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救生圈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
技术介绍
[0002]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救生圈也越发的智能,可以通过电力进行驱动游行,大大提升了救生的便捷性。
[0003]但是目前多数使用的智能救生圈结构简单,并且多数救生圈表面光滑且有一定的弧度,不容易搭载,同时有些落水者体力等各方面较差,同时落水者的体型大小不一,承托装置不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因此救生效率非常低,同时因此亟需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搭载和不具有调节功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包括智能救生圈本体和驱动轮,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包括智能救生圈本体(1)和驱动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安装有驱动轮(101),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挡板(102),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搭载组件(2),所述搭载组件(2)包括凹口(201)、第一拉手(202)、第二拉手(203)、第一防滑套(204)、第一凹槽(205)和复位弹簧(206),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开设有凹口(201),且凹口(201)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手(202),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手(203),且第二拉手(203)套有第一防滑套(204),所述第二拉手(203)弹性连接有第一凹槽(205),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开设有复位弹簧(206),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2)包括第二凹槽(207)、第一转杆(208)和回中弹簧(209),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开设有第二凹槽(207),且第二凹槽(207)弹性连接有回中弹簧(209),所述回中弹簧(209)弹性连接有第一转杆(2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2)包括转手(210),所述第一转杆(208)固定连接有转手(210),且转手(210)设置为两组,所述两组转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江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