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腻子粉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753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腻子粉匀化装置,属于腻子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搅拌釜、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上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釜的侧面设有把手、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有容量刻度线,所述搅拌釜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底托,所述搅拌釜放置在所述底托上,所述底座的边缘处设有转轴,所述底座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端、活动端、横梁,所述搅拌棒上部设有轴承、搅拌釜盖,所述搅拌釜的边缘处设有凹槽,所述搅拌釜盖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腻子粉施工前的匀化处理,具备计量功能及倒料功能,便于工人准确控制腻子粉兑水的比例,且搅拌完成后方便放料。且搅拌完成后方便放料。且搅拌完成后方便放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腻子粉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腻子粉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腻子粉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腻子粉是建筑装饰材料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滑石粉和胶水,腻子是平整墙体表面的一种装饰性质的材料,腻子是用来墙面修补找平的一种基材,为下一步装饰打下良好的基础。腻子涂施于底漆上或直接涂施于物体上,用以清除被涂物表面上高低不平的缺陷,为获得均匀、平滑的漆面打好基础。成品腻子是根据合理地材料配比将腻子粉与水混合生产出来的,现阶段腻子粉在兑水混合时均是通过人工手提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劳动强度大,且在兑水时需要将腻子粉与水按照约2:1至3:1的比例混合均匀,在装修施工现场很难找到合适的量具。
[0003]专利CN201821700075.0提出一种腻子粉匀化装置,采用机械搅拌代替人工,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搅拌完成后从底部出料,需要较高的支撑装置以便在出料口放置取料容器,比较麻烦,且不具备计量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腻子粉匀化装置,具备计量功能及倒料功能,便于工人在施工现场准确控制腻子粉兑水的比例,且搅拌完成后方便放料。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腻子粉匀化装置,包括搅拌釜、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棒上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釜的侧面设有把手、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有容量刻度线,所述搅拌釜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底托,所述搅拌釜放置在所述底托上,所述底座的边缘处设有转轴,所述搅拌釜、底座通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端、活动端、横梁,所述固定端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搅拌电机,所述搅拌棒上部设有轴承、搅拌釜盖,所述搅拌釜盖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搅拌棒活动连接,所述搅拌釜的边缘处设有凹槽,所述搅拌釜盖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块。
[0007]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包括釜底搅拌桨、混合搅拌桨,所述釜底搅拌桨位于所述搅拌棒下端,所述混合搅拌桨位于所述搅拌釜盖与所述釜底搅拌桨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搅拌釜的侧面设有第一挂钩,所述固定端在所述第一挂钩对应位置设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搅拌釜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固定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侧面设有扶手。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端的长度大于所述搅拌釜的高度。
[00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在搅拌釜上设有带刻度的观察窗,可从观察窗读取水的体积,因腻子粉包装多为10Kg、25Kg,无需对整袋腻子粉进行称量,向釜中倒料时参照刻度线先倒入准确体积的水,然后倒入整袋腻子粉,进行搅拌即可,方便了工人在现场施工时准确控制兑水比例,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
[0013](2)本技术中搅拌釜通过转轴与底座活动连接,搅拌釜上设有第一挂钩及把手,升降装置的固定端上设有第二挂钩,搅拌完成后通过升降装置将搅拌桨从搅拌釜中移出,然后将第一挂钩从第二挂钩上脱离,握住扶手使搅拌釜离开底托,即可倒出搅拌釜内匀化后的腻子粉,采用倒料方式,取料容器放置在底座侧面而不是下方,方便放料。
[0014](3)底座下方设有万向轮,底座侧面设有扶手,便于移动装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搅拌轴从搅拌釜升起时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倒料时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匀化时的主视图。
[0018]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图5为图1中B 处放大图。
[0020]图中标记:1

搅拌釜、2

搅拌装置、3

升降装置、4

底座、5

把手、6

观察窗、7

底托、8

转轴、9

万向轮、10

扶手、101

凹槽、102

第一挂钩、103

第二挂钩、201

搅拌电机、202

搅拌釜盖、203

釜底搅拌桨、204

混合搅拌桨、205

凸块、206

轴承、207

搅拌棒、301

固定端、302

活动端、303

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腻子粉匀化装置,包括搅拌釜1、搅拌装置2,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电机201、搅拌棒207,搅拌棒207与搅拌电机201的转轴固定连接,搅拌棒207上设有搅拌桨,搅拌釜的底部为曲面,搅拌釜1的侧面设有把手5、观察窗6,观察窗6上设有容量刻度线,用于计量搅拌釜中水的体积,搅拌釜1下方设有底座4,底座4上设有底托7,搅拌釜1放置在底托7上,底座4的边缘处设有转轴8,搅拌釜1、底座4通过转轴8连接,使搅拌釜1能够绕转轴8旋转,底座4上设有升降装置3,用于调整搅拌装置2的高度,升降装置3包括固定端301、活动端302、横梁303,固定端301安装在底座4上,活动端302的长度大于搅拌釜1的高度,活动端3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梁303,横梁3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201,搅拌棒207上部设有轴承206、搅拌釜盖202,搅拌釜盖202通过轴承206与搅拌棒207活动连接,搅拌釜1的边缘处设有凹槽101,搅拌釜盖202上设有与凹槽101相适配的凸块205,当搅拌棒207转动时,搅拌釜盖202可保持不动。
[0024]搅拌桨包括釜底搅拌桨203、混合搅拌桨204,釜底搅拌桨203位于搅拌棒下端,可防止腻子粉沾底,混合搅拌桨204位于搅拌釜盖202与釜底搅拌桨203之间,混合搅拌桨204
的数目为2个,使腻子粉与水能够充分混合。
[0025]搅拌釜1的侧面设有第一挂钩102,固定端301在第一挂钩102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挂钩103,第一挂钩102与搅拌釜1活动连接,第二挂钩103与固定端301固定连接,进行腻子粉匀化时,将第一挂钩102扣在第二挂钩103上,可保持搅拌釜1稳定。
[0026]底座4下方设有万向轮9,底座侧面设有扶手10,便于移动匀化装置。
[0027]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腻子粉的单袋重量以及袋数计算腻子粉重量,然后根据兑水比例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腻子粉匀化装置,包括搅拌釜(1)、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电机(201)、搅拌棒(207),所述搅拌棒(207)与所述搅拌电机(201)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棒(207)上设有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1)的侧面设有把手(5)、观察窗(6),所述观察窗(6)上设有容量刻度线,所述搅拌釜(1)下方设有底座(4),所述底座(4)上设有底托(7),所述搅拌釜(1)放置在所述底托(7)上,所述底座(4)的边缘处设有转轴(8),所述搅拌釜(1)、底座(4)通过所述转轴(8)连接,所述底座(4)上设有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固定端(301)、活动端(302)、横梁(303),所述固定端(301)安装在所述底座(4)上,所述活动端(3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横梁(303),所述横梁(3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搅拌电机(201),所述搅拌棒(207)上部设有轴承(206)、搅拌釜盖(202),所述搅拌釜盖(202)通过所述轴承(206)与所述搅拌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详千长春王三国朱珠尚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盖森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