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折返式平行同轴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15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紧凑折返式平行同轴光源,包括前组镜、中组镜、后组光源,所述的前组镜由前组镜筒、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构成,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安装在前组镜筒内,所述的中组镜由转折盖、平面反射镜构成,转折盖的一端与前组镜筒呈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折返式平行同轴光源


[0001]本技术涉及视觉光源
,尤其是涉及一种紧凑折返式平行同轴光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工业生产现场,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智能化生产系统完成生产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机器视觉检测作为智能化生产系统的重要环节,视觉光源在智能化生产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追求高效率高质量的检测需求的企业来说,传统的视觉光源存在照度不均匀、不稳定等问题,无法满足企业高精度的检测需求,同轴光源相比于传统的视觉光源能够提供更加均匀的照明,因此同轴光源备受高精度检测需求企业的青睐,对于一些生产现场安装空间有限的环境,传统的同轴光源存在体积大、安装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满足更多的生产环境需求,本技术提出一种紧凑折返式平行同轴光源,该光源结构设计紧凑,大大缩短了视觉系统的整体长度,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检测场合,同时光源出射光线为平行光,照度均匀,能够消除漫反射导致的物体边缘不清晰的问题,配合远心镜头能够完成高精度测量,拓宽了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应用领域。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组镜、中组镜、后组光源,所述的前组镜与中组镜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后组光源与中组镜的另一端连接,前组镜、后组光源分别与中组镜呈45
°
夹角安装,前组镜与后组光源在空间位置相互垂直;
[0005]所述的前组镜由前组镜筒、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构成,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安装在前组镜筒内;
[0006]所述的中组镜由转折盖、平面反射镜构成,转折盖的一端与前组镜筒呈45
°
夹角相连接,平面反射镜紧贴转折盖安装;
[0007]所述的后组光源由后组镜筒、柔光板、LED灯固定筒、LED灯、LED灯散热筒构成,后组镜筒与转折板的另一端连接,柔光板固定安装在后组镜筒内,LED 灯固定筒安装在柔光板右侧,LED灯固定在LED灯固定筒上,LED灯散热筒安装在LED灯固定筒右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透镜为凸凹结构,第二透镜为平凸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透镜材料为H

K9L玻璃,所述的第二透镜材料为H

K9L 玻璃。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透镜的通光孔径为Φ210(

0.12,

0.05)mm,中心厚度为28.3
±
0.05mm,所述的第二透镜的通光孔径为Φ250(

0.12,

0.05) mm,中心厚度为28
±
0.05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LED灯颜色为白色或者红色、绿色、蓝色。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平面反射镜是使用H

K9L玻璃材料并且镀有反光膜的棱镜,通光孔径为199
×
139.5(

0.1,0)mm,中心厚度为5
±
0.05m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一种紧凑折返式平行同轴光源,包括前组镜、中组镜、后组光源,前组镜、后组光源分别与中组镜呈45
°
夹角安装,后组光源中的LED灯发出的光在中组镜的平面反射镜上发生反射后通过前组镜照射被检测物,该光源设计紧凑,体积小,大大缩短了视觉系统的整体长度,能够适应不同的智能制造生产现场环境,满足更多的企业需求,同时后组光源的LED灯在经过中组镜、前组镜后的出射光为平行光,消除了漫反射导致的物体边缘不清晰的问题,光源照度均匀,配合远心镜头能够完成高精度测量,拓宽了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紧凑折返式平行同轴光源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紧凑折返式平行同轴光源光学系统光路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紧凑折返式平行同轴光源照度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00

前组镜,110

前组镜筒,120

第一透镜,130

第二透镜,200

中组镜, 210

转折盖,220

平面反射镜,300

后组光源,310

后组镜筒,320

柔光板, 330

LED灯固定筒,340

LED灯,350

LED灯散热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的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2]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如图1~3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紧凑折返式平行同轴光源,包含:前组镜100、中组镜200、后组光源300。
[0024]如图1所示,所述的前组镜100与中组镜200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后组光源300与中组镜200的另一端连接,前组镜100、后组光源300分别与中组镜 200呈45
°
夹角安装,前组镜100与后组光源300在空间位置相互垂直。
[0025]在本技术当中,所述的后组光源300发出的光在中组镜200上发生反射后通过前组镜100照射被检测物,这种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大大缩短了视觉系统的整体长度,能够适应不同的智能制造生产现场环境,满足更多的企业需求。
[0026]在本技术当中,如图2所示,后组光源300在经过中组镜200和前组镜100之后以平行光照射被检测物,能够消除漫反射导致的物体边缘不清晰的问题,配合机器视觉系统使得拍摄到的被检测物图像信息精度更高。
[0027]如图1所示,所述的前组镜100由前组镜筒110、第一透镜120、第二透镜 130构成,第一透镜120、第二透镜130安装在前组镜筒110内。
[0028]如图1所示,所述的中组镜200由转折盖210、平面反射镜220构成,转折盖210的一端与前组镜筒110呈45
°
夹角相连接,平面反射镜220紧贴转折盖 210安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折返式平行同轴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组镜(100)、中组镜(200)、后组光源(300),所述的前组镜(100)与中组镜(200)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后组光源(300)与中组镜(200)的另一端连接,前组镜(100)、后组光源(300)分别与中组镜(200)呈45
°
夹角安装,前组镜(100)与后组光源(300)在空间位置相互垂直;所述的前组镜(100)由前组镜筒(110)、第一透镜(120)、第二透镜(130)构成,第一透镜(120)、第二透镜(130)安装在前组镜筒(110)内;所述的中组镜(200)由转折盖(210)、平面反射镜(220)构成,转折盖(210)的一端与前组镜筒(110)呈45
°
夹角相连接,平面反射镜(220)紧贴转折盖(210)安装;所述的后组光源(300)由后组镜筒(310)、柔光板(320)、LED灯固定筒(330)、LED灯(340)、LED灯散热筒(350)构成,后组镜筒(310)与转折盖(210)的另一端连接,柔光板(320)固定安装在后组镜筒(310)内,LED灯固定筒(330)安装在柔光板(320)右侧,LED灯(340)固定在LED灯固定筒(330)上,LED灯散热筒(350)安装在LED灯固定筒(330)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折返式平行同轴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婷黄志明郭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远心光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