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燃型楼宇换热机组及其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028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补燃型楼宇换热机组及其调控方法。包括板式换热器、燃气热水炉、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回水与二次侧回水有管道连接,每一板式换热器对应安装燃气热水炉,燃气热水炉安装在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供水管上,燃气热水炉接入燃气管道。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天气预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还包括调控方法,对改造后的换热机组建立供热系统运行模块、建立燃气补燃模块、建立分析模块、建立调整模块;通过分析模块对换热机组建立供热系统运行模块进行预判,通过预判结果提前进入调整模块、通过燃气补燃模块使供热系统稳定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降低了楼宇换热机组对水力平衡的依赖,多能互补实现热能精准投送。精准投送。精准投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燃型楼宇换热机组及其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系统
,具体为一种补燃型楼宇换热机组及其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楼宇换热机组具有建设简单灵活、安全性高、调节更精准、运行更经济等优点,但是采用楼宇换热机组替换传统换热站,一次网范围扩大,增加了一次网水力平衡的调节难度。
[0003]由于热网结构或调控系统的不足,导致部分楼宇换热机组无法从一次侧获得足够的热能。有时为保证少数热力站或楼宇机组或楼宇供热达标,手动增加该站的阀门开度,增加一次侧流量,但是这样会影响到周边的站点,当工况变化剧烈时,会影响到全网的水力平衡,同时也造成能源浪费。
[0004]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一次侧的供热,减少浪费,选择在二次侧增加补能,提高二次侧的进水温度,例如在专利号为CN206831644U、名称为“楼宇换热机组供热系统”在专利中其采用蓄热电锅炉作为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辅助热源存在;蓄热电锅炉作为建筑空调负荷的调峰负荷,虽然可以满足建筑在极寒天气时段的用热要求;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此种方案或是类似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燃型楼宇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式换热器、燃气热水炉、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回水与二次侧回水有管道连接,每一所述板式换热器对应安装一台所述燃气热水炉,所述燃气热水炉安装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供水管上,所述燃气热水炉接入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为所述板式换热器所对应的单元楼燃气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燃型楼宇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天气预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所述天气预测模块用于获取气象数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供热管道的相关参数,并将上述相关参数上传至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展示当前运行参数;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燃气热水炉对二次供水进行多能互补加热,以实现热能的精准投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燃型楼宇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压力传感器、若干流量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燃型楼宇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是CPU信号处理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燃型楼宇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气预测模块从互联网获取天气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燃型楼宇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参数包括一、二次侧供回温、供回压、流量、燃气管道阀门开度、燃气流量、燃气热水炉进出水温。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燃型楼宇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云端控制系统,所述云端控制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和天气预测模块的数据制定控制策略,所述云端控制系统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具有交互、使所述控制模块执行控制策略。8.一种补燃型楼宇换热机组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现有楼宇换热机组的改造、改造后的换热机组供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伟谢金芳杨靖周孝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英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