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施工缝碳纤维网拦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865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9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施工缝碳纤维网拦截系统,由碳纤维复合网、碳纤维捆绑带和液体收集管组成;所述碳纤维复合网由碳纤维网格布和碳纤维网格板组成;所述碳纤维复合网安装在承重梁钢筋框架的钢筋上,所述钢筋直接穿越所述碳纤维复合网的网眼,并通过所述碳纤维捆绑带固定;所述碳纤维网格布粘贴在所述碳纤维网格板表面,所述碳纤维网格布的网眼小于所述碳纤维网格板的网眼;所述碳纤维网格板的网格孔向下倾斜;所述碳纤维网格板表面的网格孔小于内侧面的网格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用拆除拦截网反倒对薄弱环节进行了加强,起到了弥补受力损失的积极效果,同时也可以将混凝土灌注液中的液体收集排除掉。以将混凝土灌注液中的液体收集排除掉。以将混凝土灌注液中的液体收集排除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施工缝碳纤维网拦截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施工的拦截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凝土施工缝碳纤维网拦截系统,属于混凝土施工的拦截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项目都需要分层分段组织混凝土浇筑流水作业施工,或者存在不同强度混凝土交接而结构连续整体设计的情况,如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核心区与梁板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能存在不同等级混凝土的情形,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区域,一般均需要设置施工缝。
[0003]为了拦截施工缝先浇筑施工段混凝土使之不外流,目前市场上拦截混凝土主要采用快易收口网、钢板网或者木工梳子板等做法,但是往往会形成新旧混凝土接茬处不密实、锈蚀夹杂,或者混凝土胶浆外流到另一侧无法正常清理的情况的工艺缺陷,甚至造成受理不合理,观感质量差等质量通病,并且混凝土施工缝剔凿清理费工费时,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改善因施工工艺留置施工缝而产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同强度(或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质量,优化施工缝拦截处理措施,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混凝土施工缝碳纤维网拦截系统,应用在框架结构框架梁与柱顶核心区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构件剪力较大位置的斜面施工缝位置时,不用拆除拦截网反倒对薄弱环节进行了加强,起到了弥补受力损失的积极效果,同时也可以将混凝土灌注液中的液体收集排除掉。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混凝土施工缝碳纤维网拦截系统,由碳纤维复合网、碳纤维捆绑带、液体收集管和胶浆泵;所述碳纤维复合网由碳纤维网格布和碳纤维网格板组成;所述碳纤维复合网安装在承重梁钢筋框架的钢筋上,所述钢筋直接穿越所述碳纤维复合网的网眼,并通过所述碳纤维捆绑带固定;所述碳纤维网格布粘贴在所述碳纤维网格板表面,所述碳纤维网格布的网眼小于所述碳纤维网格板的网眼;所述碳纤维网格板的网格孔向下倾斜,用于将混凝土灌注液的液体向下流出;所述碳纤维网格板表面的网格孔小于内侧面的网格孔,目的是防止浇灌混凝土时,混凝土通过网格外流;所述碳纤维网格板内侧面等距安装若干向下倾斜的横边条,用于将混凝土灌注液中的水份向下流;所述碳纤维捆绑带用于固定所述碳纤维复合网,所述碳纤维捆绑带一端设有固定卡口,所述固定卡口内壁等距设有若干卡条,用于固定所述碳纤维捆绑带;所述固定卡口外壁一体化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两侧等距设有三角形卡齿,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卡口内壁的所述卡条;使用时,将绑带穿过所述固定卡口后固定。
[0007]所述液体收集管安装在混凝土木质固定板上,用于收集混凝土灌注后所产生的液体;所述液体收集管为U型管,上端两个管口安装在混凝土木质固定板下部预设的对称圆孔
上,所述上端两个管口边缘设有圆形固定壁,所述固定壁上面等距设有4个螺孔,通过螺丝固定在木质固定板上;所述上端两个管口安装在混凝土木质固定板后,其中一个管口上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一端连接在胶浆泵上,用于将液体抽出,所述胶浆泵通常会放置在施工作业楼层的上一个楼层中。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应用在框架结构框架梁与柱顶核心区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构件剪力较大位置的斜面施工缝位置时,不用拆除拦截网反倒对薄弱环节进行了加强,起到了弥补受力损失的积极效果,同时也可以将混凝土灌注液中的液体收集排除掉。由于碳纤维复合网较为柔软,较传统做法易于设置,省工省力,节约工期;施工缝不需要再因为锈蚀等原因形成隔离而再次剔除清理,节约了人工又环保;碳纤维捆绑带的绷紧过程可采用钢筋短料直接穿越网眼再与实体结构配筋采用碳纤维捆绑带绑扎固定,接茬易于做到整齐美观。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混凝土施工缝碳纤维网拦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 为本技术碳纤维复合网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 为本技术碳纤维复合网侧面结构图;
[0013]图4 为本技术碳纤维捆绑带结构示意图;
[0014]图5 为本技术液体收集管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碳纤维复合网,11碳纤维网格板,12碳纤维网格布,13横边条,2碳纤维捆绑带,21固定卡口,22绑带,3液体收集管,31固定壁,32槽体,4钢筋,5木质固定板,6胶浆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

5所示,一种混凝土施工缝碳纤维网拦截系统,由碳纤维复合网1、碳纤维捆绑带2和液体收集管3组成;所述碳纤维复合网1由碳纤维网格布12和碳纤维网格板11组成;所述碳纤维复合网1安装在承重梁钢筋框架的钢筋4上,所述钢筋4直接穿越所述碳纤维复合网1的网眼,并通过所述碳纤维捆绑带2固定;所述碳纤维网格布12粘贴在所述碳纤维网格板11表面,所述碳纤维网格布12的网眼小于所述碳纤维网格板11的网眼;所述碳纤维网格板11的网格孔向下倾斜,用于将混凝土灌注液的液体向下流出;所述碳纤维网格板11表面的网格孔小于内侧面的网格孔,目的是防止浇灌混凝土时,混凝土通过网格外流;所述碳纤维网格板11内侧面等距安装若干向下倾斜的横边条13,用于将混凝土灌注液中的水份向下流;所述碳纤维捆绑带2用于固定所述碳纤维复合网1,所述碳纤维捆绑带2一端设有固定卡口21,所述固定卡口21内壁等距设有若干卡条,用于固定所述碳纤维捆绑带2;所述固定卡口21外壁一体化连接有绑带22,所述绑带22两侧等距设有三角形卡齿,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卡口21内壁的所述卡条;使用时,将绑带22穿过所述固定卡口21后固定。
[0019]所述液体收集管3安装在混凝土木质固定板5上,用于收集混凝土灌注后所产生的
液体;所述液体收集管3为U型管,上端两个管口安装在混凝土木质固定板5下部预设的对称圆孔上,所述上端两个管口边缘设有圆形固定壁31,所述固定壁31上面等距设有4个螺孔,通过螺丝固定在木质固定板5上;所述上端两个管口安装在混凝土木质固定板5后,其中一个管口上安装有软管61,所述软管一端连接在胶浆泵6上,用于将液体抽出,所述胶浆泵6一般会放置在施工作业楼层的上一个楼层中。
[0020]工作流程:
[0021]先将2个碳纤维复合网向内倾斜安装在混凝土钢筋骨架两端,所述混凝土钢筋骨架的钢筋穿过碳纤维复合网网孔,然后通过碳纤维捆绑带将碳纤维复合网固定在混凝土钢筋骨架上,固定后,在混凝土钢筋骨架两端和底部安装木质固定板,位于混凝土钢筋骨架底部的木质固定板上预设有对称的圆孔,将液体收集管安装在对称的圆孔中,所述液体收集管外接胶浆泵;安装后,向混凝土钢筋骨架内浇筑混凝土,浇筑的同时,所述胶浆泵向外抽取混凝土灌注后产生的液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施工缝碳纤维网拦截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碳纤维复合网、碳纤维捆绑带和液体收集管组成;所述碳纤维复合网由碳纤维网格布和碳纤维网格板组成;所述碳纤维复合网安装在承重梁钢筋框架的钢筋上,所述钢筋直接穿越所述碳纤维复合网的网眼,并通过所述碳纤维捆绑带固定;所述碳纤维网格布粘贴在所述碳纤维网格板表面,所述碳纤维网格布的网眼小于所述碳纤维网格板的网眼;所述碳纤维网格板的网格孔向下倾斜;所述碳纤维网格板表面的网格孔小于内侧面的网格孔;所述碳纤维网格板内侧面等距安装若干向下倾斜的横边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施工缝碳纤维网拦截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祥刘佳泽刘伟辉刘建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万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