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式磁吸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908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卡扣式磁吸连接器,其包括相互配合对插固定在一起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前端具有对插凸部,对插凸部前端两侧均设有弹性卡扣,且对插凸部后端外围设有第一磁铁;插座前端具有对插凹槽,对插凹槽两侧内壁均设有与弹性卡扣适配的卡槽,且插座于对插凹槽外围设有与第一磁铁吸附固定的第二磁铁;该插头与插座对插后,插头前端的对插凸部插入插座的对插凹槽中,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对应以吸附定位,且弹性卡扣与卡槽卡合定位,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重定位,有效增强产品使用寿命及性能稳定性;即使在长期使用后,该第一、第二磁铁的磁性产生退化而导致吸附能力不足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通过弹性卡扣与卡槽卡合定位,以保证产品正常使用。品正常使用。品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扣式磁吸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产品
,特指一种卡扣式磁吸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是一个连接桥梁,其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
[0003]POGO PIN磁吸连接器一般都是采用磁吸,即在插头和插座上均设置磁铁,通过磁铁吸附固定的方式将插头和插座稳定连接在一起,达到快速对接的目的,并且可使POGO PIN精准定位,使用起来极为方便。但是在长期使用后,该磁铁磁性会产生退化,当磁铁高斯值不够或磁铁生锈时,导致磁铁吸附能力不足,从而影响产品使用或导致产品报废处理。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卡扣式磁吸连接器。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卡扣式磁吸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对插固定在一起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前端具有对插凸部,该对插凸部前端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卡扣,且该对插凸部后端外围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插座前端具有对插凹槽,该对插凹槽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与弹性卡扣适配的卡槽,且该插座于对插凹槽外围设置有与第一磁铁吸附固定的第二磁铁;该插头与插座对插后,该插头前端的对插凸部插入插座的对插凹槽中,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对应以吸附定位,且该弹性卡扣与卡槽卡合定位。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头包括有塑胶座、设置于塑胶座后端的第一PCB板、若干穿设于塑胶座中并与第一PCB板电性连接的弹簧顶针和固定于该塑胶座外围的第一金属壳及一体成型于该第一PCB板和第一金属壳外围的塑胶外套,该第一金属壳端部伸出于该塑胶外套前端面外以作为所述的对插凸部;所述第一磁铁套设于该第一金属壳外围,并被塑胶外套包覆;所述弹性卡扣设置于塑胶座两侧,且该弹性卡扣的前端伸入第一金属壳中,且该弹性卡扣前端的钩部由内向外穿过该第一金属壳侧面的孔位,并伸出于该第一金属壳侧面外。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卡扣后端固定于第一PCB板上,且该弹性卡扣穿过塑胶座侧面设置的活动槽,以伸入第一金属壳中。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壳前端伸出于该塑胶座前端外,以致该第一金属壳前端与该塑胶座前端之间形成对接槽,所述弹簧顶针前端显露于该对接槽中。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胶座外围设置有槽体,所述第一金属壳固定包覆于该槽体中。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座包括有绝缘座、若干穿设于绝缘座中并与
第二PCB板电性连接的金属针和固定于该绝缘座外围的第二金属壳、固定于第二金属壳后端的第二PCB板以及套设于该第二金属壳前端外围的所述的第二磁铁,该第二金属壳前端与绝缘座前端之间形成有所述的对插凹槽,该金属针端部显露于该对插凹槽中,且该第二金属壳前端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卡槽。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座前端成型有与插头前端设置的对接槽适配的凸座,所述金属针前端显露于该凸座前端面。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金属壳后端成型有阶梯槽,所述绝缘座卡嵌安装于该阶梯槽中,且该第二金属壳后端填充胶水以形成胶水层,并由胶水层封装于第二金属壳中,且金属针后端伸出于该胶水层外。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阶梯槽两侧设置有条形孔;所述绝缘座前端两侧均成型有定位凸条,该定位凸条卡嵌定位于该条形孔中。
[00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金属壳后端两侧均成型有定位柱,所述第二PCB板两侧设置有定位孔,该定位柱卡嵌固定于定位孔中。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插头和插座在对插后,该插头前端的对插凸部插入插座的对插凹槽中,且插头中的第一磁铁与插座中的第二磁铁对应以吸附定位,形成第一重定位;且该插头中的弹性卡扣与插座内的卡槽卡合定位,形成第二重定位,以此保证插头和插座稳定插装在一起,并形成稳定的电性连接,有效增强产品使用寿命及性能稳定性;即使在长期使用后,该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磁性产生退化而导致吸附能力不足时,本技术还可通过弹性卡扣与卡槽卡合定位,以保证产品正常使用,防止出现在数据传输时出现断讯状态,进一步保证了产品使用寿命及性能稳定性,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插头的立体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插头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插头的内部结构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中插头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中插头的剖视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中插座的立体图;
[0024]图8是本技术中插座的剖视图;
[0025]图9是本技术中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中插座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0027]图11是本技术中第二金属壳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9]见图1

11所示,为一种卡扣式磁吸连接器,其包括相互配合对插固定在一起的插头1和插座2,所述插头1前端具有对插凸部101,该对插凸部101前端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卡扣
102,且该对插凸部101后端外围设置有第一磁铁103;所述插座2前端具有对插凹槽201,该对插凹槽201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与弹性卡扣102适配的卡槽202,且该插座2于对插凹槽201外围设置有与第一磁铁103吸附固定的第二磁铁203;该插头1与插座2对插后,该插头1前端的对插凸部101插入插座2的对插凹槽201中,且第一磁铁103与第二磁铁203对应以吸附定位,且该弹性卡扣102与卡槽202卡合定位。本技术中的插头1和插座2在对插后,该插头1前端的对插凸部101插入插座2的对插凹槽201中,且插头1中的第一磁铁103与插座2中的第二磁铁203对应以吸附定位,形成第一重定位;且该插头1中的弹性卡扣102与插座2内的卡槽202卡合定位,形成第二重定位,以此保证插头1和插座2稳定插装在一起,并形成稳定的电性连接,有效增强产品使用寿命及性能稳定性;即使在长期使用后,该第一磁铁103与第二磁铁203的磁性产生退化而导致吸附能力不足时,本技术还可通过弹性卡扣102与卡槽202卡合定位,以保证产品正常使用,防止出现在数据传输时出现断讯状态,进一步保证了产品使用寿命及性能稳定性,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0030]当需要非常用力拉插头1,插头1上的弹性卡扣102才会脱离插座2内的卡槽202。
[0031]所述插头1包括有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卡扣式磁吸连接器,其包括相互配合对插固定在一起的插头(1)和插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前端具有对插凸部(101),该对插凸部(101)前端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卡扣(102),且该对插凸部(101)后端外围设置有第一磁铁(103);所述插座(2)前端具有对插凹槽(201),该对插凹槽(201)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与弹性卡扣(102)适配的卡槽(202),且该插座(2)于对插凹槽(201)外围设置有与第一磁铁(103)吸附固定的第二磁铁(203);该插头(1)与插座(2)对插后,该插头(1)前端的对插凸部(101)插入插座(2)的对插凹槽(201)中,且第一磁铁(103)与第二磁铁(203)对应以吸附定位,且该弹性卡扣(102)与卡槽(202)卡合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磁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包括有塑胶座(11)、设置于塑胶座(11)后端的第一PCB板(12)、若干穿设于塑胶座(11)中并与第一PCB板(12)电性连接的弹簧顶针(13)和固定于该塑胶座(11)外围的第一金属壳(14)及一体成型于该第一PCB板(12)和第一金属壳(14)外围的塑胶外套(15),该第一金属壳(14)端部伸出于该塑胶外套(15)前端面外以作为所述的对插凸部(101);所述第一磁铁(103)套设于该第一金属壳(14)外围,并被塑胶外套(15)包覆;所述弹性卡扣(102)设置于塑胶座(11)两侧,且该弹性卡扣(102)的前端伸入第一金属壳(14)中,且该弹性卡扣(102)前端的钩部(100)由内向外穿过该第一金属壳(14)侧面的孔位(141),并伸出于该第一金属壳(14)侧面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式磁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102)后端固定于第一PCB板(12)上,且该弹性卡扣(102)穿过塑胶座(11)侧面设置的活动槽(111),以伸入第一金属壳(14)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式磁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壳(14)前端伸出于该塑胶座(11)前端外,以致该第一金属壳(14)前端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洋李智洋吴斗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