一个或多个LED发光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鸣多波段光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单元的电气连接方式为共阴极或共阳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鸣多波段光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人机交互模块(2),用于输入治疗程序,控制电路板(5)根据该治疗程序控制所述多波段LED模组(4)的输出波段、输出功率和照射时间;所述治疗程序包括多个照射周期,每个照射周期的LED波长、功率和照射时间自定义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鸣多波段光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装置包括内嵌有Y型光纤(3)的Y型金属导管(6),该导管的单端作为光线的输入端,双端分支作为光线的输出端,所述双端分支的端部上均设有一个耳塞(7),Y型光纤(3)的端面位于耳塞(7)的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鸣多波段光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端分支之间通过金属支撑架(9)连接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鸣多波段光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5)包括信息交互模块、调节模块;所述信息交互模块,用于接收人机交互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宝腾刘平杨西斌周伟刘家林王沛沛熊大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