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移式橡胶护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14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移式橡胶护舷,其结构包括护舷本体,所述护舷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内置槽、沉头孔和加强筋,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护舷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内置槽位于所述护舷本体的上端,所述沉头孔位于所述护舷本体侧面的上方,所述加强筋通过螺钉与所述护舷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阻尼垫片和固定螺栓,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安装槽内部的中间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实现了让护舷与岸边进行滑移,减小了护舷与岸边的摩擦强度,降低了护舷在使用时损坏的机率,而且还方便操作人员对护舷上的耐磨层和滚柱进行单独更换,避免了护舷磨损过大后直接将其进行更换,延长了护舷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护舷在在维修或更换时的成本。修或更换时的成本。修或更换时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移式橡胶护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护舷
,具体为一种滑移式橡胶护舷。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我国航运事业的蓬勃发展,港口码头建设也逐步迈向智能化。橡胶护舷作为船舶与码头间的缓冲设施,国内外对其需求量巨大。早在2011年,我国的橡胶护舷工业总产值接近150亿元,目前更是成为世界排名首位的橡胶护舷生产大国。然而,航运事业和码头建设的井喷式发展,并未带动我国橡胶护舷装配方式的创新突破。我国是一个再生胶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每年约50%的再生胶消耗量需依靠进口,而当前常用的全范围橡胶护舷布设方式,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橡胶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橡胶护舷通过固定安装时,难以灵活调用,致使其维修、更新成本高企。
[0003]目前,现有的滑移式橡胶护舷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现有的橡胶护舷装置不能相对岸边滑移,导致护舷与岸边摩擦强度大,使用时损坏频繁;同时,现有的橡胶护舷设施只允许整体更换,不能单独更换其耐磨层、滚柱等易损部件,导致使用成本高企;此外,现有的橡胶护舷通常不设置内侧支撑,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局部变形,极大地限制了防护效果的发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移式橡胶护舷,包括护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舷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槽(2)、内置槽(3)、沉头孔(4)和加强筋(5),所述安装槽(2)位于所述护舷本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内置槽(3)位于所述护舷本体(1)的上端,所述沉头孔(4)位于所述护舷本体(1)侧面的上方,所述加强筋(5)通过螺钉与所述护舷本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设置有通孔(6)、阻尼垫片(7)和固定螺栓(8),所述通孔(6)贯穿所述安装槽(2)内部的中间处,所述阻尼垫片(7)嵌合在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所述阻尼垫片(7)的中间处设置有安装孔(9),所述固定螺栓(8)穿过所述安装孔(9)和通孔(6)的内部,所述内置槽(3)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10),所述固定轴(10)的内部通过螺纹槽(11)连接沉头螺栓(12),所述固定轴(10)的外部通过连接孔(13)连接滚柱(14),所述滚柱(14)的外部设置有耐磨层(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移式橡胶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设置有两组,并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护舷本体(1)的两侧,所述阻尼垫片(7)的大小与所述安装槽(2)的大小相吻合,并且与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移式橡胶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9)的位置与所述通孔(6)的位置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军杰乔星星贺绍华黄旭张锡良乔军军乔玲玲彭新平梁浩乔可梁波梁红毅刘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海盾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