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025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热熔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低分子聚酰胺30—50份,硅烷接枝无定形聚烯烃30—50份,增粘树脂10—25份,抗氧剂0.2—1.5份,硅烷偶联剂0.2—2份。热熔胶中主要成分为低分子聚酰胺热和硅烷接枝无定形聚烯烃两部分,两者在对极性材料的粘接方面存在协同作用,硅烷接枝无定形聚烯烃能够弥补低分子聚酰胺对非极性塑料粘接差的缺点;同时低分子聚酰胺胶能够改善硅烷接枝无定形聚烯烃粘接强度低的状况。增粘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的加入能够进一步增强热熔胶的粘接强度;抗氧剂的加入则可以改善热熔胶的老化性能,更有利于热熔胶的长期使用。更有利于热熔胶的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热熔胶,同时还涉及一种该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材料与塑料材料的粘接往往与两者的接触面积以及金属材质的类型、塑料材质的类型等有着较大的关系,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之间的有效粘接一直都是粘接剂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溶剂型胶黏剂能够解决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的粘接问题,但是存在粘接性差、溶剂挥发的问题。聚酰胺热熔胶不存在溶剂挥发的问题,且聚酰胺中存在大量的极性基团,如羧基、酰胺基,因此对于极性金属材料、极性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但聚酰胺热熔胶存在的问题是粘接强度不够高,对于用量最大的非极性塑料聚丙烯和聚乙烯塑料粘接性较差。目前主要通过物理共混或者化学接枝、共聚的方法对聚酰胺热熔胶进行改性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采用了一种热熔胶,以增强金属材料与塑料材料之间的粘接性。
[0004]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采用一种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热熔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熔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低分子聚酰胺30—50份,硅烷接枝无定形聚烯烃30—50份,增粘树脂10—25份,抗氧剂0.2—1.5份,硅烷偶联剂0.2—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所述抗氧剂为3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酯、2,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酚、2

甲基

4,6

二壬基苯酚、2,4,6

三叔丁基苯酚、2,6

二叔丁基

α

甲氧对甲酚、四[2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分子聚酰胺由二元酸和二元胺缩合而成,或者是二元酸和多元胺缩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元酸为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酸、十二酸、以及其它二聚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接枝无定形聚烯烃的数均分子量范围为6000

900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粘树脂为C5树脂、C9树脂、松香甘油酯树脂、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萜烯树脂、芳香类树脂、氢化芳香类树脂、多萜树脂、苯乙烯改性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红王鹏袁培峰王海利张娜王玲玲朱吟湄王好春张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思蓝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