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健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交通车用厢内扶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022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用厢内扶手装置,主杆的两侧均设有副杆,主杆和副杆均为中空结构,两个副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主把手,两个主把手上均固定套设有压缩弹簧,两个主把手均延伸至副杆内,两个副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两个滑动块的一侧均与副杆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副杆上按压主把手,就可以将副杆上的插销收回并插入到主杆内,就可组成三根扶手的立杆,供更多人扶,同时在还可向下按压主把手或者副把手,就可对立杆进行解锁,将立杆移动至人流密集区域,更进一步的缓解人口密集区域有乘客没有扶手的尴尬情况,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车用厢内扶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配套设备
,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用厢内扶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以及车辆数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日益拥堵,道路规划进程缓慢,交通堵塞问题难以解决,为了应对交通难题,轨道车辆的应用起到了舒缓交通压力的作用,地铁、轻轨类轨道车辆具有载客量大、速度快的优点,由于不与汽车共用道路,也不存在堵车的问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0003]但是地铁、轻轨车厢中人员量大,扶手存在布置不足情况,尤其是上下车门处位置只有单根立杆,但是立杆只能供两个人左右扶握,如果在高峰期,人流量过大,就会造成一部分乘客没有扶手的尴尬情况,间接的造成了乘客摔倒的尴尬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轨道交通车用厢内扶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地铁、轻轨车厢中人员量大,扶手存在布置不足情况,以及上下班高峰期乘客无扶手可用的问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用厢内扶手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用厢内扶手装置,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两侧均设有副杆(3),两个副杆(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主把手(20),两个主把手(20)上均固定套设有压缩弹簧(28),两个主把手(20)均延伸至副杆(3)内,两个副杆(3)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均与副杆(3)滑动连接的两个滑动块(19),两个滑动块(19)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带动杆(7),两个主把手(20)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1),两个连接杆(11)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推拉杆(10),四个推拉杆(10)均滑动连接在副杆(3)的内壁上,且四个推拉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均转动连接有配合杆(24),四个配合杆(24)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推动销(23),四个推动销(23)均延伸至副杆(3)外,所述主杆(1)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呈矩阵排列的四个辅助销(25),四个辅助销(25)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2),四个复位弹簧(22)均固定安装在主杆(1)的内壁上,四个辅助销(25)分别与两个副杆(3)滑动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用厢内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副把手(4),两个带动杆(7)的底部一侧分别与两个副把手(4)滑动接触,所述副把手(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推动架(5),所述推拉杆(10)上固定安装有按压弹簧(27),所述按压弹簧(27)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主杆(1)的内壁上,所述推动架(5)延伸至主杆(1)外,所述推动架(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轴(29),所述主轴(2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动架(2),所述拉动架(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带(13),所述主杆(1)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下转轴(12),传动带(13)的底端套设在下转轴(12)上,所述主杆(1)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主转轴(18),所述主杆(1)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上转轴(14),所述上转轴(14)上套设有带动带(17),所述带动带(17)的底端和传动带(13)的顶端均套设在主转轴(18)上,所述主杆(1)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轨道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张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