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杭州医学院专利>正文

自动化轮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03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轮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轮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轮杖主体,所述的轮杖主体上设有两个可转动的踏板,所述的轮杖主体底部设有若干沿轮杖主体中心线对称的履带件,所述的轮杖主体底部还设有与履带件相动力配合的主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动轮、履带件、收放带调节组件,当需要移动轮杖主体时,启动主动轮,通过主动轮带动履带件运转,进而带动轮杖主体进行自动行驶,当需要使轮杖主体不再发生移动时,可自动将履带件进行收卷,避免轮杖主体在陡峭处发生倒退滑落,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设计可收放座椅及踏板,满足患者对通行的不同需求,且切换模式较为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动化程度较高。动化程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轮杖


[0001]本技术属于轮椅
,涉及一种自动化轮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种疾病的患病率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的不断上升,腿脚不方便患病者的比例也在不断升高,腿脚不方便病人除了要忍受极度的疼痛之外,也不能下床活动。轮椅是为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所设计的代步工具。智能轮椅是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整体结构架再配轮胎、履带、坐面和手刹等配件构成的,使用方便。现有的智能轮椅只能提供坐或站的单一通行模式,无法满足患者对通行的不同需求,且无法将履带进行自动收卷或放卷,存在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缺陷。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轮椅[申请号: 201920572006.4],包括轮椅机械部,设置在此轮椅机械部上的感应控制部,轮椅机械部包括底盘,整体支架,座椅,座椅水平调节装置,设置在底盘下部的轮系,在底盘前端的两个履带轮组上还设有履带水平旋转装置,感应控制部包括语音控制系统、蓝牙自动跟随系统、避障系统和座椅平衡系统。本技术在普通的轮椅上增加了语音识别系统,为四肢残障人士使用该产品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增加蓝牙模块,来实现自动跟随;在轮椅的座椅下部安装重力传感器,使其能够迅速寻找并保持平衡,大大增加轮椅的安全程度;更加结实耐用的履带,以便于跨越更加复杂的障碍。但是该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只能提供坐或站的单一通行模式,无法满足患者对通行的不同需求,且无法将履带进行自动收卷或放卷,存在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轮杖。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动化轮杖,包括轮杖主体,所述的轮杖主体上设有两个可转动的踏板,所述的轮杖主体底部设有若干沿轮杖主体中心线对称的履带件,所述的轮杖主体底部还设有与履带件相动力配合的主动轮,所述的轮杖主体上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履带件一端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收放带调节组件,所述的轮杖主体上还设有两个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移动式座椅,所述的移动式座椅位于踏板上方。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轮杖主体底部设有履带安置钢板,所述的履带安置钢板与履带件相抵接配合,所述的收放带调节组件与主动轮的位置相对应。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收放带调节组件包括若干设置于轮杖主体上的收带片,所述的收带片可沿靠近或远离履带件一端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的轮杖主体上还设有若干沿轮杖主体中心线对称且可转动的收带轮,所述的收带轮与履带件的位置相对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履带件包括设置于轮杖主体底部且与主动轮相动力配合的收放履带,所述的收放履带上端设有缺口槽,所述的收带片与缺口槽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
适。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缺口槽呈横向设置,所述的收带片位于缺口槽上方,所述的收放履带上设有下咬合块和上咬合块,所述的下咬合块和上咬合块之间相咬合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移动式座椅与轮杖主体之间通过滑动杆相连,所述的轮杖主体内设有两个滑道,所述的滑动杆远离移动式座椅一端延伸通入至滑道内且滑动杆与滑道滑动配合。
[0012]进一步的,一个移动式座椅内设有若干固定销孔,另一个移动式座椅内设有若干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固定销,所述的固定销与固定销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轮杖主体顶部设有可转动的操作面板,所述的操作面板底部设有若干沿操作面板中心线对称的边框连接块,所述的边框连接块呈环状,所述的边框连接块与轮杖主体相转动配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轮杖主体内设有动力箱,所述的主动轮和收带轮分别与动力箱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移动式座椅底部设有转向调整块,所述的移动式座椅内设有卷扬机,所述的卷扬机与转向调整块之间通过钢丝绳相连。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主动轮、履带件、收放带调节组件,当需要移动轮杖主体时,启动主动轮,通过主动轮带动履带件运转,进而带动轮杖主体进行自动行驶,无需病患人员自行推动轮杖主体移动,省时省力,当需要使轮杖主体不再发生移动时,可自动将履带件进行收卷,避免轮杖主体在陡峭处发生倒退滑落,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设计可收放座椅及踏板,满足患者对通行的不同需求,且切换模式较为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
[0018]2、本技术通过设置缺口槽,可供收带片切入,方便将收放履带进行分段分离,缺口槽呈横向设置,收带片位于缺口槽11 上方,对位较为精确,收放履带通过下咬合块和上咬合块相咬合连接,可较为方便的将收放履带进行分段分离,咬合后连接也较为牢固。从而可用于爬坡、以及上下较为平缓的台阶,增加了病患人员自主活动范围。
[0019]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履带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固定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轮杖主体1、踏板2、履带件3、主动轮4、收放带调节组件5、移动式座椅6、履带安置钢板7、收带片8、收带轮9、收放履带10、缺口槽11、下咬合块12、上咬合块13、滑动杆14、固定销孔15、固定销16、操作面板17、边框连接块18、动力箱 19、转向调整块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自动化轮杖,包括轮杖主体1,所述的轮杖主体1上设有
两个可转动的踏板2,所述的轮杖主体1 底部设有若干沿轮杖主体1中心线对称的履带件3,所述的轮杖主体1底部还设有与履带件3相动力配合的主动轮4,所述的轮杖主体1上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履带件3一端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收放带调节组件5,所述的轮杖主体1上还设有两个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移动式座椅6,所述的移动式座椅6位于踏板2上方。
[0026]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使用踏板2时,通过转动踏板2,将踏板2平放即可,当选择“坐”模式时,将两个移动式座椅6相互靠近,使其合拢成一把椅子,方便病患人员坐靠,当需要移动轮杖主体1时,启动主动轮4,通过主动轮4带动履带件3运转,进而带动轮杖主体1进行自动行驶,无需病患人员自行推动轮杖主体1移动,省时省力,当需要使轮杖主体1不再发生移动时,将收放带调节组件5向履带件3一端靠近,先将履带件3进行分段分离,将分离后的履带件3吸附并将履带件3进行收卷,不再通过履带件3带动轮杖主体1移动,避免轮杖主体1在陡峭处发生倒退滑落,提高了安全性,设计可收放座椅及踏板,满足患者对通行的不同需求,且切换模式较为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
[0027]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轮杖主体1底部设有履带安置钢板7,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轮杖,包括轮杖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杖主体(1)上设有两个可转动的踏板(2),所述的轮杖主体(1)底部设有若干沿轮杖主体(1)中心线对称的履带件(3),所述的轮杖主体(1)底部还设有与履带件(3)相动力配合的主动轮(4),所述的轮杖主体(1)上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履带件(3)一端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收放带调节组件(5),所述的轮杖主体(1)上还设有两个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移动式座椅(6),所述的移动式座椅(6)位于踏板(2)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轮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杖主体(1)底部设有履带安置钢板(7),所述的履带安置钢板(7)与履带件(3)相抵接配合,所述的收放带调节组件(5)与主动轮(4)的位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轮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放带调节组件(5)包括若干设置于轮杖主体(1)上的收带片(8),所述的收带片(8)可沿靠近或远离履带件(3)一端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的轮杖主体(1)上还设有若干沿轮杖主体(1)中心线对称且可转动的收带轮(9),所述的收带轮(9)与履带件(3)的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轮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履带件(3)包括设置于轮杖主体(1)底部且与主动轮(4)相动力配合的收放履带(10),所述的收放履带(10)上端设有缺口槽(11),所述的收带片(8)与缺口槽(11)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轮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力斌沈健冯晨林允照李维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