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淑卿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弹簧生产用端面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076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弹簧生产用端面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靠近固定台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台上端的支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弹簧生产用端面加工装置,通过旋转螺纹杆使得两组夹杆夹紧弹簧达到固定弹簧的目的,不需要工人在弹簧打磨时进行固定工作,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一磨轮、第二磨轮和第三磨轮的旋转与三角架的旋转将第一磨轮、第二磨轮和第三磨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达到便于更换第一磨轮、第二磨轮和第三磨轮的目的,节约了工人在更换过程中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弹簧生产用端面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端面加工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弹簧生产用端面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
“ꢀ
弹簧
ꢀ”
。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弹簧行业在整个制造业当中虽然是一个小行业,但其所起到的作用是绝对不可低估的。国家的工业制造业、汽车工业要加快发展,而作为基础件、零部件之一的弹簧行业就更加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超前期,才能适应国家整个工业的快速发展。
[0003]传统的弹簧生产用端面加工装置有一些缺点,例如当大量弹簧准备加工时,由于需要对弹簧的端面进行打磨,使得在打磨的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打磨片对弹簧进行打磨,需要工人将打磨机停下然后将打磨片拆下更换不同型号的打磨片,使得在工人更换打磨片时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在打磨时需要另外一位工人进行固定工作,使得在打磨时有两位工人对弹簧进行打磨等,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弹簧生产用端面加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弹簧生产用端面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靠近固定台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台上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内侧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架,所述控制架的内侧设置有夹杆,所述夹杆的一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夹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滑动槽的内侧设置有控制轴,所述夹杆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架,所述控制架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限位架的内侧设置有控制块,所述控制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推杆,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端靠近固定台一侧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内侧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移动架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后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支撑台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靠近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靠近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电机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
承的外侧设置有三角架,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靠近第一轴承的一侧设置有螺母,所述三角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二轴承的数量有三组,一组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皮带,一组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靠近第一卡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磨轮,另一组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外侧靠近第一皮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卡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三皮带,另一组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靠近第二卡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磨轮,最后一组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卡槽,最后一组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靠近第三卡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磨轮,所述三角架的前端靠近第二轴承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靠近螺母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槽的外侧设置有第四皮带,所述第四皮带的内侧设置有第五卡槽,所述第五卡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部设置有第四转动轴。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固定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滑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的外侧与滑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滑轮的外侧与滑动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滑轮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与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延伸至滑动架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与滑动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控制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杆的外侧与控制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夹杆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与夹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延伸至控制架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与控制架活动连接,所述控制轴的外侧与滑动槽的内侧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架的内侧与夹杆的外侧靠近控制架的下侧活动连接,所述控制轴延伸至限位架的内部,所述控制轴与限位架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贯穿控制架的内部靠近第二转轴的一侧,所述螺纹杆与控制架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块的外侧与限位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延伸至限位架的内部靠近控制轴的一侧,所述螺纹杆与限位架活动连接,所述控制块的上端与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架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下端与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下端与支撑板的上端靠近固定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的外侧与移动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移动轮的外侧与移动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移动轮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移动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延伸至移动架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移动架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架的上端与支撑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前端与支撑台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与支撑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与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下端与支撑台的上端靠近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下端与支撑台的上端靠近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后端与电机的前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侧与第二转动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与三角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螺母的内侧与第二转动轴的外侧靠近第一轴承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后端与三角架的前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贯穿第二轴承的内部,所述第三转动轴与第二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延伸至三角架的内部,所述第三转动轴与三角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槽的内侧与一组第二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槽的外侧与第一皮带的内侧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槽的外侧靠近第一皮带的一侧与第二皮带的内侧传动连接,一组所述第二
轴承的外侧靠近第一卡槽的一侧与第一磨轮的内侧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槽的内侧与另一组第二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槽的外侧与第二皮带的内侧靠近第一卡槽的一侧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槽的外侧靠近第二皮带的一侧与第三皮带的内侧传动连接,另一组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靠近第二卡槽的一侧与第二磨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卡槽的内侧与最后一组第二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卡槽的外侧与第三皮带的内侧靠近第二卡槽的下侧传动连接,最后一组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靠近第三卡槽的一侧与第三磨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孔的内侧与移动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杆延伸至固定块的内部,所述移动杆与固定块螺纹连接。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弹簧生产用端面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台(3),所述固定台(3)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靠近固定台(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设置在固定台(3)上端的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的上端设置有滑槽(42),所述滑槽(42)的内侧设置有滑动架(43),所述滑动架(43)的内侧设置有滑轮(44),所述滑轮(4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45),所述第一转轴(4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46),所述连接块(46)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架(47),所述控制架(47)的内侧设置有夹杆(48),所述夹杆(48)的一端开设有滑动槽(49),所述夹杆(4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410),所述滑动槽(49)的内侧设置有控制轴(411),所述夹杆(48)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架(412),所述控制架(47)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413),所述限位架(412)的内侧设置有控制块(414),所述控制架(47)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415),所述连接板(415)的上端设置有推杆(416);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上端靠近固定台(3)一侧的移动槽(51),所述移动槽(51)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架(52),所述移动架(52)的内侧设置有移动轮(53),所述移动轮(5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54),所述移动架(52)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台(55),所述支撑台(55)的后端设置有把手(56),所述支撑台(55)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57),所述固定杆(57)的上端设置有盖板(58),所述支撑台(55)的上端靠近固定杆(57)的一侧设置有电机(59),所述支撑台(55)的上端靠近电机(5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510),所述电机(59)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转动轴(511),所述第二转动轴(5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承(512),所述第一轴承(512)的外侧设置有三角架(513),所述第二转动轴(511)的外侧靠近第一轴承(512)的一侧设置有螺母(514),所述三角架(513)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轴承(515),所述第二轴承(515)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转动轴(516),所述第二轴承(515)的数量有三组,一组所述第二轴承(51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槽(518),所述第一卡槽(518)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皮带(517),一组所述第二轴承(515)的外侧靠近第一卡槽(51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磨轮(519),另一组所述第二轴承(51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卡槽(520),所述第一卡槽(518)的外侧靠近第一皮带(51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皮带(521),所述第二卡槽(520)的外侧设置有第三皮带(522),另一组所述第二轴承(515)的外侧靠近第二卡槽(5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磨轮(523),最后一组所述第二轴承(515)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卡槽(524),最后一组所述第二轴承(515)的外侧靠近第三卡槽(524)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磨轮(525),所述三角架(513)的前端靠近第二轴承(515)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526),所述固定孔(526)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杆(527),所述第二转动轴(511)的外侧靠近螺母(514)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卡槽(528),所述第四卡槽(528)的外侧设置有第四皮带(529),所述第四皮带(529)的内侧设置有第五卡槽(530),所述第五卡槽(530)的内侧设置有第三轴承(531),所述第三轴承(531)的内部设置有第四转动轴(5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弹簧生产用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1)的下端与固定台(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1)的上端与滑槽(4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43)的外侧与滑槽(42)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滑轮(44)的外侧与滑动架(43)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5)贯穿滑轮(44)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45)与滑轮(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5)延伸至滑动架(43)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45)与滑动架
(4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5)的一端与连接块(4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46)的另一端与控制架(4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杆(48)的外侧与控制架(47)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10)贯穿夹杆(48)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410)与夹杆(48)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10)延伸至控制架(47)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410)与控制架(47)活动连接,所述控制轴(411)的外侧与滑动槽(49)的内侧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弹簧生产用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412)的内侧与夹杆(48)的外侧靠近控制架(47)的下侧活动连接,所述控制轴(411)延伸至限位架(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淑卿
申请(专利权)人:黄淑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