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热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984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全热交换系统,包括:全热交换系统,所述全热交换系统配置有可相互换热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分流调节模块,所述分流调节模块包括风箱和多个调节组件,所述风箱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上配置有所述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其中,所述风箱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通过配置分流调节模块来调节不同出风口的出风量,进而满足不同房间的新风均匀供给的要求,以提高用户体验性。以提高用户体验性。以提高用户体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热交换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涉及全热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于室内空气健康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新风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此,全热交换系统被逐渐的推广使用。
[0003]全热交换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通风装置,当进行室内室外通风时,室内、室外空气通过全热交换系统的热交换芯体,使室外流入的空气与室内排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充分利用室内与室外空气间的温差,使室内的温度波动最小。
[0004]但是,通常情况下,用户家中仅配置单个全热交换系统来满足不同房间的换新风要求。而由于不同房间距离全热交换系统的距离不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同房间的出风速度不同,进而出现新风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导致用户体验性较差。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新风送风分布均匀以提高用户体验性高的空调技术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全热交换系统,通过配置分流调节模块来调节不同出风口的出风量,进而满足不同房间的新风均匀供给的要求,以提高用户体验性。
[000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全热交换系统,包括:
[0007]全热交换系统,所述全热交换系统配置有可相互换热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
[0008]分流调节模块,所述分流调节模块包括风箱和多个调节组件,所述风箱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上配置有所述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0009]其中,所述风箱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0010]本技术提出的全热交换器,通过采用分流调节模块上配置的多个出风口为不同的房间输送空气,而各个出风口则可以调节组件根据需要来调节出风量,进而满足向不同房间均匀输送空气的要求,满足不同房间的新风均匀供给的要求,以提高用户体验性。
[00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0012]第一挡风部件,所述第一挡风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中设置有多个第一挡风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挡风齿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间隔;
[0013]第二挡风部件,所述第二挡风部件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中设置有多个第二挡风齿,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挡风齿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间隔;
[0014]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风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挡风部件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之间形成的所述出风面积;
[0015]其中,所述第一挡风部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001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风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挡风部件转动。
[001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挡风齿朝向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中心延伸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挡风齿朝向所述第二通风口的中心延伸设置。
[001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风部件整体呈圆盘结构,所述第二挡风部件的边缘形成有齿结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和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结构啮合。
[001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风部件包括挡风圈和多个所述第一挡风齿,多个所述所述第一挡风齿布置在所述挡风圈的内壁,所述挡风圈围绕所述出风口设置。
[002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风部件上设置有导向圈,所述导向圈位于所述齿结构的内侧,所述导向圈可转动的插在所述挡风圈中。
[002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风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挡风部件滑动。
[002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挡风齿并排布置,多个所述第二挡风齿并排布置。
[002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风筒,所述风筒围绕所述第二通风口布置。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全热交换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中分流调节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图1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7]图4是图1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8]图5是图1中调节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热交换系统,其中,全热交换系统的交换器主体1配置有用于向室外排放室内空气的排气通道11,同样的,还配置有用于向室内输送新空气的进气通道12。
[0034]同时,在交换器主体1还设置有换热芯以实现进气通道12和所述出气通道内流经的空气相互热交换,以高效节能的实现热量或冷量的回收利用,进而到达对进入到室内的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最终实现减小室内温度波动的目的。
[0035]另外,对于排气通道11和进气通道12则分别设置有风机来实现气流的输送。针对交换器主体1的具体结构形式,则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的全热交换系统的主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0036]对于进气通道12而言,其要满足对室内不同的房间输送新风,而由于全热交换系统的安装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受不同房间的位置限制,导致进气通道12输送的新风至不同房间的送风路径长度不同。相对应的,新风输送至不同房间所产生的风阻则不同,为了满足不同房间送风均匀的要求,则全热交换系统还配置有分流调节模块2。
[0037]具体的,分流调节模块2配置有多个可调节的出风口20;各个出风口20分别连通进气通道12,各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全热交换系统,所述全热交换系统配置有可相互换热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分流调节模块,所述分流调节模块包括风箱和多个调节组件,所述风箱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上配置有所述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其中,所述风箱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挡风部件,所述第一挡风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中设置有多个第一挡风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挡风齿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间隔;第二挡风部件,所述第二挡风部件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中设置有多个第二挡风齿,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挡风齿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间隔;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风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挡风部件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之间形成的所述出风面积;其中,所述第一挡风部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风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挡风部件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