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030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颗粒粮食、棉籽壳、粮食壳、石灰、阔叶树木屑粒、玉米芯粒、蔗糖、石膏粉和空心植物秸秆粒以及适量的营养水,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基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
[0003]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其中在对食用菌进行培育的过程中,需使用到食用菌培养基对其进行培育,但现有的食用菌培养基在制备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食用菌培养基的含水率,通常直接加入适当量的水,采用该方式保证食用菌培养基的含水率不利于提高食用菌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降低了食用菌的生产效果,同时食用菌培养基由多种原材料混合制备而成,制备而成的食用菌培养基透气性差,易导致食用菌根部的腐烂,降低了食用菌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培养基,配方包括:颗粒粮食、棉籽壳、粮食壳、石灰、阔叶树木屑粒、玉米芯粒、蔗糖、石膏粉和空心植物秸秆粒以及适量的营养水,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30

40份的颗粒粮食、5

10份的棉籽壳、3

5份的粮食壳、0.5

1份的石灰、5

8份的阔叶树木屑粒、5

8份的玉米芯粒、0.5

1份的蔗糖、0.5

1份的石膏粉、5

8份的空心植物秸秆粒以及适量的营养水。
[0006]优选的,所述颗粒粮食是由大麦、燕麦和玉米粒混合制备而成。
[0007]优选的,所述粮食壳是由麸皮和米糠混合制备而成。
[0008]优选的,所述空心植物秸秆由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混合制备而成。
[0009]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原料处理;步骤三,材料制备;步骤四,剪切成型;步骤五,原料称取;步骤六,搅拌成型;
[0010]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选取一定量的颗粒粮食、棉籽壳、粮食壳、石灰、阔叶树木屑、玉米芯、蔗糖、石膏粉和空心植物秸秆作为原料备用,原料要求为新鲜、无霉变和无病虫的原料;
[0011]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选取的玉米芯利用粉碎机进行粉碎,随后利用筛网对粉碎后的颗粒进行筛选即可得到玉米芯粒,且筛网的目数为4

5目,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阔叶树木屑放置在太阳下进行摊晒2

3天使其晒干处理,随后将晒干后的阔叶树木屑经过2目的筛网进行筛网即可得到阔叶树木屑粒;
[0012]其中上述步骤三中,随后选取适当量的马铃薯进行切片处理,然后将切片后的马
铃薯放置在水中进行蒸煮处理,随后将蒸煮完成后的马铃薯片捞出,得到处理水备用,最后选取一定量的蔬菜叶利用破碎机进行破碎打汁处理得到蔬菜汁,然后将得到的蔬菜汁经过过滤得到蔬菜液,然后将得到的蔬菜液倒入在处理水中得到营养水;
[0013]其中上述步骤四中,首先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空心植物秸秆进行去叶处理,随后将去叶后的空心植物秸秆利用剪切设备均匀的对空心植物秸秆进行剪切成空心植物秸秆粒;
[0014]其中上述步骤五中,然后分别从步骤一中称取的原料中、步骤二中处理后的玉米芯粒和阔叶树木屑粒、步骤三中制成的营养水和步骤四中制成的空心植物秸秆粒中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30

40份的颗粒粮食、5

10份的棉籽壳、3

5份的粮食壳、0.5

1份的石灰、5

8份的阔叶树木屑粒、5

8份的玉米芯粒、0.5

1份的蔗糖、0.5

1份的石膏粉、5

8份的空心植物秸秆粒以及适量的营养水备用;
[0015]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的颗粒粮食、棉籽壳、粮食壳、石灰、阔叶树木屑粒、玉米芯粒、蔗糖、石膏粉和空心植物秸秆粒以及适量的营养水一同放置在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即可得到食用菌培养基。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蒸煮时间为30

40min,蒸煮过程中的温度为80

100℃。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蔬菜叶是由菠菜、白菜和芹菜叶按照重量比2∶1∶1混合制备而成。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营养水中的蔬菜液和处理水的重量比为1∶3混合制备而成。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剪切的空心植物秸秆粒长度为0.8

1.5cm。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搅拌时间为30

30min,搅拌速率为100

150r/min。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得到的食用菌培养基中的含水率为65

70%。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处理水和蔬菜液混合制备形成的营养水添加到食用菌培养基中,不仅保证了食用菌培养基的含水率,同时还增加了食用菌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同时采用的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为空心秸秆,通过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混合形成的空心植物秸秆粒作为制备食用菌培养基原料之一,保证了食用菌培养基的透气性,避免了食用菌出现烂根的现象发生,提高了食用菌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食用菌培养基,配方包括:颗粒粮食、棉籽壳、粮食壳、石灰、阔叶树木屑粒、玉
米芯粒、蔗糖、石膏粉和空心植物秸秆粒以及适量的营养水,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30

40份的颗粒粮食、5

10份的棉籽壳、3

5份的粮食壳、0.5

1份的石灰、5

8份的阔叶树木屑粒、5

8份的玉米芯粒、0.5

1份的蔗糖、0.5

1份的石膏粉、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培养基,配方包括:颗粒粮食、棉籽壳、粮食壳、石灰、阔叶树木屑粒、玉米芯粒、蔗糖、石膏粉和空心植物秸秆粒以及适量的营养水,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30

40份的颗粒粮食、5

10份的棉籽壳、3

5份的粮食壳、0.5

1份的石灰、5

8份的阔叶树木屑粒、5

8份的玉米芯粒、0.5

1份的蔗糖、0.5

1份的石膏粉、5

8份的空心植物秸秆粒以及适量的营养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粮食是由大麦、燕麦和玉米粒混合制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粮食壳是由麸皮和米糠混合制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植物秸秆由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混合制备而成。5.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原料处理;步骤三,材料制备;步骤四,剪切成型;步骤五,原料称取;步骤六,搅拌成型;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选取一定量的颗粒粮食、棉籽壳、粮食壳、石灰、阔叶树木屑、玉米芯、蔗糖、石膏粉和空心植物秸秆作为原料备用,原料要求为新鲜、无霉变和无病虫的原料;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选取的玉米芯利用粉碎机进行粉碎,随后利用筛网对粉碎后的颗粒进行筛选即可得到玉米芯粒,且筛网的目数为4

5目,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阔叶树木屑放置在太阳下进行摊晒2

3天使其晒干处理,随后将晒干后的阔叶树木屑经过2目的筛网进行筛网即可得到阔叶树木屑粒;其中上述步骤三中,随后选取适当量的马铃薯进行切片处理,然后将切片后的马铃薯放置在水中进行蒸煮处理,随后将蒸煮完成后的马铃薯片捞出,得到处理水备用,最后选取一定量的蔬菜叶利用破碎机进行破碎打汁处理得到蔬菜汁,然后将得到的蔬菜汁经过过滤得到蔬菜液,然后将得到的蔬菜液倒入在处理水中得到营养水;其中上述步骤四中,首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越卢焕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东兰贵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