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建峰专利>正文

一种防针刺伤采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98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3
一种防针刺伤采血针,其包括注射针组件,保护套,弹性件,以及外壳。所述保护套包括套筒,导向条,以及弹性卡块。所述弹性卡块包括卡块,以及连接条。所述外壳包括筒状壳体,卡接孔,导向槽,侧孔,以及弹性翅片。在所述弹性卡块不受外力时所述卡块在所述卡接孔中,同时所述卡块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条插入所述导向槽中。所述防针刺伤采血针在使用后把所述卡块朝所述外壳内按下,从而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保护套朝远离所述弹性件的方向运动并套住所述注射针组件,并且所述弹性翅片在所述保护套运动后抵在所述保护套的端部,使得所述保护套套住所述注射针组件后不会移动,从而所述注射针组件不会因为裸露在外而对人造成严重的伤害。重的伤害。重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针刺伤采血针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防针刺伤采血针。

技术介绍

[0002]采血针是目前普遍应用的静脉输液的医疗耗材。传统的采血针在输液结束后不能将注射针包裹住,使用后裸露在外的注射针极易扎伤人,可能使人感染血液传播的病毒,造成严重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后不被注射针造成严重伤害的防针刺伤采血针,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一种防针刺伤采血针,其包括一个注射针组件,一个套设在所述注射针组件的外侧的保护套,一个抵顶在所述保护套的轴向端部并且套设在所述注射针组件的外侧的弹性件,以及一个套设在所述保护套与所述弹性件外侧的外壳。所述保护套包括一个套筒,多根沿所述套筒的轴向设置并设置在所述套筒外侧的导向条,以及一个设置在靠近所述弹性件一侧的所述套筒端部的弹性卡块。所述弹性卡块包括一个与所述套筒的外侧间隔设置的卡块,以及一个连接所述卡块与所述套筒外侧的连接条。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保护套外侧的筒状壳体,两个分别开设在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上的卡接孔,至少两个沿所述保护套的轴向开设的导向槽,多个设置在所述外壳外侧的侧孔,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侧孔中的弹性翅片。所述筒状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台阶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台阶部上。在所述弹性卡块不受外力时所述卡块插入所述卡接孔中的一个中,同时所述卡块嵌入在所述导向槽中的一个中,所述导向条插入所述导向槽中。
[0005]进一步地,所述注射针组件包括一个针座,一个插设在所述针座端部的注射针,以及一根插设在所述针座另一端端部的输液软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条有三根并且与所述弹性卡块在所述保护套外侧分别呈90
°
排列。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可以为伸缩弹簧,所述弹性件的直径大于所述保护套的内径并且小于所述保护套的外径。
[0008]进一步地,所述筒状壳体靠近所述台阶部一端的端部与所述针座远离所述注射针一端的端部连接并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孔有两个并且在同一个所述导向槽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有四个。
[0011]进一步地,所述侧孔有两个,所述侧孔与所述外壳中心轴处于同个平面上的对应所述导向槽上并且分别于所述卡接孔呈90
°
排列。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翅片有两个,所述弹性翅片的一端设于所述弹性件方向的所述侧孔的端部,并且另一端向所述筒状壳体内伸出。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防针刺伤采血针还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外壳外侧的手持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防针刺伤采血针在使用后把所述卡块朝所述外壳内按下,从而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保护套朝远离所述弹性件的方向运动并套住所述注射针组件,并且所述弹性翅片在所述保护套运动后抵在所述保护套的端部,使得所述保护套套住所述注射针组件后不会移动,从而所述注射针组件不会因为裸露在外而对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防针刺伤采血针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防针刺伤采血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的防针刺伤采血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使用后用于保护注射针的防针刺伤采血针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针刺伤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防针刺伤采血针包括一个注射针组件10,一个套设在所述注射针组件10外侧的保护套20,一个抵顶在所述保护套20的轴向端部并且套设在所述注射针组件10外侧的弹性件30,以及一个套设在所述保护套20与所述弹性件 30外侧的外壳40。可以想象到的是,所述防针刺伤采血针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出液管座,手持部50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0021]所述注射针组件10为现有技术,其包括一个针座11,一个插设在所述针座 11端部的注射针12,以及一根插设在所述针座11另一端端部的输液软管13。所述针座11可以为圆柱形,且两端都带有开口。所述注射针12的外径大小与所述针座11端部的内径大小相等,使得所述注射针12插在所述针座11中时固定住,不容易掉落。所述输液软管13的外径大小与所述针座11另一端的内径大小相等,使得所述输液软管13插在所述针座11端部时固定住,不容易掉落。
[0022]所述保护套20包括一个套筒21,多根沿所述套筒21的轴向设置并设置在所述套筒21外侧的导向条22,以及一个设置在靠近所述弹性件30一侧的所述套筒21端部的弹性卡块23。所述弹性卡块23包括一个与所述套筒21的外侧间隔设置的卡块231,以及一个连接所述卡块231与所述套筒21外侧的连接条232。所述套筒21的内径大于所述注射针组件10直径,使得所述保护套20可以在所述注射针组件10上运动。所述导向条22有三根并且与所述弹性卡块23在所述保护套20外侧分别呈90
°
排列。所述导向条22与所述弹性卡块23的工作原理会在下面结合下述的外壳40进行详细说明。
[0023]所述弹性件30可以为伸缩弹簧。所述弹性件30的直径大于所述保护套20 的内径并且小于所述保护套20的外径。使得所述弹性件30不会插入到所述保护套20内侧或者所述保护套20的外侧,进而不会影响所述弹性件30的工作。
[0024]所述外壳40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套筒21外侧的筒状壳体41,两个分别开设在所述
筒状壳体41的侧壁上的卡接孔42,至少两个沿所述套筒21的轴向开设的导向槽43,多个设置在所述筒状壳体41外侧的侧孔44,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侧孔44中的弹性翅片45。所述筒状壳体4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台阶部46,所述弹性件30的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台阶部46上。所述台阶部46的内径与所述针座11的直径相等,所述筒状壳体41靠近所述台阶部46一端的端部与所述针座11远离所述注射针12一端的端部连接并固定,使得所述保护套20在所述注射针组件10上运动时,所述注射针组件10不会跟着一起运动。所述卡接孔42 有两个并且在同一个所述导向槽43上,所述弹性卡块23不受外力时所述卡块 231插入所述卡接孔42中的一个中,同时所述卡块231嵌入在所述导向槽43中的一个中。所述导向槽43有四个,所述导向条22分别插入另外的所述导向槽43中,使得所述保护套20在所述注射针组件10上运动时所述保护套20不会随意滚动。所述侧孔44有两个,所述侧孔44与所述外壳40中心轴处于同个平面上的对应所述导向槽43上并且分别于所述卡接孔42呈90
°
排列。所述弹性翅片45有两个,所述弹性翅片45一端设于所述弹性件30方向的所述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针刺伤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针刺伤采血针包括一个注射针组件,一个套设在所述注射针组件的外侧的保护套,一个抵顶在所述保护套的轴向端部并且套设在所述注射针组件的外侧的弹性件,以及一个套设在所述保护套与所述弹性件外侧的外壳,所述保护套包括一个套筒,多根沿所述套筒的轴向设置并设置在所述套筒外侧的导向条,以及一个设置在靠近所述弹性件一侧的所述套筒端部的弹性卡块,所述弹性卡块包括一个与所述套筒的外侧间隔设置的卡块,以及一个连接所述卡块与所述套筒外侧的连接条,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保护套外侧的筒状壳体,两个分别开设在所述筒状壳体的侧壁上的卡接孔,至少两个沿所述保护套的轴向开设的导向槽,多个设置在所述外壳外侧的侧孔,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侧孔中的弹性翅片,所述筒状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台阶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台阶部上,在所述弹性卡块不受外力时所述卡块插入所述卡接孔中的一个中,同时所述卡块嵌入在所述导向槽中的一个中,所述导向条插入所述导向槽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伤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组件包括一个针座,一个插设在所述针座端部的注射针,以及一根插设在所述针座另一端端部的输液软管。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