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741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管路盒和贴肤层,所述管路盒固定在贴肤层正中部,所述管路盒和贴肤层沿中线分为两部分且能够通过磁体吸引拼合在一起呈半球体;管路盒内设有自然弯曲弧度的管路槽,所述贴肤层呈椭圆形,贴肤层竖向中线上设置有进管孔,位置与所述管路盒的进管口对应,贴肤层上下两端设置固定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引流管从胸腔出来后保持自然的弯曲弧度下垂,不会被弯折造成引流管堵塞,保护引流管的弯曲处不受外力压迫弯折,不易松动导致引流管滑脱,减少重力的作用,固定牢固,不受患者运动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透气性好,避免出汗不透气导致的过敏压痕等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外科引流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在病人应用引流管时,要特别注意护理。引流管作为外科引流的器械,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导尿、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引流等方面,而引流管的固定若处理不当,存在潜在的风险,轻者导致伤口感染,重者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固定引流管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诸如缝合固定、胶带固定、绷带固定等,这些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隐患,如引流管在皮肤段的弯折角度过大堵塞引流管,固定效果不好,容易导致引流管脱出,固定处透气性差,而且较为操作繁琐。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的:
[0005]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管路盒和贴肤层,所述管路盒固定在贴肤层正中部,所述管路盒和贴肤层沿中线分为两部分且能够通过磁体吸引拼合在一起呈半球体;所述管路盒的拼合面上设置有自然弯曲弧度的管路槽,所述管路槽一端贯通管路盒背面形成进管口,另一端贯通管路盒正下方形成出管口,所述每部分管路盒拼合面内嵌有正负极磁体,每部分管路盒外壁上设有固定环;所述贴肤层呈椭圆形,贴肤层边缘宽比管路盒宽2

3cm,贴肤层竖向中线上设置有进管孔,位置与所述管路盒的进管口对应,贴肤层上下两端设置固定耳。
[0006]进一步地,所述管路盒使用透明塑料材质制作。
[0007]进一步地,所述贴肤层使用橡胶材质制作。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管路槽可根据引流管直径设计不同的直径。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技术能够使引流管从胸腔出来后保持自然的弯曲弧度下垂,不会被弯折造成引流管堵塞。
[0011](2)本技术能够保护引流管的弯曲处不受外力压迫弯折移动,方便患者进行活动。
[0012](3)本技术固定方式牢固,不易松动导致引流管滑脱,通过固定耳粘贴在皮肤上定位固定本装置,再通过穿过固定环的绑带压迫本装置不上下前后移动,减少重力的作用,固定牢固,不受患者运动的影响。
[0013](4)本技术透气性好,贴肤层的贴肤面设置波浪状的纹理,能让气流通过,增加透气性,保证固定装置下方的纱布及皮肤透气干燥,避免出汗不透气导致的过敏压痕等
问题。
[0014](5)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在使用引流管的患者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引流管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合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引流管固定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引流管固定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
管路盒、11

管路槽、12

磁体、13

进管口、14

出管口、15

固定环、2

贴肤层、21

进管孔、22

固定耳、3

固定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参阅图1

4所示,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管路盒1和贴肤层2,所述管路盒1外观呈半球体,管路盒1沿竖向中线剖开分为左盒和右盒,所述左盒和右盒剖面上均设置有形状相同的弧形管路槽11,所述左盒剖面嵌入正极磁体12,所述右盒剖面嵌入负极磁体12,所述左盒和右盒通过正负极磁体12吸引拼合后管路槽11形成固定引流管的固定管道,所述固定管道一端贯穿管路盒1背面形成进管口13,另一端贯穿管路盒1正下方形成出管口14,所述左盒和右盒外壁上设有固定环15,能够穿过固定绑带3;所述贴肤层2呈椭圆形,背面设置波浪状纹理,增加透气性,所述管路盒安1装在贴肤层2正中部,所述贴肤层2边缘比管路盒宽2

3cm,方便使用胶带固定,贴肤层2沿竖向中线分为两半,位置与所述左盒和右盒的剖面线对应,贴肤层竖向中线上设置有进管孔21,位置与管路盒1的进管口13对应,能够放入引流管,贴肤层2上下两端设置固定耳22,方便定位粘贴固定;所述管路1盒使用透明塑料材质制作,材质轻巧,方便观察内部固定的引流管状态,所述贴肤层2使用橡胶材质制作,与皮肤贴合性好,不会摩擦皮肤;所述管路槽可根据引流管直径设计不同的直径。
[0025]本技术使用时的具体应用为:
[0026]使用时,在胸腔引流管的创口处贴上Y型切口的纱布,将右盒套在胸壁出口处的引流管上,使引流管随管路槽11自然弯曲,将左盒吸与右盒吸附,使引流管弯曲处被保护在固定装置内,在上下固定耳22上粘贴胶带,使固定装置的位置固定保持不变,使用固定绑带3穿过固定环15绕胸部一圈压紧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本技术能够保持引流管自然的弯曲
弧度,不会被弯折造成引流管堵塞,保护引流管的弯曲处不受外力压迫弯折,先通过固定耳22粘贴定位固定,再通过绑带压迫固定的方式固定牢固,装置不会上下前后移动,减少重力的作用,患者可自由活动。本技术透气性好,结构简单,适合在使用引流管的患者中推广使用。
[00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8]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管路盒和贴肤层,所述管路盒安装在贴肤层正中部;所述管路盒外观呈半球体,管路盒沿竖向中线剖开分为左盒和右盒,所述左盒和右盒剖面上均设置有形状相同的弧形管路槽,所述左盒和右盒剖面嵌内入磁体,所述管路槽一端贯穿管路盒背面形成进管口,另一端贯穿管路盒正下方形成出管口,所述左盒和右盒外壁上设有固定环;所述贴肤层呈椭圆形,背面设置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河余汉光张桂冬邓燕余海鹏李晓聪郑秀芬蒋超文李娥周英雯吴洁文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