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反应器破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7705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反应器破壳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循环机构以及清洗机构,所述厌氧反应器固定设有三相分离器和布水器,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污水出水管、污水泵以及循环污水入水管,所述循环污水出水管的一端与厌氧反应器的内部相通,所述循环污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污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污水入水管的一端与污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循环污水入水管的另一端与厌氧反应器内部的布水器连通,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水平贯穿于三相分离器的喷淋管、与喷淋管连通的清洗水管以及与清洗水管连通的清洗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解决厌氧反应器的污泥钙化及管路堵塞现象,有利于市场化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市场化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市场化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反应器破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生化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破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厌氧处理技术虽发展已有百年历史,但其飞速发展在近20年,这一快速发展势头也为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空前重视和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推动,随着对厌氧技术原理的深入认识,厌氧技术已为多种工业和生活废水的工业处理提供了重要手段,它以低成本和能源的回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技术再一次引起世人瞩目。厌氧处理技术目前仍处在其百年发展历史上的高潮。
[0003]现有的厌氧反应器,在处理污水上有着较高的去除效率,但是,由于部分污泥中Ca
2+
离子含量较高,这些离子遇到污泥产生的二氧化碳后,极易生成碳酸钙沉淀,并大部分沉淀于污泥表面。久而久之,污泥表面积累过多的沉淀物质,导致颗粒污泥钙化及管路堵塞,从而减弱污泥活性,缩短污泥使用寿命。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解决厌氧反应器的污泥钙化及管路堵塞现象的厌氧反应器破壳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厌氧反应器破壳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循环机构以及清洗机构,所述厌氧反应器内部且靠近厌氧反应器顶端的位置处固定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厌氧反应器内部且靠近厌氧反应器底端端的位置处固定设有布水器,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污水出水管、污水泵以及循环污水入水管,所述循环污水出水管的一端密封贯穿于厌氧反应器的侧壁切对应于三相分离器的位置处,所述循环污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污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污水入水管的一端与污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循环污水入水管的另一端密封贯穿于厌氧反应器的侧壁设置且与厌氧反应器内部的布水器连通,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喷淋管、清洗水管以及清洗泵,所述喷淋管水平贯穿于三相分离器设置,所述喷淋管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喷头,所述清洗水管的一端与喷淋管连通,所述清洗水管的另一端与清洗泵的输出端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布水器包括固定于固定于厌氧反应器底端内侧壁上的主管道以及若干个沿着主管道外侧壁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分管道,所述分管道与主管道内部相通,所述循环污水入水管与主管道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顶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侧壁上且靠近厌氧反应器顶端的位置处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循环污水管的上方,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侧壁上且靠近厌氧反应器底端的位置处设有污水入水口,所述污水入水口通过管道与布水器的主管道连通。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中设置的循环机构使得厌氧反应器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污泥能够持续处于活跃的环境之中,从而防止污泥静置钙化即钙化后黏附与厌氧感应器本体内壁以及管道内壁造成堵塞的现象,同时采用不断内循环的方式能够能够进一步有效的提高污水与污泥的接触面积,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而设置的清洗机构则能够对三相分离器进行定期清洗,避免由于污泥长期黏附于三相分离器表面而使得黏附的污泥产生钙化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厌氧反应器破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布水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符号说明:
[0014]厌氧反应器1,三相分离器2,循环污水出水管3,污水泵4,循环污水入水管5,喷淋管6、清洗水管7,清洗泵8,喷头9,主管道10,分管道11,出气口12,出水口13,污水入水口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厌氧反应器破壳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1、循环机构以及清洗机构,所述厌氧反应器1内部且靠近厌氧反应器1顶端的位置处固定设有三相分离器2,所述厌氧反应器1内部且靠近厌氧反应器1底端端的位置处固定设有布水器,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污水出水管3、污水泵4以及循环污水入水管5,所述循环污水出水管3的一端密封贯穿于厌氧反应器1的侧壁切对应于三相分离器2的位置处,所述循环污水出水管3的另一端与污水泵4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污水入水管3的一端与污水泵4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污水泵4设置于厌氧反应器1的外部,所述循环污水入水管5的另一端密封贯穿于厌氧反应器1的侧壁设置且与厌氧反应器1内部的布水器连通;在使用时,当厌氧感应器1完成污水进水后(本技术主要应用于间歇进水的厌氧反应器),即可启动污水泵4,在循环污水出水管3和循环污水入水管5的作用下即可完成厌氧反应器1内部的水循环;
[0017]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喷淋管6、清洗水管7以及清洗泵8,所述喷淋管6水平贯穿于三相分离器2设置,所述喷淋管6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喷头9,所述清洗水管7的一端密封贯穿于厌氧反应器1的侧壁且与喷淋管6连通,所述清洗水管7的另一端与清洗泵8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清洗泵8设置于厌氧反应器1的外部;安装时,所述清洗泵8的输入端与外部清洗水源接通,当三相分离器2需要进行清洗时,启动清洗泵8接通外部清洗水源通过喷淋管6上的喷头9对三相分离器2进行喷淋清洗即可;
[0018]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布水器包括固定于固定于厌氧反应器1底端内侧壁上的主管道10以及若干个沿着主管道10外侧壁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分管道11,所述分管道11与主管道10内部相通,安装时,所述循环污水入水管5与主管道10连通;
[0019]所述厌氧反应器1的顶端设有出气口12,所述厌氧反应器1的侧壁上且靠近厌氧反应器1顶端的位置处设有出水口13,所述出水口13设置于循环污水管3的上方,所述厌氧反应器1的侧壁上且靠近厌氧反应器1底端的位置处设有污水入水口14,所述污水入水口14通过管道与布水器的主管道10连通。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反应器破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反应器(1)、循环机构以及清洗机构,所述厌氧反应器(1)内部且靠近厌氧反应器(1)顶端的位置处固定设有三相分离器(2),所述厌氧反应器(1)内部且靠近厌氧反应器(1)底端的位置处固定设有布水器,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污水出水管(3)、污水泵(4)以及循环污水入水管(5),所述循环污水出水管(3)的一端密封贯穿于厌氧反应器(1)的侧壁且对应于三相分离器(2)的位置处,所述循环污水出水管(3)的另一端与污水泵(4)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污水入水管(5)的一端与污水泵(4)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循环污水入水管(5)的另一端密封贯穿于厌氧反应器(1)的侧壁设置且与厌氧反应器(1)内部的布水器连通,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喷淋管(6)、清洗水管(7)以及清洗泵(8),所述喷淋管(6)水平贯穿于三相分离器(2)设置,所述喷淋管(6)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华黄海滨江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