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钕铁硼倒角抛光液的自动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766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钕铁硼倒角抛光液的自动过滤系统,包括螺杆泵,板框式压滤机,储液池,抽液泵,送液泵,液位控制器,其中储液池通过两堵隔墙将其分隔为清洁倒角液贮槽、应急溢流槽、回收倒角液贮槽三个独立的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溢流槽位于清洁倒角液贮槽与回收倒角液贮槽之间,且应急溢流槽的隔墙边沿低于储液池的边沿;所述回收倒角液贮槽设有液位控制器,在回收倒角液贮槽内储存有待回收倒角液,待回收倒角液通过送液泵将待回收倒角液泵入回收倒角液贮槽内,液位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与送液泵连接;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对倒角液的过滤回收,整个过程不用人工参与,效率提升数倍。效率提升数倍。效率提升数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钕铁硼倒角抛光液的自动过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钕铁硼镀层工艺中的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钕铁硼倒角抛光液的自动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作为“磁王”的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作为磁材表面防护过程必不可少的倒角抛光工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倒角抛光工序中,需要将切割好的钕铁硼原材料先进行倒角的打磨抛光,在打磨抛光后,才能够进行加镀,目的旨在提升镀层与钕铁硼原材料的结合力、钕铁硼原材料相互之间的棱角不会在后续工艺过程中互相磕碰发生自损。而经抛光打磨过程中,需要用到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剂就是“倒角液”。
[0003]“倒角液”在倒角抛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产品除锈、防锈、抑制粉尘、减少磨料消耗等的作用。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为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倒角液多为循环使用,在循环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积累,倒角液中会逐渐沉积铁锈残渣(主要为氧化铁)、磨料粉(主要为碳化硅及氧化铝)等物质,俗称“倒角泥”。当倒角液中的倒角泥达到一定浓度时,由于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特性(制造过程为粉末冶金)会对钕铁硼产品的表面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麻点、腐蚀等,影响产品的光饰效果,严重的会影响产品的磁性能,甚至造成产品报废。因此倒角液需要定期过滤、更换,消除不良影响。
[0004]而目前对于倒角液的处理大致有两种形式,第一是过滤回收再利用,需要人工参与进行实施,人工过滤的明显特点就是效率十分低下,对于倒角液的回收性差,而且费时费力,操作复杂,在临近过滤期限时同样存在较高质量风险。
[0005]第二是定期排放更换倒角液,这样会增加污水的排放处理成本与环境风险,在临近排放期限时有较高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钕铁硼倒角抛光液的自动过滤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对倒角液的过滤回收,整个过程不用人工参与,效率提升数倍。
[0007]一种钕铁硼倒角抛光液的自动过滤系统,包括螺杆泵,板框式压滤机,储液池,抽液泵,送液泵,液位控制器,其中储液池通过两堵隔墙将其分隔为清洁倒角液贮槽、应急溢流槽、回收倒角液贮槽三个独立的空间;
[0008]所述应急溢流槽位于清洁倒角液贮槽与回收倒角液贮槽之间,且应急溢流槽的隔墙边沿低于储液池的边沿;
[0009]所述回收倒角液贮槽设有液位控制器,在回收倒角液贮槽内储存有待回收倒角液,待回收倒角液通过送液泵将待回收倒角液泵入回收倒角液贮槽内,液位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与送液泵或电磁阀连接;在所述清洁倒角液贮槽内设有抽液泵,抽液泵将清洁的倒角液抽走进行回收利用;
[0010]所述螺杆泵的泵液端设置在回收倒角液贮槽内,螺杆泵的泵出端与板框式压滤机
的入料口连接,板框式压滤机的出料口通入至清洁倒角液贮槽内。
[0011]优选地,所述液位控制器具有两个液位点,分别为第一液位点、第二液位点,第一液位点位于回收倒角液贮槽的中下段,第二液位点位于回收倒角液贮槽的中上段。
[0012]优选地,所述板框式压滤机上设有压力控制器,通过压力控制器控制板框式压滤机的挤压力。
[0013]优选地,所述压力控制器的型号为YZ

S80。
[0014]优选地,所述液位控制器的型号为WRT

136SX。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点:
[0016]第一、本系统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对待回收的倒角液的过滤回收再利用,整个过程人工参与非常少甚至没有,极大的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0017]第二、本申请中设置有应急溢流槽,可以应对电控设备失灵造成的紧急情况,本系统中,电控设备就是液位控制器,为避免其失灵后,待回收倒角液发生满溢问题,因此专门设计应急溢流槽,确保安全生产。同时,应急溢流槽设置在清洁倒角液贮槽和回收倒角液贮槽中部,其不仅能够避免回收倒角液贮槽发生满溢问题,同时还能够避免清洁倒角液贮槽发生满溢问题,通过最少的结构,尽可能少的占厂面积,解决该技术问题。
[0018]第三、本申请过滤性能优良,相当于是对待回收倒角液进行挤压式过滤,回收量十分可观;同时还能够确保循环使用的倒角液保持清洁、可持续满足产品倒角质量的要求。
[0019]第四、通过该过滤系统的使用,能够消除废倒角液的排放,减少环保压力;消除倒角液临近排放(处理)周期时的产品质量隐患。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流程图。
[0022]图中,螺杆泵1,板框式压滤机2,清洁倒角液贮槽3,应急溢流槽4,回收倒角液贮槽5,抽液泵6,送液泵7,液位控制器8,压力控制器9。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实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实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实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例是本专利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四周”、“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5]请参考图1

2,本申请开发了一种钕铁硼倒角抛光液的自动过滤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螺杆泵1,板框式压滤机2,储液池,抽液泵6,送液泵7,液位控制器8,其中储液池通过两堵隔墙(或隔板)将其分隔为清洁倒角液贮槽3、应急溢流槽4、回收倒角液贮槽5三个独立的空间;
[0026]应急溢流槽4位于清洁倒角液贮槽3与回收倒角液贮槽5之间,具体实施时,可以先设置一个矩形的储液池,然后在矩形的储液池中部增设两堵隔墙进行实施,其中,隔墙边沿均低于储液池的边沿;具体低于10

30cm为宜。目的避免应急溢流槽4两侧的清洁倒角液贮槽3和回收倒角液贮槽5发生满溢。
[0027]其中,在回收倒角液贮槽5内设有液位控制器8的水位探头,其中液位控制器8选择型号为WRT

136SX,在回收倒角液贮槽5内储存有待回收倒角液,待回收倒角液通过送液泵7(或在该管路上连接设置电磁阀)将待回收倒角液泵入回收倒角液贮槽5内,液位控制器8(包含一个配电箱,在配电箱内设有一个接入电源的空开,还有至少一个水位探头)的电性输出端子与送液泵7(或电磁阀)连接,用以控制送液泵7的通断电,水位探头接入在配电箱内的信号输入端子上,空开的一端接入到交流电中,进而实现对回收倒角液贮槽5内的水位控制,设置水位控制器的液位上限和液位下限,当回收倒角液贮槽5内的液位低于“液位下限”时(既第一液位点),液位控制器8控制送液泵7启动,对回收倒角液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钕铁硼倒角抛光液的自动过滤系统,包括螺杆泵,板框式压滤机,储液池,抽液泵,送液泵,液位控制器,其中储液池通过两堵隔墙将其分隔为清洁倒角液贮槽、应急溢流槽、回收倒角液贮槽三个独立的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溢流槽位于清洁倒角液贮槽与回收倒角液贮槽之间,且应急溢流槽的隔墙边沿低于储液池的边沿;所述回收倒角液贮槽设有液位控制器,在回收倒角液贮槽内储存有待回收倒角液,待回收倒角液通过送液泵将待回收倒角液泵入回收倒角液贮槽内,液位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与送液泵或电磁阀连接;在所述清洁倒角液贮槽内设有抽液泵,抽液泵将清洁的倒角液抽走进行回收利用;所述螺杆泵的泵液端设置在回收倒角液贮槽内,螺杆泵的泵出端与板框式压滤机的入料口连接,板框式压滤机的出料口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保平王丽兵许宝文刘健车成辉冯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