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油管路及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68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油管路及减速机,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所述回油管路包括:回油盒及油箱;所述回油盒包括:箱体、隔板及排污机构;所述箱体的进油口与所述减速机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箱体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的进油口连通;所述隔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底部,且将所述箱体分隔为沉淀腔及清洁腔,所述沉淀腔与所述清洁腔连通;所述排污机构与所述沉淀腔及清洁腔连通;所述油箱内固定设置有磁栅。本申请回油管路及减速机可以保证进入油箱的稀油的清洁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油管路及减速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特别涉及一种回油管路及减速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减速机组装置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已经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冶金轧钢行业,各轧机减速机组的广泛采用,大大降低了电机负荷的同时,也获得非常大的输出扭矩和精确转速,保持了良好的动力传递;而为了保证减速机组装置的正常工作,一般大型减速机组都设置了稀油润滑系统为其润滑,降低各摩擦副及轴承的磨损,延长减速机齿轮、轴承的使用寿命。
[0003]由于减速机组稀油润滑系统,各摩擦副及轴承运转时产生的金属杂质,会随着润滑油回油分支管路流经回油总管进入油箱的磁栅装置吸附过滤。但由于靠自重回流过程中润滑油液处于一定的紊流状态,金属杂质有一部分无法被油箱中的磁栅装置吸附过滤,继续混在油液中造成油液污染,使得油箱清理的周期缩短,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回油管路及减速机,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减速机组稀油润滑系统中,金属杂质有一部分无法被油箱中的磁栅装置吸附过滤,继续混在油液中造成油液污染,使得油箱清理的周期缩短,增加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油管路,与减速机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回油管路包括:回油盒及油箱;所述回油盒包括:箱体、隔板及排污机构;所述箱体的进油口与所述减速机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箱体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的进油口连通;所述隔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底部,且将所述箱体分隔为沉淀腔及清洁腔,所述沉淀腔与所述清洁腔连通;所述排污机构与所述沉淀腔及清洁腔连通;所述油箱内固定设置有磁栅。
[0006]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进油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减速机的出油口的高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出油口的高度小于所述箱体的进油口的高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出油口的高度大于所述油箱的进油口的高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箱体的高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盒还包括:挡流板;所述挡流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流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箱体内的底部有间隙。
[0011]进一步地,所述挡流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挡流板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箱体的进油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进油口通过第一管与所述减速机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箱体的出油口通过第二管与所述油箱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上均设置有阀。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排污机构包括:排污管、排污阀及废油盒;所述排污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沉淀腔及清洁腔连通,所述排污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废油盒连通;所述排污阀设置在所述排污管上。
[00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减速机,包括所述的回油管路。
[001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6]由于箱体的进油口与减速机的出油口连通,箱体的出油口与油箱的进油口连通,隔板固定设置在箱体内的底部,且将箱体分隔为沉淀腔及清洁腔,沉淀腔与清洁腔连通,所以,减速机的稀油进入沉淀腔内,使减速机组运转时产生的金属杂质首先充分沉淀在箱体内,然后由清洁腔进入油箱,由于排污机构与沉淀腔及清洁腔连通,所以,排污机构能够定期清理或者排出箱体内的杂质,由于油箱内固定设置有磁栅,所以,通过磁栅再次对稀油内的金属杂质进行吸附,可以保证进入油箱的稀油的清洁度,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减速机组各摩擦副及轴承运转时产生的金属杂质,随着稀油回到油箱造成油液污染,致使循环系统频繁更换滤芯或者定期清理油箱。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回油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回油管路的油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见图1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油管路,与减速机3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回油管路包括:回油盒1及油箱2。
[0020]回油盒1包括:箱体1

1、隔板1

2及排污机构1

3。
[0021]箱体1

1的进油口与减速机3的出油口连通,箱体1

1的出油口与油箱2的进油口连通。
[0022]隔板1

2固定设置在箱体1

1内的底部,且将箱体1

1分隔为沉淀腔 1

4及清洁腔1

5,沉淀腔1

4与清洁腔1

5连通。
[0023]排污机构1

3与沉淀腔1

4及清洁腔1

5连通。
[0024]油箱2内固定设置有磁栅。
[0025]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箱体1

1的进油口与减速机3的出油口连通,箱体1

1的出油口与油箱2的进油口连通,隔板1

2固定设置在箱体1

1 内的底部,且将箱体1

1分隔为沉淀腔1

4及清洁腔1

5,沉淀腔1

4与清洁腔1

5连通,所以,减速机的稀油进入沉淀腔1

4内,使减速机组运转时产生的金属杂质首先充分沉淀在箱体1

1内,然后由清洁腔1

5进入油箱2,由于排污机构1

3与沉淀腔1

4及清洁腔1

5连通,所以,排污机构1

3能够定期清理或者排出箱体1

1内的杂质,由于油箱2内固定设置有磁栅,所以,通过磁栅再次对稀油内的金属杂质进行吸附,可以保证进入油箱的稀油的清洁度,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减速机组各摩擦副及轴承运转时产生的金属杂质,随着稀油回到油箱造成油液污染,致使循环系统频繁更换滤芯或者定期清理油箱。
[0026]其中,沉淀腔1

4向箱体1

1的出油口方向倾斜,便于金属杂质的沉淀。
[0027]具体地,箱体1

1的进油口的高度小于减速机3的出油口的高度,保证减速机3内的稀油可以依靠自重进入箱体1

1内。
[0028]箱体1

1的出油口的高度小于箱体1

1的进油口的高度,保证箱体1

1 内的稀油可以依靠自重进入油箱2内。
[0029]箱体1

1的出油口的高度大于油箱2的进油口的高度,保证箱体1

1 内的稀油可以依靠自重进入油箱2内。
[0030]隔板1

2的长度小于箱体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油管路,与减速机的出油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路包括:回油盒及油箱;所述回油盒包括:箱体、隔板及排污机构;所述箱体的进油口与所述减速机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箱体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的进油口连通;所述隔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底部,且将所述箱体分隔为沉淀腔及清洁腔,所述沉淀腔与所述清洁腔连通;所述排污机构与所述沉淀腔及清洁腔连通;所述油箱内固定设置有磁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进油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减速机的出油口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出油口的高度小于所述箱体的进油口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出油口的高度大于所述油箱的进油口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箱体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小龙王海楠陈光伊成志王恩光张卫强赵志波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