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08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属于餐具加工技术领域。该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包括搅拌箱组件和循环预热组件。所述搅拌箱组件包括基座、罐体、进料斗、搅拌器和出料管,所述罐体下部的罐壁内开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靠近所述罐体内壁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循环预热组件包括热气回流管、抽风机、热交换箱、螺旋散热管和热风机,所述热交换箱顶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螺旋散热管固设于所述热交换箱内,所述热风机输入端通过连接管连通于所述热交换箱底部,所述热风机输出端通过热风管连通于所述加热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过剩的热气进行高效地回收循环利用,降低了能耗,有利于节能环保。有利于节能环保。有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餐具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餐具指用餐时直接接触食物的非可食性工具,用于辅助食物分发或摄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餐具包括成套的,有金属器具、陶瓷餐具、茶具酒器、玻璃器皿、纸制器具、塑料器具以及五花八门、用途各异的各种容器类工具和手持用具等,金属餐具在加工时,需要借助对应的预热装置来对所需的加工原料进行预热,加快后期原料熔融的速率。
[0003]现有的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对于加工原料的预热难以达到均匀性,导致原料的预热效果差,且过剩的热气直接排放,无法进行高效地回收利用,造成能源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对原料预热不均匀,以及过剩的热气无法进行高效地回收利用,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包括搅拌箱组件和循环预热组件。
[0007]所述搅拌箱组件包括基座、罐体、进料斗、搅拌器和出料管,所述罐体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顶部,所述罐体下部的罐壁内开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靠近所述罐体内壁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进料斗连通于所述罐体一侧顶部,所述出料管连通于所述罐体底端,所述搅拌器安装于所述罐体顶部,且所述搅拌器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罐体内。
[0008]所述循环预热组件包括热气回流管、抽风机、热交换箱、螺旋散热管和热风机,所述热交换箱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远离所述进料斗的一侧,且所述热交换箱顶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螺旋散热管固设于所述热交换箱内,所述热气回流管一端连通于所述罐体顶部,所述热气回流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螺旋散热管延伸出所述热交换箱顶部的一端,所述抽风机安装于所述热气回流管上,所述螺旋散热管底端延伸出所述热交换箱侧壁底部,所述热风机输入端通过连接管连通于所述热交换箱底部,所述热风机输出端通过热风管连通于所述加热腔。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散热管底端连通有排气管,靠近所述排气管底端的侧壁上设有净化器,所述排气管底端设有冷凝接头。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接头正下方的所述基座上设有接液桶,所述接液桶顶部设有排液漏斗,所述冷凝接头插入所述排液漏斗内。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器包括伺服电机、搅拌轴和第一搅拌叶,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罐体顶部,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贯穿所述罐体顶壁延伸至内部,
所述搅拌轴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轴端,所述第一搅拌叶均匀间隔设置若干组,且所述第一搅拌叶均套设在所述搅拌轴上。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倾斜连杆,所述倾斜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贴合于所述罐体内底壁的刮板。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热气回流管与所述罐体顶部之间设置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与所述罐体顶部连通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进风口安装于防尘网。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延伸入所述热交换箱的顶端连接有呈喇叭口状的吸气罩,所述热风机通过固定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外侧。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柱和固定环套,所述支撑柱均匀设置若干根,且所述支撑柱均固定在所述基座顶部,所述固定环套固定在若干根所述支撑柱顶端,所述所述罐体卡接固定在所述固定环套内。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斗底端通过进料管连通于所述罐体,所述进料斗顶部铰接有盖板。
[001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正下方的所述基座上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滑动插接有收集抽屉。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使用时,加工原料通过进料斗进入罐体内,通过搅拌器对堆积罐体内的原料进行充分地搅拌混合,同时启动热风机,通过连接管抽取外界空气经进风口进人热交换箱内,经热风机加热后通过热风管输送至进入加热腔内,热气经通气孔流出对被搅拌器不断搅拌混合后的原料进行充分地预热,再启动抽风机,将过剩的热气抽取进入热气回流管输送至螺旋散热管内,热风机经进风口抽取进人热交换箱内的外界空气利用螺旋散热管散发的热量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过剩的热气进行高效地回收循环利用,降低能耗,有利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搅拌箱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循环预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热交换箱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

搅拌箱组件;110

基座;120

罐体;121

加热腔;122

通气孔;130

进料斗;131

进料管;140

搅拌器;141

伺服电机;142

搅拌轴;143

第一搅拌叶;144

倾斜连杆;145

刮板;150

出料管;160

收集箱;170

支撑架;171

支撑柱;172

固定环套;20

循环预热组件;210

热气回流管;211

集气罩;220

抽风机;230

热交换箱;231

进风口;240

螺旋散热管;241

排气管;242

净化器;243

冷凝接头;250

热风机;251

固定架;260

连接管;270

热风管;280

接液桶;281

排液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箱组件(10),所述搅拌箱组件(10)包括基座(110)、罐体(120)、进料斗(130)、搅拌器(140)和出料管(150),所述罐体(120)通过支撑架(170)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110)顶部,所述罐体(120)下部的罐壁内开设有加热腔(121),所述加热腔(121)靠近所述罐体(120)内壁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通气孔(122),所述进料斗(130)连通于所述罐体(120)一侧顶部,所述出料管(150)连通于所述罐体(120)底端,所述搅拌器(140)安装于所述罐体(120)顶部,且所述搅拌器(140)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罐体(120)内;循环预热组件(20),所述循环预热组件(20)包括热气回流管(210)、抽风机(220)、热交换箱(230)、螺旋散热管(240)和热风机(250),所述热交换箱(230)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120)远离所述进料斗(130)的一侧,且所述热交换箱(230)顶部开设有进风口(231),所述螺旋散热管(240)固设于所述热交换箱(230)内,所述热气回流管(210)一端连通于所述罐体(120)顶部,所述热气回流管(210)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螺旋散热管(240)延伸出所述热交换箱(230)顶部的一端,所述抽风机(220)安装于所述热气回流管(210)上,所述螺旋散热管(240)底端延伸出所述热交换箱(230)侧壁底部,所述热风机(250)输入端通过连接管(260)连通于所述热交换箱(230)底部,所述热风机(250)输出端通过热风管(270)连通于所述加热腔(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散热管(240)底端连通有排气管(241),靠近所述排气管(241)底端的侧壁上设有净化器(242),所述排气管(241)底端设有冷凝接头(2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餐具用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接头(243)正下方的所述基座(110)上设有接液桶(280),所述接液桶(280)顶部设有排液漏斗(281),所述冷凝接头(243)插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生刘长安吕俊长杜金兰徐卫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景瑞达餐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