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终端快速接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50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7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采集终端快速接线座,在底板下端对称设置有两组顶紧单元,顶紧单元包括底板下端的支撑座,支撑座上铰接有第一铰接臂,第一铰接臂的中部铰接有第二铰接臂,第二铰接臂的末端铰接有连接杆,在支撑座上设有限位套筒,连接杆在限位套筒内上下滑动,第一铰接臂通过把手与另一组顶紧单元连接,连接杆末端连接有探针箱,两组顶紧单元的连接杆与探针箱的箱体固定连接,探针箱的前端为放置I型专变采集终端的放置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待检测设备I型专变采集终端放置在底板上的空白放置区,通过推动底板下端把手,使探针箱的多个探针与I型专变采集终端相对应的接线孔一一对应插接代替传统的接线方式,使繁琐的接线简单化。使繁琐的接线简单化。使繁琐的接线简单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集终端快速接线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座,尤其涉及一种采集终端快速接线座。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常采用两种接线方式,一种是采用鳄鱼夹来夹住待检设备的接线端子的螺钉头,这种方式具有夹持不稳、易脱落以及连接不可靠等缺点;另一种是直接用排线与待检设备的接线端子进行连接,将测试产品的电源线端子用螺丝与待检设备相对应接线端子连接固定,需要将每根排线压接到接线端子上,而且后期测试完成后,仍需要再进行拆卸,在进行大批量检测I型专变采集终端时,反复进行安装与拆卸,减少了排线以及螺丝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费时费力。 I型专变采集终端里面接线端子数量很多,若采用以上两种方式,无论是采用鳄鱼夹还是直接接线,显然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集终端快速接线座,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采集终端快速接线座,包括底板,在底板下端对称设置有两组顶紧单元,所述顶紧单元包括设于底板下端的支撑座,支撑座上铰接有第一铰接臂,第一铰接臂的中部铰接有第二铰接臂,第二铰接臂的末端铰接有连接杆,在支撑座上设有限位套筒,连接杆在限位套筒内上下滑动,第一铰接臂末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末端与另一组顶紧单元固定连接,连接杆末端设有探针箱,所述两组顶紧单元的连接杆与探针箱的箱体固定连接,探针箱的前端空白区域为放置I型专变采集终端的放置区,在放置区的两侧设有限位夹板,在放置区前端的底板上设有锁紧机构。
[0005]优选的,所述探针箱包括箱体,在箱体的前端面设有多组探针,每组探针包括多个探针,每个探针与I型专变采集终端相对应的接线孔一一对应,在箱体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插孔,在探针箱内每组探针相同功能的探针连接后通过排线从相对应插孔引出。
[0006]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夹持前座、夹持后座、连接耳以及压接手柄,压接手柄前端设于向后上方向延伸的拐臂,连接耳一端与夹持前座铰接,另一端与压接手柄的拐臂进行铰接,在压接手柄的拐臂相对侧又与夹持后座进行铰接。
[0007]优选的,在夹持前座和夹持后座的底部开设有燕尾头,在底板上开设有对燕尾头滑动起导向作用的燕尾槽,燕尾头在燕尾槽内上下滑动,在燕尾槽的下端底板上开设有便于安装的燕尾头的豁口。
[0008]优选的,所述探针采用的是A+材质的免清针。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待检测设备I型专变采集终端放置在底板上的空白放置区,通过推动底板下端把手,使探针箱的多个探针与I型专变采集终端相对应的接线孔一一对应插接代替传统的接线方式,利用锁紧机构和两侧限位夹板并配合顶紧单元使探针箱的探针能与I型专变采集终端相对应的接线孔准确插接,使繁琐的接线简单化,解决
了拆卸的麻烦,并且在对多个I 型专变采集终端进行检测时,节省了大量人力,同时锁紧机构位置可调,可更好的适应多变的安装环境,使后期的检测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顶紧单元与探针箱连接立体示意图;
[0013]图3为探针箱内部探针与插孔连接示意图;
[0014]图4为锁紧机构与底板连接示意图;
[0015]其中:1

底板;11

凹型槽;12

豁口;2

I型专变采集终端;3

探针箱;31
‑ꢀ
探针;32

插孔;4

顶紧单元;41

连接杆;42

第一铰接臂;43

支撑板;44

第二铰接臂;45

限位套筒;5

锁紧机构;51

压接手柄;52

夹持后座;53

连接耳; 54

夹持前座;6

限位夹板;7

转接板;8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在底板1下端对称设置有两组顶紧单元4,顶紧单元4包括设于底板下端的支撑座43,支撑座43上铰接有第一铰接臂42,第一铰接臂42的中部铰接有第二铰接臂44,第二铰接臂44的末端铰接有连接杆41,在支撑座43上设有限位套筒45,连接杆41在限位套筒45内上下滑动,第一铰接臂42末端固定连接有把手8,把手8末端与另一组顶紧单元固定连接,连接杆41末端设有探针箱3,两组顶紧单元4的连接杆41与探针箱3的箱体固定连接,探针箱3的前端空白区域为放置I型专变采集终端2的放置区,在放置区的两侧设有限位限位夹板6,在底板1的上部设有锁紧机构5。在探针箱3的侧壁上设有排线座(图中未标示出),在底板1上还设有转接板7,所述排线座通过排线与转接板7进行连接,转接板7采用的是IDC26型号的转接板。
[0017]探针箱3包括箱体,在箱体的前端面设有多组探针,每组探针包括多个探针31,每个探针31与I型专变采集终端2相对应的接线孔一一对应,在箱体的上端面设有插孔32,在探针箱3内每组探针相同功能的探针31连接后通过排线从相对应的插孔32引出。
[0018]推动把手使第二铰接臂44绕支撑板43转动,同时推动第一铰接臂42上连接杆41以支撑板43上的套筒45为支撑以及导向向上移动,使其探针箱3向上滑动,多个探针31会慢慢插进I型专变采集终端2的各接线孔并与之接线端子相接触,因其探针31采用的是A+材质的免清针,这种材质弹性较好,测试中不容易偏移,并且不粘金屑,免清洗,因此寿命较长,内部末端设有高性能弹簧,在一定范围的推动下也不会出现弯曲。
[0019]第一铰接臂42与第二铰接臂44具有弯度,一方面在手动推动把手8时,使第二铰接臂44带动连接杆保持平整在套筒45内上下滑动,同时使连接杆41 带动探针箱3在底板1上端面移动,防止探针箱3在推动过程中翘起。
[0020]锁紧机构5包括夹持前座54、夹持后座52、连接耳53以及压接手柄51,压接手柄51前端设于向后上方向延伸的拐臂,连接耳53一端与夹持前座54铰接,另一端与压接手柄51的拐臂进行铰接,在压接手柄51的拐臂相对侧又与夹持后座52进行铰接,放置被检设备,推动压接手柄51带动连接耳53前移从而带动夹持前座54通过燕尾槽11向前移动,使之与变采
集终端3接触,然后下压压接手柄51,使其拐臂向下翻转卡住,完成对上端锁紧机构5的固定。
[0021]在夹持前座54和夹持后座52的底部开设有燕尾头,在底板上开设有对燕尾头起导向作用的燕尾槽11,燕尾头在燕尾槽11内上下滑动,在燕尾槽11的下端底板上开设有便于安装的燕尾头的豁口12,豁口12用于安装和取出夹持前座54和夹持后座52。在安装时将夹持前座52和夹持后座54底部的燕尾头11 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采集终端快速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在底板下端对称设置有两组顶紧单元,所述顶紧单元包括设于底板下端的支撑座,支撑座上铰接有第一铰接臂,第一铰接臂的中部铰接有第二铰接臂,第二铰接臂的末端铰接有连接杆,在支撑座上设有限位套筒,连接杆在限位套筒内上下滑动,第一铰接臂末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末端与另一组顶紧单元固定连接,连接杆末端设有探针箱,所述两组顶紧单元的连接杆与探针箱的箱体固定连接,探针箱的前端空白区域为放置I型专变采集终端的放置区,在放置区的两侧设有限位夹板,在放置区前端的底板上设有锁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终端快速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箱包括箱体,在箱体的前端面设有多组探针,每组探针包括多个探针,每个探针与I型专变采集终端相对应的接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陈洪禹白亮薛激光薛丽敏薛红王珺马婉忠曹兵王佳晗秦悦维刘璐武珺瞿俊吉方春丽王平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