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光学主动补偿的光纤相位同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时频传递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光学主动补偿的光纤相位同步系统,主要目的是利用光学延迟线主动补偿的方式,实现在不同系统状态下经过光纤传递后频率信号的相位都能保持一致,提升时频传递的相干性,可应用于相干阵列探测等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原子频率标准的迅速发展,时间和频率传递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以满足时钟比对、精准授时、精密计量、导航定位、雷达组网及深空探测等前沿基础研究及重大应用的需求。得益于光纤链路的低损耗、抗电磁干扰以及高可靠性等优点,光纤时频传递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传输精度远高于传统的卫星传递方法,并且正活跃应用于各种领域中。
[0003]然而,对于目前的光纤频率传输方法,目标只是实现站间的频率同步,由于频率是相位的时间微分,也就是说在每次独立运行中频率信号的相位差只要稳定不变,频率差就为零,也就是频率实现同步。那么,当系统经历从关闭到重启等操作时,再次进入稳态后的相位差常数可能会发生改变,虽然频率仍保持同步。在相干阵列探测领域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学主动补偿的光纤相位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频率参考(10)、锁相倍频器(11)、脉冲发生器(12)、第一激光器(13)、第二激光器(14)、第一1
×
2光耦合器(15)、第一扰偏器(16)、第一环形器(17)、光学延迟线(18)、光纤(19)、第二环形器(20)、第一解波分复用器(21)、第一光电探测器(22)、第二光电探测器(23)、第一射频放大器(24)、第一脉冲分配放大器(25)、射频功分器(26)、第三激光器(27)、第四激光器(28)、第二1
×
2光耦合器(29)、第二扰偏器(30)、第二解波分复用器(31)、第三光电探测器(32)、第四光电探测器(33)、第二射频放大器(34)、第二脉冲分配放大器(35)、鉴相器(36)、时间间隔计数器(37)、延迟处理单元(38)、驱动电路(39);所述的频率参考(10)输出两路频率标准信号,第一路频率标准信号(101)进入锁相倍频器(11)的基频输入端口(111),第二路频率标准信号(102)进入脉冲发生器(12)的时基输入端口(121);所述的锁相倍频器(11)输出两路倍频后的频率参考信号,第一路频率参考信号(112)进入第一激光器(13)的信号调制端口,第二路频率参考信号(113)进入鉴相器(36)的参考信号输入端口(361),所述的脉冲发生器(12)输出两路时间参考信号,第一路时间参考信号(122)进入第二激光器(14)的信号调制端口,第二路时间参考信号(123)进入时间间隔计数器(37)的开始信号输入端口(371);所述的第一激光器(13)和第二激光器(14)分别将输入调制信号调制到激光幅度上并输出调制光信号,两路调制光信号分别进入第一1
×
2光耦合器(15)的输入端口(151、152)并从单端口(153)输出合成光信号,随后合成光信号输入所述的第一扰偏器(16)进行偏振扰乱,再经所述的第一环形器(17)的第一端口(171)进入,从第二端口(172)输出,之后从所述的光学延迟线(18)的光学第一端口(181)进入,从光学第二端口(182)输出,最后通过所述的光纤(19)的第一端口(191)发送到远地端;所述的光纤(19)将光信号从本地端传递到远地端并从第二端口(192)输出,随后光信号经所述的第二环形器(20)的第二端口(202)输入从第三端口(203)输出,并进入到所述的第一解波分复用器(21)的公共端口(211),经过解复用后从第一输出端口(212)输出波长同第一激光器(13)的光信号并输入到第一光电探测器(22)中,从第二输出端口(213)输出波长同第二激光器(14)的光信号并输入到第二光电探测器(23)中,所述的第一光电探测器(22)解调出频率信号并经第一射频放大器(24)进行放大,放大后的频率信号进入射频功分器(26)中进行功率分配后从而输出两路功率相等的频率信号,其中第一路频率信号(262)作为频率参考供远地端用户使用,第二路频率信号(263)输入到第三激光器(27)中进行激光调制,所述的第二光电探测器(23)则解调出时间信号并输入到第一脉冲分配放大器(25)中进行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杨飞,孙延光,魏芳,桂有珍,蔡海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