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膜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37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膜蒸发器,其包括竖直设置的倒锥形外筒体,在所述外筒体的壁厚内设置有环腔,在所述外筒体的外壁上连接有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与所述环腔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内同心的设置有锥形的中心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外筒体内设计中心热管,使待蒸发液体在内壁和外壁上同时流动,不仅有效的增加了蒸发面积,而且增加了热源气体的流通时间,在提高蒸发效率的同时节约热能资源,且中心热管的外壁和外筒体的内壁均为锥形,可以有效增加进液量且不会发生液滴跌落的现象。会发生液滴跌落的现象。会发生液滴跌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膜蒸发器


[0001]本技术涉及膜蒸发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膜蒸发器。

技术介绍

[0002]薄膜蒸发器是一种蒸发器的类型,特点是物料液体沿加热管壁呈膜状流动而进行传热和蒸发,现有技术中的薄膜蒸发器仍然存在蒸发面积有限,且现有技术中的热管多为直管,若进液量过大会出现液滴直接跌落的现象,导致蒸发不充分,蒸发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存在热源气体在薄膜蒸发器流动时间过短,热源利用不充分,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刮液板将液体均匀的刮抹在热管壁上,由于刮板处于封闭的空间内,刮板的工作情况、磨损情况难以得知,导致蒸发效率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膜蒸发器。
[0004]本技术的内容:一种新型膜蒸发器,其包括竖直设置的倒锥形外筒体,在所述外筒体的壁厚内设置有环腔,在所述外筒体的外壁上连接有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与所述环腔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内同心的设置有锥形的中心热管,在所述中心热管的顶端沿径向方向均布的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支管,所述导热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环腔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的顶板的中心位置竖直向下的开有中心盲孔,在所述外筒体的顶板上还竖直的开有放气孔,所述中心盲孔向上与进液管相连通,在所述中心盲孔内径向向外的开有若干个远端液孔和近端液孔,所述远端液孔的末端与竖直设置的远端滴液孔相连通,所述远端滴液孔的出口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相切,所述近端液孔的末端与竖直设置的近端滴液孔相连通,所述近端滴液孔的出口与所述中心热管的外壁相切,在所述外筒体的底板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中心热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外筒体和所述中心热管构成的环形腔体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的底板外缘竖直向下的安装有支撑环,在所述支撑环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底板,所述支撑环的底端安装有旋转钢球,在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环形的轨道,所述旋转钢球在所述轨道上滚动。
[0005]进一步的,在所述外筒体的外壁上同心的安装有环齿轮,所述环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的中心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与机架旋转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电动机传动连接。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若干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与所述外筒体的外壁相切。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外筒体内设计中心热管,使待蒸发液体在内壁和外壁上同时流动,不仅有效的增加了蒸发面积,而且增加了热源气体的流通时间,在提高蒸发效率的同时节约热能资源,且中心热管的外壁和外筒体的内壁均为锥形,可以有效增加进液量且不会发生液滴跌落的现象,利用齿轮机构使外筒体缓慢旋转代替内部刮板,不仅能够使液体在受热面上均匀分布,而且可以直接观察到外筒体的旋转情
况,设备故障率低,设备运行状态可控,保证蒸发高效进行,值得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0]图3为图1沿A

A的剖面视图;
[0011]图4为图2沿B

B的剖面视图;
[0012]图中,外筒体1、环腔2、中心热管3、导热支管4、进液管5、远端液孔6、近端液孔7、远端滴液孔8、近端滴液孔9、进气管10、出液管11、支撑环12、底板131、旋转钢球14、环齿轮15、驱动齿轮16、机架17、电动机18、支撑轮19、放气孔20、出气管路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膜蒸发器,其包括竖直设置的倒锥形外筒体1,在所述外筒体1的壁厚内设置有环腔2,在所述外筒体的外壁上连接有出气管路21,所述出气管路21与所述环腔2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1内同心的设置有锥形的中心热管3,在所述中心热管 3的顶端沿径向方向均布的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支管4,所述导热支管 4的另一端与所述环腔2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1的顶板的中心位置竖直向下的开有中心盲孔,在所述外筒体1的顶板上还竖直的开有放气孔20,所述中心盲孔向上与进液管5相连通,在所述中心盲孔内径向向外的开有若干个远端液孔6和近端液孔7,所述远端液孔6的末端与竖直设置的远端滴液孔8相连通,所述远端滴液孔8的出口与所述外筒体1的内壁相切,所述近端液孔7的末端与竖直设置的近端滴液孔9相连通,所述近端滴液孔9的出口与所述中心热管3的外壁相切,在所述外筒体1的底板上设置有进气管10和出液管11,所述进气管10与所述中心热管3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液管11与所述外筒体1和所述中心热管3构成的环形腔体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1的底板外缘竖直向下的安装有支撑环12,在所述支撑环12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底板131,所述支撑环12的底端安装有旋转钢球14,在所述底板131上安装有环形的轨道,所述旋转钢球14在所述轨道上滚动;在所述外筒体1的外壁上同心的安装有环齿轮15,所述环齿轮 15与驱动齿轮16啮合,所述驱动齿轮16的中心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与机架17旋转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电动机18传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7上安装有若干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支撑轮19,所述支撑轮19与所述外筒体1的外壁相切。
[0014]工作原理:工作时,待蒸发液体从进液管5进入,然后通过远端滴液孔8和近端滴液孔9分别滴入到外筒体1的内壁、中心热管3的外壁,最终由出液管11排出,蒸发出的蒸汽从放气孔20排出,与此同时,热源气体依次通过进气管10、中心热管3、导热支管4、环腔 2后由出气管路21排出,同时可以启动电动机18使外筒体1缓慢旋转,使待蒸发液体均匀分布在外筒体1的内壁和中心热管3的外壁上。
[001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竖直设置的倒锥形外筒体(1),在所述外筒体(1)的壁厚内设置有环腔(2),在所述外筒体的外壁上连接有出气管路(21),所述出气管路(21)与所述环腔(2)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1)内同心的设置有锥形的中心热管(3),在所述中心热管(3)的顶端沿径向方向均布的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支管(4),所述导热支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环腔(2)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1)的顶板的中心位置竖直向下的开有中心盲孔,在所述外筒体(1)的顶板上还竖直的开有放气孔(20),所述中心盲孔向上与进液管(5)相连通,在所述中心盲孔内径向向外的开有若干个远端液孔(6)和近端液孔(7),所述远端液孔(6)的末端与竖直设置的远端滴液孔(8)相连通,所述远端滴液孔(8)的出口与所述外筒体(1)的内壁相切,所述近端液孔(7)的末端与竖直设置的近端滴液孔(9)相连通,所述近端滴液孔(9)的出口与所述中心热管(3)的外壁相切,在所述外筒体(1)的底板上设置有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平周旭峰顾利斌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科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