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皱蚕丝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15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13
本申请涉及床上用品的领域,具体为一种抗皱蚕丝被,旨在解决蚕丝被容易产生褶皱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其包括内胎和被套,内胎位于被套内,被套包括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和弹性层,弹性层位于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之间,弹性层由氨纶材质的纤维线织成,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具有很强的韧性,可以改善蚕丝被的褶皱。的褶皱。的褶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皱蚕丝被


[0001]本申请涉及床上用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皱蚕丝被。

技术介绍

[0002]蚕丝被即以蚕丝为填充物的被子。
[0003]公告号为CN20174335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蚕丝被,包括内胎和被套,其中内胎包括胎套和胎套内的桑蚕丝,胎套是由薄型真丝面料和常规真丝面料相拼制成的胎套,所述常规真丝面料位于包边区域。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被套为真丝面料,比较柔软,容易产生褶皱,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蚕丝被被套容易产生褶皱这一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皱蚕丝被。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皱蚕丝被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抗皱蚕丝被,包括被套和内胎,所述内胎位于被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套包括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位于第一支撑层与第二支撑层之间。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被套设为三层,一方面,使蚕丝被更加保暖;另一方面,在里面添加弹性层,弹性层由氨纶材质的纤维线织成,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具有很强的韧性,可以改善蚕丝被的褶皱。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层内侧靠近四顶角处设有母扣,所述内胎靠近四顶角处设有子扣,所述子扣嵌于母扣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胎放于被套内后,将子扣嵌于母扣内,可提高内胎与被套之间的稳定性。
[0011]可选的,所述被套外表面靠近顶角处开设有操作口。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将手从操作口伸进去,将子扣嵌于母扣内,方便使用者操作。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层外表面设有密封布,所述密封布位于操作口上方,所述密封布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层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布的另一端设有钩带,所述第一支撑层外表面设有绒带,所述绒带与钩带相贴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需要对子扣和母扣进行操作时,将绒带与钩带分离,掀开密封布,露出操作口,即可对子扣和母扣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将手抽离操作口,合上密封布,再将绒带与钩带贴合,减少内胎与外界接触,防止被弄脏。
[0015]可选的,所述被套的一侧开设有进出口。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内胎的取出和放入。需要清洗被套时,将内胎从进出口取出;清洗结束后,将内胎从进出口放入,套上被套。
[0017]可选的,所述进出口内壁设有拉链。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胎放入被套后,拉上拉链,可减少内胎与外界接触,防止被弄脏。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层内侧设有防护布,所述防护布的一侧与第二支撑层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布位于拉链与内胎之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避免拉拉链时,内胎不慎被扯进拉链,从而避免内胎被损坏,延长内胎的使用寿命。
[0021]可选的,所述内胎靠近拉链处设有提拉把手。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出内胎时,可拉住提拉把手向外拉取,方便使用者取出内胎。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将被套设为三层,一方面,使蚕丝被更加保暖;另一方面,在里面添加弹性层,弹性层由氨纶材质的纤维线织成,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具有很强的韧性,可以改善蚕丝被的褶皱。
[0025]2.在被套内侧靠近四个顶角处设置母扣,在内胎靠近四个顶角处设置子扣,可在内胎放于被套内后,将子扣嵌于母扣内,可提高内胎与被套之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施例中蚕丝被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8]图3是本实施例中提拉把手与防护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被套;11、第一支撑层;111、绒带; 12、第二支撑层; 121、母扣;122、防护布;13、操作口;14、进出口;141、拉链;15、弹性层;2、内胎;21、子扣;22、提拉把手;3、密封布;31、钩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抗皱蚕丝被。参照图1,其包括被套1和内胎2,内胎2位于被套1内。
[0032]参照图2,被套1包括第一支撑层11、第二支撑层12和弹性层15,弹性层15位于第一层支撑层11与第二层支撑层12之间。第一支撑层11与第二支撑层12为涤纶布料,弹性层15为氨纶材质的纤维线织成。涤纶布料为一种合成面料,弹性好,不易产生褶皱;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具有很强的韧性,可以改善蚕丝被的褶皱。
[0033]参照图2,第一支撑层11外表面设有密封布3,密封布3的一端通过针织的方式与第一支撑层11固定连接,密封布3的另一端通过针织的方式固定连接有钩带31,第一支撑层11外表面通过针织的方式固定连接有绒带111,绒带111与钩带31相贴合,提高了密封布3的稳定性。
[0034]参照图2,被套1外表面靠近顶角处开设有操作口13,操作孔位于密封布3下方。第二支撑层12内侧通过针织的方式固定连接有母扣 121,内胎2靠近四顶角处通过针织的方式固定连接有与之相对应的子扣21,子扣21嵌于母扣 121内,可提高内胎2与被套1的稳定
性。
[0035]参照图3,被套1的一侧开设有进出口14,进出口14内壁缝制有拉链141,拉链141与内胎2之间设有防护布122,防护布122的一侧通过针织的方式与第二支撑层12内壁固定相连,可防止拉拉链时将内胎扯进拉链中,使得内胎损坏。内胎2侧面通过针织的方式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22,提拉把手22位于内胎2与防护布122之间,可方便将内胎2取出。
[0036]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抗皱蚕丝被的实施原理如下:
[0037]被套1由涤纶面料与氨纶面料制成,第一支撑层11与第二支撑层12为涤纶面料,涤纶面料为一种合成面料,弹性好,不易产生褶皱;弹性层15为氨纶面料,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具有很强的韧性,可以改善蚕丝被的褶皱。
[0038]拉开拉链141,将内胎2放入被套1中 ,并整理平整,再拉上拉链141。将绒带111与钩带31分离,从而打开密封布3,露出操作口13,将手伸入操作口13,把子扣21嵌于母扣 121内;完成后,将手抽离操作孔,合上密封布3,最后将绒带111与钩带31相贴合,可提高内胎2与被套1的稳定性,防止内胎2在被套1内篡位。
[0039]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皱蚕丝被,包括被套(1)和内胎(2),所述内胎(2)位于被套(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套(1)包括第一支撑层(11)、第二支撑层(12)和弹性层(15),所述弹性层(15)位于第一支撑层(11)与第二支撑层(12)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层(12)内侧靠近四顶角处设有母扣( 121),所述内胎(2)靠近四顶角处设有子扣(21),所述子扣(21)嵌于母扣( 12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套(1)外表面靠近顶角处开设有操作口(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皱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层(11)外表面设有密封布(3),所述密封布(3)位于操作口(13)上方,所述密封布(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国群
申请(专利权)人:凯盛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