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功能建筑排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污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功能建筑排污系统,属于排污系统领域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建筑物的卫生间或者地下室常设计专业建筑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排风系统用于将卫生间
、
地下室等建筑物室内的异味
、
湿气或者有毒气体通过排风管道排出,一般室内卫生间还安装强排风机,烟风道出屋面后在风道末端设有自然烟风道出口或者无动力风帽,排放烟或废气;建筑排水系统则是在室内卫生间设置地漏
、
下水管等排水设施,通过地漏管道等卫生洁具
、
地漏等设备将生活污水排放至室外市政污水系统管网处理,两个系统各自独立工作
。
这两个系统中,污水系统如卫生洁具等设备在前端(建筑底部空间)产生了向上的废气,造成“异味”现象,以及下水道噪声污染问题,而排风系统常常因为在吊顶等建筑室内顶部空间强制排放,往往效果一般,并且,电动强排风机的“支路”进入土建水泥砂浆预制烟风道后降低了排放废气的效果,附加产生的“噪声震动”也造成了新的污染
。
在烟风道出屋面的末端,即在屋面烟风道出口,烟风道由于采用自然或无动力风帽的受到自然风向
、
风压等原因,抽排效果并不明显,还有烟风道设置的位置也将决定系统的工作效率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复合功能建筑排污系统,降低了污水排放系统及排风风机噪声污染,改善了臭气污染源与排放系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复合功能建筑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排污管道系统和屋顶排风系统组成;所述排污管线系统包括复合式排污主干管
、
止逆排风支管
、
电伴热带
、
水轮风扇和防爆探测装置;所述复合式排污主干管由外管和内管组成;所述内管用于排水;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外管管内中心位置;所述内管外壁上安装有若干支架,所述支架按层等距分布;每层支架为三个,等距安装在所述内管外壁上;所述内管外壁通过支架与所述外管内壁相连接;所述内管外璧上竖向位置等距安装有排气支管,所述排气支管用于排出所述内管内的气体;所述排气支管的管口向上,防止内管的污水外溢;所述排气支管与内管外壁的安装角度为
10
°‑
89
°
;所述内管上还设有若干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沿着内管竖向等距排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功能建筑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排污主干管为同心圆结构或外方内圆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功能建筑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用于排气,所述外管外壁上设有若干进水口,所述进水口沿着外管外壁竖向等距排列;所述进水口通过排水支管与室内地面上的地漏
、
盥洗台及马桶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用于将外管进水口进入的污水排入内管;所述外管进水口
、
内管出水口和进水管的数量一致;所述外管的外管壁上还设置有若干止逆排风支管;所述止逆排风支管用于连接室内吊顶上的通风口,用于室内换气通风;所述止逆排风支管为
“へ”
型,由前管和后管组成;所述前管用于连接室内吊顶上的通风口;所述前管与后管的连接角度在
90
°‑
270
°
之间;所述后管用于连接外管,所述后管管身方向朝上,与外管的连接角度在
10
°‑
90
°
之间;所述前管外壁缠绕有电伴热带;所述外管外管壁上还内嵌有竖向的管线槽,用于安装线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文洪,张东伟,刘佳泽,杨丹,马文清,陈玉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万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