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24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救生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包括智能救生圈本体和驱动轮,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固定安装有驱动轮,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固定连接有搭载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一防滑套和转手,通过第一防滑套可以便于落水者抓住第二拉手,通过转手的转动和搭载架可以进一步便于落水者抓住智能救生圈本体,通过第二防滑套的转动可以取消螺纹杆和智能救生圈本体之间的固定,从而可以调节搭载板和第二拉手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适应不同年龄的落水者,提升救生效率。提升救生效率。提升救生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救生圈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

技术介绍

[0002]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救生圈也越发的智能,可以通过电力进行驱动游行,大大提升了救生的便捷性。
[0003]但是目前多数使用的智能救生圈结构简单,并且多数救生圈表面光滑且有一定的弧度,不容易搭载,同时有些落水者体力等各方面较差,同时落水者的体型大小不一,承托装置不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因此救生效率非常低,同时因此亟需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搭载和不具有调节功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包括智能救生圈本体和驱动轮,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固定安装有驱动轮,所述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包括智能救生圈本体(1)和驱动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安装有驱动轮(101),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挡板(102),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搭载组件(2),所述搭载组件(2)包括凹口(201)、第一拉手(202)、第二拉手(203)、第一防滑套(204)、第一凹槽(205)和复位弹簧(206),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开设有凹口(201),且凹口(201)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手(202),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手(203),且第二拉手(203)套有第一防滑套(204),所述第二拉手(203)弹性连接有第一凹槽(205),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开设有复位弹簧(206),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2)包括第二凹槽(207)、第一转杆(208)和回中弹簧(209),所述智能救生圈本体(1)开设有第二凹槽(207),且第二凹槽(207)弹性连接有回中弹簧(209),所述回中弹簧(209)弹性连接有第一转杆(2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2)包括转手(210),所述第一转杆(208)固定连接有转手(210),且转手(210)设置为两组,所述两组转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江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