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绘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测绘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不仅可以运用到室外空中测绘,也能在山洞和大型室内场馆等地点进行测绘,而现有的测绘无人机在室内飞行测绘时非常危险,因其只防护无人机飞行翼的能力微弱,而山洞和大型室内场馆等地点的内部空间复杂,很容易发生碰撞,导致无人机受损甚至坠毁,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还可能在坠落时砸到使用者和过往行人,危险度较高,同时山洞内壁和顶部存在藤蔓,而大型室内场馆的顶部存在吊灯,墙壁上还有装饰,这些东西很容易在无人机飞行时触碰到飞行翼,使其损坏,另一方面现有的无人机不能进行自我坠落保护,碰撞力度过大而坠落后,整个无人机就会散架,没有修复可能,而且在降落时减震能力很差,容易使内部零件受震动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测绘无人机,本技术可以在室内进行测绘的同时防止其碰撞到室内墙壁和顶部,可以避免室内的藤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绘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设有底座(7),所述底座(7)的侧面分别与四个等角度分布的连接架(6)的一端连接,四个所述连接架(6)的另一端分别与四个无人机飞行翼(5)的底部外壳连接,四个所述无人机飞行翼(5)的外侧均安装有机翼保护总成(2),所述底座(7)的底部安装有控制总成(8),所述控制总成(8)的底部安装有全站仪(9),所述机翼保护总成(2)的外侧设有防护总成(3),所述防护总成(3)的底部设有四个等角度分布的缓冲总成(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保护总成(2)包括机翼防护框(21)、防护顶板(22)、通孔(23)、支撑架(24),所述机翼防护框(21)位于所述无人机飞行翼(5)的机翼外侧,四个所述机翼防护框(21)的底部分别通过四个所述支撑架(24)与四个所述连接架(6)的顶部连接,所述机翼防护框(21)的顶部安装有所述防护顶板(22),所述防护顶板(2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所述通孔(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成(8)包括控制室(81)、电池(82)、内置天线(85)、充电口(86)、单片机(87),所述控制室(81)位于所述底座(7)的底部,所述控制室(8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所述电池(82)、所述内置天线(85)和所述单片机(87),所述控制室(81)的侧面安装有所述充电口(86),所述内置天线(85)与外部控制端无线连接,所述电池(82)与所述充电口(86)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87)分别与所述电池(82)、内置天线(85)、所述无人机机体(1)、所述无人机飞行翼(5)和所述全站仪(9)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总成(3)包括碰撞传感器(31)、椭圆防护环(32)、连接杆(33)、底环(34)、内环(35)、顶环(36),所述顶环(36)位于所述机翼保护总成(2)的上方,所述顶环(36)的下侧分别与四个所述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