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运维物联网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29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设备运维物联网关,属于物联网关技术领域。该设备运维物联网关,包括壳体组件、电路板组件、减震组件和电池,在电路板组件中设置多功能串口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角加速度传感器,多功能串口模块适配市场主流设备接入,减震组件将传递到电路板组件的撞击减弱,防止电路板组件受到外界撞击力而损坏,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角加速度传感器分别检测物联网关安装位置的环境状况,在物联网关安装位置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解决了目前物联网关存在的兼容以性差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撞击时容易损坏,同时在物联网关安装位置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进行发现进行处理,导致物联网关损坏的问题。损坏的问题。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备运维物联网关


[000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关
,具体而言,涉及设备运维物联网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与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物联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与数字地球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无线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应用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加深了人们对信息化作用的认识,通过物联网能实现对世界范围内的物联信息的快速、准确识别与全程跟踪,而这种技术实现的媒介就是物联网关,现阶段市场上的物联网关普遍存在与物联网设备连接时兼容以性差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撞击时容易损坏,同时在物联网关安装位置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进行发现进行处理,导致物联网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设备运维物联网关,通过设置电路板组件和减震组件,在电路板组件中设置多功能串口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角加速度传感器,多功能串口模块适配市场主流设备接入,增强了物联网关的兼容性,同时在物联网关受到撞击时,减震组件将传递到电路板组件的撞击减弱,防止电路板组件受到外界撞击力而损坏,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角加速度传感器分别检测物联网关安装位置的环境状况,在物联网关安装位置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解决了目前物联网关存在的兼容以性差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撞击时容易损坏,同时在物联网关安装位置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进行发现进行处理,导致物联网关损坏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设备运维物联网关,包括壳体组件、电路板组件、减震组件和电池。
[0006]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防护盖,所述前壳体设置于所述后壳体的一侧,所述前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防护盖设置于所述前壳体的一侧,所述防护盖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电池;
[0007]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控制器、数据收发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角加速度传感器、多功能串口模块、电源适配器和稳压器,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后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数据收发器依次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角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多功能串口模块、所述电源适配器和所述稳压器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0008]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缓冲条、缓冲器、固定座和缓冲块,所述缓冲条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缓冲器设置于所述前壳体内壁一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表面一侧,所述缓冲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表面另一侧,所述固定座的表面开设有
第四凹槽。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器包括底座、滑块、支撑板和弹簧,所述底座与所述前壳体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弹簧和所述滑块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滑块的底部。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板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四凹槽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器的轴心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缓冲块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条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缓冲条和所述缓冲块的材料为顺丁橡胶。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为环形槽,呈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侧边表面,所述缓冲条的外径尺寸为所述第二凹槽深度尺寸的两倍,呈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数据收发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多功能串口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收发器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多功能串口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稳压器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稳压器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源输入端、所述数据收发器电源输入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源输入端、所述湿度传感器电源输入端、所述角加速度传感器电源输入端和所述多功能串口模块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收发器的通讯方式为4G、NB

IoT和以太网中任意一种,所述数据收发器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001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串口模块的包括IO接口、RS485接口、USB接口和LoRa接口。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设备运维物联网关,通过设置电路板组件和减震组件,在电路板组件中设置多功能串口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角加速度传感器,多功能串口模块适配市场主流设备接入,增强了物联网关的兼容性,同时在物联网关受到撞击时,减震组件将传递到电路板组件的撞击减弱,防止电路板组件受到外界撞击力而损坏,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角加速度传感器分别检测物联网关安装位置的环境状况,在物联网关安装位置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解决了目前物联网关存在的兼容以性差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撞击时容易损坏,同时在物联网关安装位置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进行发现进行处理,导致物联网关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
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运维物联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运维物联网关的爆炸结构一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运维物联网关的爆炸结构另一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路板组件的一种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路板组件的另一种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缓冲器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运维物联网关的电连接框图;
[0029]图10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运维物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设备运维物联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00),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前壳体(101)、后壳体(102)和防护盖(103),所述前壳体(101)设置于所述后壳体(102)的一侧,所述前壳体(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011),所述防护盖(103)设置于所述前壳体(101)的一侧,所述防护盖(103)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凹槽(1011),所述第一凹槽(101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400);电路板组件(200),所述电路板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00)的内部,所述电路板组件(200)包括第一电路板(201)、第二电路板(202)、控制器(203)、数据收发器(204)、温度传感器(205)、湿度传感器(206)、角加速度传感器(207)、多功能串口模块(208)、电源适配器(209)和稳压器(2010),所述第一电路板(201)设置于所述后壳体(102)的内部,所述第一电路板(20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011),所述第二电路板(20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1)的一侧,所述控制器(203)和所述数据收发器(204)依次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02)上,所述温度传感器(205)、所述湿度传感器(206)、所述角加速度传感器(207)、所述多功能串口模块(208)、所述电源适配器(209)和所述稳压器(2010)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1)上;减震组件(300),所述减震组件(300)包括缓冲条(301)、缓冲器(302)、固定座(303)和缓冲块(304),所述缓冲条(301)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011)的内部,所述缓冲器(302)设置于所述前壳体(101)内壁一侧,所述固定座(303)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1)的表面一侧,所述缓冲块(304)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1)的表面另一侧,所述固定座(303)的表面开设有第四凹槽(30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运维物联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302)包括底座(3021)、滑块(3022)、支撑板(3023)和弹簧(3024),所述底座(3021)与所述前壳体(101)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021)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凹槽(30211),所述弹簧(3024)和所述滑块(3022)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30211)的内部,所述支撑板(3023)安装于所述滑块(3022)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冲王文杰姜博文陈锡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懒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