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犁地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808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播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犁地播种装置。提供一种能够驱使装置行进、将田地间的土铲开、将铲开的土拨松、将拨松的土划开并将种子撒在已划开的土中的犁地播种装置。一种犁地播种装置,包括有底座、伺服电机、移动机构、传动机构、播种装置、第一推土块和第二推土块,底座顶部设有伺服电机,底座底部连接有移动机构,底座顶部右侧设有传动机构,底座顶部中间设有播种装置,移动机构之间设有第一推土块,底座底部靠近第一推土块的一侧设有第二推土块。在伺服电机、移动机构、传动机构、播种装置、第一推土块和第二推土块的配合下,可以实现驱使装置行进、将土铲开、将铲开的土拨松、将拨松的土划开并将种子撒在土中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犁地播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播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犁地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也发展迅猛,科技在农业领域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但是还有很多地区高度依赖人工,在犁地播种时,人们先用铲子将土铲开,再将土进行人工拨松,待整片田地均完成犁地后,人们再用铲子将已拨松的土逐一划开,并将种子撒入土中,由此完成犁地播种,这种人工犁地播种的方法,高度依赖人工,其犁地播种的工作效率低、人们的工作量大。
[0003]基于上述人工犁地播种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自动驱使装置向右行进、将田地间的土铲开、将铲开的土拨松、将拨松的土划开并将种子撒在已划开的土中的犁地播种装置,从而减轻人们的工作量,提高犁地播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人工犁地播种技术存在的需要人工逐一将土铲开、拨松、划开并将种子撒入土中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驱使装置向右行进、将田地间的土铲开、将铲开的土拨松、将拨松的土划开并将种子撒在已划开的土中的犁地播种装置。
[0005]技术方案为:一种犁地播种装置,包括有底座、伺服电机、移动机构、传动机构、播种装置、第一推土块和第二推土块,底座顶部左后侧设有伺服电机,底座底部连接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底座顶部右侧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底座顶部中间设有播种装置,移动机构的部件之间连接有第一推土块,底座底部靠近第一推土块的一侧设有第二推土块。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圆轴、第一传动组件、第二固定块、第二圆轴、固定板、固定柱、减震弹簧和转轮,底座顶部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块,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圆轴,第一圆轴与第一固定块转动式相连,底座底部靠近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下部转动式连接有转杆,底座四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和底座之间均连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均套在固定柱上,固定柱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圆轴,第二圆轴两侧均连接有转轮,靠近第一推土块一侧的固定柱底部均转动式连接有转轮,第一圆轴和转杆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转杆和第二圆轴之间也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靠近第二推土块一侧的固定柱之间连接有固定板。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圆轴、第二传动组件、第一锥齿轮、第四圆轴、第二锥齿轮和挤压块,底座顶部靠近第二推土块一侧均匀设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三圆轴,第三圆轴和第一圆轴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第三圆轴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锥齿轮,底座顶部靠近第三圆轴的一侧均匀转动式连接有第四圆轴,第四圆轴顶部均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均与相应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
四圆轴底部均设有挤压块,挤压块之间相配合。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播种装置包括有管道、储物筐、挡块、转动球,底座顶部中间设有管道,管道顶部连接有储物筐,管道上侧放置有挡块,管道上靠近挡块的一侧转动式连接有转动球,转动球与挡块相配合。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伺服电机为功率可调电机。
[0010]1、本技术达到了自动驱使装置向右行进、将田地间的土铲开、将铲开的土拨松、将拨松的土划开并将种子撒在已划开的土中的效果。
[0011]2、在伺服电机、移动机构、传动机构、第一推土块和第二推土块的配合下,可以实现自动驱使装置向右行进,将田地间需要播种的土铲开、拨松并划开的效果,这样就无须人工用锄头进行操作,减轻了人们的工作量。
[0012]3、在播种装置的配合下,可以实现一遍驱动装置向右行进,一遍对已划开的土进行播种的效果,这样就无需人工逐一将种子撒在已划开的土中。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转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播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名称:1

底座,2

伺服电机,3

移动机构,31

第一固定块,32

第一圆轴,33

第一传动组件,34

第二固定块,35

第二圆轴,36

固定板,37

固定柱,38

减震弹簧,39

转轮,4

传动机构,41

第三固定块,42

第三圆轴,43

第二传动组件,44

第一锥齿轮,45

第四圆轴,46

第二锥齿轮,47

挤压块,5

播种装置,51

管道,52

储物筐,53

挡块,54

转动球,6

第一推土块,7

第二推土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犁地播种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座1、伺服电机2、移动机构3、传动机构4、播种装置5、第一推土块6和第二推土块7,底座1顶部左后侧设有伺服电机2,底座1底部连接有移动机构3,移动机构3与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传动机构4,传动机构4与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底座1顶部中间设有播种装置5,移动机构3右侧的部件之间连接有第一推土块6,底座1底部右侧设有第二推土块7。
[0021]当人们需要进行犁地播种时,人们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需要犁地播种的田地间,将种子倒入播种装置5的部件中,人们再启动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移动机构3的部件转动,移动机构3的部件转动使得装置能够向右行进,当装置向右行进时,第一推土块6先将田地间的土铲动,同时移动机构3的部件转动带动传动机构4的部件转动,传动机构4的部件转动将已铲动的土拨松,随后第二推土块7将已拨松的土划开,人们再打开播
种装置5的部件,使得种子从播种装置5的部件中洒落在已拨松的土中,当人们完成犁地播种后,人们关闭播种装置5的部件和伺服电机2,使得装置不再运作,且播种装置5中的种子不再洒落,由此即可实现对田地进行犁地播种。
[0022]实施例2
[00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

4所示,移动机构3包括有第一固定块31、第一圆轴32、第一传动组件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犁地播种装置,包括有底座(1)和伺服电机(2),底座(1)顶部左后侧设有伺服电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移动机构(3)、传动机构(4)、播种装置(5)、第一推土块(6)和第二推土块(7),底座(1)底部连接有移动机构(3),移动机构(3)与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传动机构(4),传动机构(4)与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底座(1)顶部中间设有播种装置(5),移动机构(3)的部件之间连接有第一推土块(6),底座(1)靠近第一推土块(6)一侧的底部设有第二推土块(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犁地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3)包括有第一固定块(31)、第一圆轴(32)、第一传动组件(33)、第二固定块(34)、第二圆轴(35)、固定板(36)、固定柱(37)、减震弹簧(38)和转轮(39),底座(1)顶部远离伺服电机(2)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块(31),伺服电机(2)输出轴连接有第一圆轴(32),第一圆轴(32)与第一固定块(31)转动式相连,底座(1)底部靠近第一固定块(31)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34),第二固定块(34)下部转动式连接有转杆,底座(1)四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固定柱(37),固定柱(37)和底座(1)之间均连接有减震弹簧(38),减震弹簧(38)均套在固定柱(37)上,固定柱(37)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圆轴(35),第二圆轴(35)两侧均连接有转轮(39),靠近第一推土块(6)一侧的固定柱(37)底部均转动式连接有转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浩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