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39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包括:塑料模板主体,所述塑料模板主体包括模板体、模板框、复合纤维框,所述模板体的前面设置有复合防护板,所述模板框设置在所述模板体的背面,所述复合纤维框设置在所述模板框内,所述模板框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模板框的横向框板内设置有复合纤维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该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包括塑料模板主体,塑料模板主体包括模板体、模板框、复合纤维框,通过在模板框内设置复合纤维框、复合纤维杆,进而该塑料模板主体具有超高强度,不易开裂,可以承受较大的混凝土浇筑侧压力;同时塑料模板主体具有质量轻、使用寿命长、方便安装拆卸的特点。方便安装拆卸的特点。方便安装拆卸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和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具有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的特点,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为了降低成本主要采用实木模板,但是现有的建筑模板的在使用过程中,受混凝土的挤压下,极易出现变形、开裂甚至断裂现象,使用寿命较短且模板较重不易操作。
[000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包括:塑料模板主体,所述塑料模板主体包括模板体、模板框、复合纤维框,所述模板体的前面设置有复合防护板,所述模板框设置在所述模板体的背面,所述复合纤维框设置在所述模板框内,所述模板框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模板框的横向框板内设置有复合纤维杆。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所述模板框内设置有两个竖向加强板、多个横向加强板,两个所述竖向加强板靠近所述模板框的中部,所述竖向加强板的端部与所述模板框的横向框板连接,所述竖向加强板内设置有竖向复合纤维板,所述竖向复合纤维板与所述复合纤维框连接,多个所述横向加强板由上至下均布在所述竖向加强板与所述模板框的竖向框板之间。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多个所述横向加强板由上至下将所述模板框与所述竖向加强板之间分别为多个隔槽,所述隔槽内设置有加强筋。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所述复合纤维框包括两个竖直纤维框板、两个横向纤维框板,所述竖直纤维框板设置在所述模板框的竖向框板内,所述横向纤维框板设置在所述模板框的横向框板内,所述竖直纤维框板包括多个短纤维层和多个长纤维层,所述短纤维层设置有层,所述长纤维层设置有层。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所述复合防护板包括纤维增强板和塑料片板,所述纤维增强板设置在所述模板体的前面,所述塑料片板设置在所述纤维增强板的前面上。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所述复合防护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模板体的前面设置有多个防滑杆,所述防滑杆延伸至所述定位孔内。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相邻的两个所述塑料模板主体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两个固定部以及两个润滑部,所述固定杆穿过两个相邻模板框上相对的第一通孔,两个润滑部分别设置在模板框内的固定杆上,所述固定部分部设置在固定杆上并位于所述润滑部的外侧,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以及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螺接在所述固定杆上并抵顶所述润滑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锥形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块具有锥形前端和圆柱后端,所述锥形前端延伸至所述锥形固定槽内,所述锥形固定槽内设置有内弯曲孔,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弯曲柱,所述弯曲柱延伸至所述内弯曲孔内,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所述固定杆螺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后端螺接的圆形槽,并且所述圆形槽内设置有蝶形弹簧和膨胀垫圈,所述蝶形弹簧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并且所述蝶形弹簧的一端抵顶所述第二固定块,另一端设置有锥形支簧,所述膨胀垫圈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锥形支簧支撑所述膨胀垫圈,所述膨胀垫圈抵顶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圆形槽。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所述膨胀垫圈的外周内部设置有骨架芯,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限位顶块,所述膨胀垫圈的内部中空并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弯曲柱的内部中空并嵌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置有内孔,所述内孔连通所述弯曲柱、所述第二通孔。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所述内弯曲孔的内端设置有中分杆,所述中分杆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内卡槽、第二内卡槽,所述弯曲柱的内端设置有燕尾套,所述燕尾套的中部为中分槽,所述中分槽的两侧分别为与所述第一内卡槽对应的第一卡套、与所述第二内卡槽对应的第二卡套。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所述润滑部包括外套圈、弹簧垫圈体、多个润滑油球体、多个分段杆,所述外套圈设置在所述弹簧垫圈体上,所述弹簧垫圈体套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外套圈的内表面设置有内圈槽,所述弹簧垫圈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圈槽,多个所述润滑油球体设置在所述内圈槽、外圈槽之间,所述外圈槽内设置有与所述润滑油球体对应的漏孔,所述漏孔贯通至所述固定杆,相邻的两个所述润滑油球体通过所述分段杆连接,所述外套圈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刺破块,所述外套圈上设置有刺破槽,所述刺破槽内设置有刺破针杆和刺破弹簧,所述刺破块设置在所述刺破针杆的外端,所述刺破针杆的内端穿过所述刺破槽底部的刺破孔与所述润滑油球体对应。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该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包括塑料模板主体,塑料模板主体包括模板体、模板框、复合纤维框,通过在模板框内设置复合纤维框、复合纤维杆,进而该塑料模板主体具有超高强度,不易开裂,可以承受较大的混凝土浇筑侧压力;同时塑料模板主体具有质量轻、使用寿命长、方便安装拆卸的特点。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的结构俯视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的图1中A

A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的图1中B

B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中复合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中竖直纤维框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的部分结构左视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超高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模板主体(100),所述塑料模板主体(100)包括模板体(1)、模板框(2)、复合纤维框(3),所述模板体(1)的前面设置有复合防护板(4),所述模板框(2)设置在所述模板体(1)的背面,所述复合纤维框(3)设置在所述模板框(2)内,所述模板框(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01),所述模板框(2)的横向框板(21)内设置有复合纤维杆(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框(2)内设置有两个竖向加强板(103)、多个横向加强板(104),两个所述竖向加强板(103)靠近所述模板框(2)的中部,所述竖向加强板(103)的端部与所述模板框(2)的横向框板(21)连接,所述竖向加强板(103)内设置有竖向复合纤维板(105),所述竖向复合纤维板(105)与所述复合纤维框(3)连接,多个所述横向加强板(104)由上至下均布在所述竖向加强板(103)与所述模板框(2)的竖向框板(2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向加强板(104)由上至下将所述模板框(2)与所述竖向加强板(103)之间分别为多个隔槽,所述隔槽内设置有加强筋(1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框(3)包括两个竖直纤维框板(31)、两个横向纤维框板(32),所述竖直纤维框板(31)设置在所述模板框(2)的竖向框板(22)内,所述横向纤维框板(32)设置在所述模板框(2)的横向框板(21)内,所述竖直纤维框板(31)包括多个短纤维层(311)和多个长纤维层(312),所述短纤维层(311)设置有3层,所述长纤维层(312)设置有10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防护板(4)包括纤维增强板(41)和塑料片板(42),所述纤维增强板(41)设置在所述模板体(1)的前面,所述塑料片板(42)设置在所述纤维增强板(41)的前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防护板(4)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43),所述模板体(1)的前面设置有多个防滑杆(44),所述防滑杆(44)延伸至所述定位孔(43)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强度建筑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塑料模板主体(100)通过固定机构(5)连接,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杆(51)、两个固定部(6)以及两个润滑部(7),所述固定杆(51)穿过两个相邻模板框(2)上相对的第一通孔(101),两个润滑部(7)分别设置在模板框(2)内的固定杆(51)上,所述固定部(6)分部设置在固定杆(51)上并位于所述润滑部(7)的外侧,所述固定部(6)包括第一固定块(601)、第二固定块(602)以及第三固定块(603),所述第一固定块(601)螺接在所述固定杆(51)上并抵顶所述润滑部(7),所述第一固定块(601)的外表面设置有锥形固定槽(604),所述第二固定块(602)具有锥形前端(6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盾复合模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