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逆行椎弓根螺钉钢板的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93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颈椎前路逆行椎弓根螺钉钢板的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包括基板和钉道,基板开有套入钢板的嵌入槽,且边沿设有穿过克氏针的第一通孔;钉道呈管状且为两对,钉道固定于基板的背面,同对钉道之间倾斜呈V字型。该导向装置对颈椎前路逆行椎弓根螺钉钢板置钉时的稳定性好,可在术中导引椎弓根钉的进针方向和深度,能避免椎弓根螺钉置钉过程中的穿刺点以及进钉方向发生偏差,迅速、精确地完成手术。成手术。成手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椎前路逆行椎弓根螺钉钢板的导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颈椎前路逆行椎弓根螺钉钢板的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对于后方入路而言,颈椎前方入路具有手术创伤小、方便病灶处理、并发症少等特点,因此颈椎前入路下的钛板结合椎体螺钉固定是目前治疗颈椎疾病广泛采用的手术方式。但对于三柱损伤、多个椎体次全切除等颈椎稳定性严重受损的情况,单纯前路钛板结合椎体螺钉固定的强度有限,常需附加后路固定,这不仅明显增加了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因此,如何在单独的颈前入路下实现坚强有效的内固定,一直是脊柱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颈前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种三柱固定方式,生物力学研究证实该固定方式可提供可靠的固定强度。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CN209236346U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的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该固定装置的核心部件为用于固定在颈椎上的颈椎前路逆行椎弓根螺钉钢板1(对应专利文献中的连接板,以下简称钢板),钢板1的两端开有钉孔2,钉孔2为长孔且可同时穿过两根椎弓根螺钉;钢板1上还开有两个位于两个钉孔2之间的固定孔4,钉孔2所在位置的同一侧钢板1上设有凹槽3。
[0004]由于颈椎椎弓根结构复杂,轴位毗邻血管、神经和脊髓,一旦置钉穿破椎弓根,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而且,颈椎前方表面解剖标志点少,颈椎表面距离椎弓根距离较远,使得颈椎前路椎弓根置钉难度更大、风险更高。
[0005]计算机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脊柱手术中,应用的范围包括颈椎、胸椎及腰椎等,能够提供以往临床经验无法比拟的准确性和多角度实时的信息。但目前临床中应用的计算机导航技术同样具有一些缺点,如精确度仍不够高,操作复杂,设备的价格昂贵,手术时间长等。另外,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导航系统进行椎弓根定位,患者必须在具有导航设备的医院方可开展手术,目前尚难以广泛推广。在无导航设备的医院则需要反复X线透视下置钉,手术时间长,医生及患者受X线辐射量大,且依赖手术医生的经验,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目前仍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0006]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3D打印导板已被尝试用于骨科内固定手术螺钉置钉,其安全性和准确性得到了一定验证,并初步应用于临床实践。
[0007]但是,目前的置钉导向装置存在稳定性差,椎弓根螺钉置钉过程中的穿刺点以及进钉方向容易产生偏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前路逆行椎弓根螺钉钢板的导向装置,用于对
技术介绍
中的颈椎前路逆行椎弓根螺钉钢板进行置钉导向。
[0009]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基板和钉道。所述基板的一面开有嵌入槽,嵌入槽用于将背景
技术中的钢板匹配套于槽内,基板的边沿围绕设有可穿过克氏针的第一通孔。所述钉道呈管状且设有两对,两对钉道均固定于基板上背对嵌入槽的一面,同一对钉道之间倾斜呈V字型,基板上设有两对和钉道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开设于对应钢板的钉孔的位置。
[0010]其中:
[0011]所述基板的嵌入槽所在面的两侧边沿分别设有两根叉开的支腿,支腿包括定位板以及连接于定位板和基板之间的连杆,支腿用于将基板支撑于所需固定椎体与两侧横突的连接处,定位板的底面贴合于该支撑处。所述基板同一端的两个定位板朝内的一端呈弯钩状,用于钩住并贴合于下位椎体的上缘两侧。定位板具有与所需固定椎体前方解剖结构完全贴合的贴合面,以及具有与该下位椎体前缘及部分上缘解剖结构完全贴合的贴合面;设置定位板主要是为了让固定板和基板在置钉时,更稳定地定位于所需固定的椎体上。
[0012]所述嵌入槽内设有两个第一嵌块,两个第一嵌块可分别匹配嵌入上述钢板的钉孔内。所述嵌入槽内设有两个第二嵌块,两个第二嵌块可分别匹配嵌入上述钢板的凹槽内;第二嵌块上设有对应固定孔的孔,两孔间穿过固定螺钉将钢板紧固于基板上。设置第一、第二嵌块主要是为了让钢板更契合地嵌在基板的嵌入槽内。
[0013]所述导向装置的材质为医用3D打印材料;该导向装置通过3D打印制成。
[0014]本技术的导向装置对颈椎前路逆行椎弓根螺钉钢板置钉时的稳定性好,可在术中导引椎弓根钉的进针方向和深度,能避免椎弓根螺钉置钉过程中的穿刺点以及进钉方向发生偏差,迅速、精确地完成手术。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的颈椎前路逆行椎弓根螺钉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导向装置在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导向装置在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导向装置和钢板的装配图。
[0019]图中标号为:1、钢板;2、钉孔;3、凹槽;4、固定孔;5、基板;6、嵌入槽;7、第一通孔;8、钉道;9、第一嵌块;10、第二通孔;11、第二嵌块;12、定位板;13、连杆;14、固定螺钉;15、置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考图2

图4,本实施例的导向装置,包括基板5、钉道8和支腿。导向装置的材质为医用3D打印材料,通过3D打印制成。
[0021]所述基板5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形板,其一面开有嵌入槽6,嵌入槽6用于钢板1匹配套于槽内,基板5的边沿四个角设有用于穿过克氏针的第一通孔7。嵌入槽6内设有两个凸出的第一嵌块9和两个第二嵌块11。两个第一嵌块9可分别匹配嵌入钢板1的钉孔2内。两个第二嵌块11可分别匹配嵌入钢板1的凹槽3内。第二嵌块11上设有对应固定孔4的孔,两孔之间穿设固定螺钉14将钢板1紧固于基板5上。
[0022]钉道8呈管状且设有两对,两对钉道8均固定于基板5上背对嵌入槽6的一面,同一对钉道8之间倾斜呈V字型,基板5上设有两对和钉道8同轴的第二通孔10,第二通孔10开设于对应颈椎前路逆行椎弓根螺钉钢板1的钉孔2的位置。置钉时,椎弓根螺钉由置钉方向15
穿过钉道8、基板5和钉孔2,将钢板1固定于颈椎椎体上。
[0023]支腿有四根,而且是在基板5的嵌入槽6所在面的两侧边沿分别叉开设置的两根。支腿包括定位板12以及连接于定位板12和基板5之间的连杆13,支腿用于将基板5支撑于所需固定椎体与两侧横突的连接处,定位板12的底面完全贴合于支撑处,以具有与所需固定椎体前方解剖结构完全贴合的贴合面。此外,基板5同一端的两个定位板12朝内的一端呈弯钩状,用于钩住和完全贴合下位椎体的上缘两侧,以具有与该下位椎体前缘及部分上缘解剖结构完全贴合的贴合面。
[0024]本实施例的具体应用方法为:
[0025]1)将术前计算机选定的适合的钢板与适配的导向装置用螺钉固定;
[0026]2)常规颈椎前路手术入路,显露需要固定的颈椎节段(包括定位板固定的位置),将钢板与导向装置,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在术前计算机设计的位置;
[0027]3)沿导向装置的钉道的导向孔在两侧的椎弓根钻孔;
[0028]4)取下导向装置及钢板,取出导向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颈椎前路逆行椎弓根螺钉钢板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钉道;所述基板的一面开有嵌入槽,嵌入槽用于将钢板匹配套于槽内,基板的边沿围绕设有可穿过克氏针的第一通孔;所述钉道呈管状且设有两对,两对钉道均固定于基板上背对嵌入槽的一面,同一对钉道之间倾斜呈V字型,基板上设有两对和钉道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开设于对应钢板的钉孔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嵌入槽所在面的两侧边沿分别设有两根叉开的支腿,支腿包括定位板以及连接于定位板和基板之间的连杆,支腿用于将基板支撑于所需固定椎体与两侧横突的连接处,定位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翔谭海涛杨克勤江建中谢兆林黄圣斌
申请(专利权)人:贵港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