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门把手加工的多工位铸造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零件铸造成型技术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门把手加工的多工位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铸造模具是指铸造成形工艺中,用以成形铸件所使用的模具,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对于一些异形零件的加工成型,铸造模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对于门把手的加工。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零件的加工多为单工位铸造成型,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门把手加工的多工位铸造模具,该种用于门把手加工的多工位铸造模具可同时用于多个门把手铸造成型,有效提高了对于门把手的加工效率。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门把手加工的多工位铸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一对底座及底板,所述底板设于一对底座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门把手加工的多工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一对底座(3)及底板(4),所述底板(4)设于一对底座(3)之间,所述下模(2)设于一对底座(3)顶端,所述上模(1)设于下模(2)上;所述上模(1)上设有浇口(11)和上模芯(12),所述上模芯(12)上设有三组上成型槽(122),所述浇口(11)内设有浇口柱(16),所述下模(2)上设有下模芯(23),所述下模芯(23)上设有流道(231)及三组下成型槽(232),所述上成型槽(122)与下成型槽(232)位置相对且形状尺寸相适应,所述上成型槽(122)与下成型槽(232)组成型腔(5),所述流道(231)分别与浇口柱(16)及各个型腔(5)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门把手加工的多工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包括第一下模(21)及第二下模(22),所述下模芯(23)设于第一下模(21)上且部分穿设于第二下模(22),所述第二下模(22)设于第一下模(21)下方,所述第一下模(21)与底板(4)之间通过第一导杆(41)相连,所述第二下模(22)与底板(4)之间通过连接柱(42)和第二导杆(4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门把手加工的多工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设有斜导柱(14)和推块(15),所述第一下模(21)上设有连接块(25),所述斜导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丁明,黄磊,丁雪峰,董保明,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华茂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