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荷传递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传递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载荷传递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通过气压或液压驱动活塞,再利用活塞来驱动负载,是一种常见的将动力从加压流体传递至负载以便驱动负载移动的方式。在现有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往往是将活塞的端部固定至一中间件,然后将中间件上的环形凸缘的环形表面作为受力面来轴向传递动力。然而,这种动力传递方式往往因环形凸缘的环形表面无法均匀受力而导致环形表面的一部分被压溃,而压溃的部分又将导致未压溃部分上的载荷增大,从而因局部大载荷而导致中间件折断,同时未压溃部分的存在又将导致无法消除因压溃部分而产生的缝隙。另外,因为该环形凸缘只能承受轴向力,而无法承受径向力,因此一旦发生径向晃动,也可能导致中间件折断,而中间件折断会对负载、装置本身以及操作人员造成巨大的危险。
[0003]因此,在本领域中,亟需一种能够将载荷均匀分布同时能够应对径向晃动的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载荷传递机构,其被配置成将来自伸缩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荷传递机构,其被配置成将来自伸缩式液压缸的载荷传递至负载以便驱动负载移动,其包括:连接至所述负载的柱形管(100);固定至所述柱形管(100)的端部的顶板(200);插入所述柱形管(100)中的活塞杆(300),所述活塞杆(300)被配置成在所述伸缩式液压缸的驱动下沿着其轴线(XX
’
)移动;以及将所述活塞杆(300)连接至所述顶板(200)的活塞头(4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00)设有供所述活塞头(400)穿过的通孔(230),所述活塞头(400)的与所述通孔(230)配合的配合部分(430)具有朝向远离所述活塞杆(300)的方向锥化的锥形表面(431),所述通孔(230)具有与所述锥形表面(431)形状配合从而与其贴合在一起的锥形侧壁(2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荷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400)具有处于所述顶板(200)的两侧的内端部(410)和外端部(420),所述内端部(410)被固定至所述活塞杆(300)的末端(312),并且所述配合部分(430)朝向所述外端部(420)锥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荷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部(410)包括柱形部分(411)和从所述柱形部分(411)径向突出的环形凸缘(412),所述活塞杆(300)设有从其末端(312)凹入的接收孔(311),其中,所述柱形部分(411)被插入所述接收孔(311)中,并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立峰,陆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